静竹说,家庭氛围很不和睦,和婆婆要么吵架要么很冷淡,丈夫夹在中间也很为难,不知道怎么处理。曼问她:"你觉得你们家庭不和的原因在哪里?”静竹说:"我觉得婆婆是那种不太好相处的人,难说话,不好沟通。她总是觉得我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好。"曼说:"你能改变她这些吗?不能吧,否则关系也就改善了。"剩下的办法,就只能改变你自己了,改变你自己,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相传在以前的一个深山老林里,有两座相距不远的寺庙。甲庙的和尚们经常吵架,人人戒备森严,生活十分痛苦;乙庙的和尚们一团和气,个个笑容满面,生活快乐。甲庙的住持看到乙庙的和尚们天天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内心非常羡慕,却又不知其中的奥妙所在。于是,有一天他特地来到乙庙,向一位小和尚讨教秘方。
住持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使庙里一直保持和谐愉快的气氛呢?"小和尚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因为我们经常做错事。"正当甲庙的住持感到疑惑不解之时,忽见一和尚匆匆从外面回来,走进大厅时不慎摔了一跤。这时,正在扫地的和尚立刻跑过来,一边扶他一边道歉:“真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把地拖得太湿,让你摔着了。”站在大门口的和尚见状也跑过来说:"不,都是我的错,没有提醒你大厅里正在拖地,应该小心点。”摔跤的和尚听后没有指责任何人,只是自责的说:"不,不是你们的错,是我的错。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给大家添了麻烦。"
甲庙的住持看到了这精彩的一幕,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了乙庙里的和尚和睦相处的奥妙所在:凡事先从自身找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先从对方身上找原因,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只会偏离问题的解决越来越远。"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即使要改变别人的不好,也得先从改变自己做起。这就需要我们先从自身找原因。
静竹觉得婆婆不好相处,其实,客观来说,没有哪个人是不好相处的,只在于相处程度的快慢罢了;觉得婆婆难说话,也许是自己做的确实不够好;至于不好沟通,沟通永远是两个人的事情,怨不得任何一方。以这样的视角来看问题,就好解决多丁:有些人是慢热型的,我们要习惯于他们的慢热;对于难说话的人,尽量自我要求高一些,至少让对方感到你真诚地想做好吧;沟通的责任,自己也有。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做,就心中有数了。
我们要学会用这样的视角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己做好了,周围的环境氛围就好了。
莲心智慧之醒己:先醒己,才能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