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丰富多彩和变化不定的,但却是井然有序的。与之相应,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着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趋向。生活中的问题管理也不例外。而且正是这种规律性使得我们的努力成为可能,使我们对问题管理的探讨成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可能把自己训练成为一名问题管理的高手。虽然不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千差万别,但它基本上可分为三步走。若能仔细研究这些步骤,判断力必能获得相当的改善。
1.找出问题的症结
小赵在最近一年中被家庭入不敷出的问题搞得焦头烂额。他在一家化工精密仪表公司做业务员,年收入十万元左右,妻子自他们结婚后一直做全职太太。按说家庭年收入十万元,也可以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不至于陷入财务困境。但他们在财务危机面前的应对措施失当,致使家庭经济上出了问题。
问题的缘由是他们一年前他们的宝宝出生了,宝宝的身体一直不大好,大病倒是没有,小病却是不断。小赵一家八九千元的月收入,还了四千元房贷后的余款几乎全花在小孩身上。
就这样,他们家庭第一次出现了财务危机。
陷入财务危机的夫妻俩,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借钱渡过难关。但借钱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于是他们又想到了节省开支,在孩子满一百天后,他们把聘请的保姆辞退,这样每月可以节省保姆的工资支出。辞了保姆之后,小赵下班后要做很多家务事,上班时也常常需要请假与妻子一起带孩子去医院——而这些事,原来都是保姆可以做的。
小赵夫妻很希望迅速摆脱财务危机,但事与愿违。自从辞退保姆后,小赵因为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花在家庭事务上,结果工资收入一个月比一个月少——他的收入主要来自业务提成。一年之后,满了周岁的孩子身体强壮了很多,基本上不生病了,但小赵此时的月收入连四千元都不到了。他们在经济危机中越陷越深。
小赵这时才如梦初醒,非常后悔当时用辞退保姆的方式来应对财务危机。他光想到"节流",却没有想到自己“节”了小“流”,误了大“流”,因为节省了每月的小钱,把自己每月近万元的收入也“节”掉了一大半!
小赵在身处财务危机时,并没有找出问题的症结,导致了因小失大,结果在危机中越陷越深。
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人因为鞋子磨脚,不去找鞋匠而去看医生,这就是不会处理问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说彻底分析问题症结和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步骤。否则,问题症结的本身和不当的解决方法会扭成一团而理不清楚,让你在旧的问题上还未处理好,新的问题又不断发生。当你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应该想想这个例子,一定要把握住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并能逐步使它得以实现,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大半了。
再回到我们前述的例子。小赵当时若将解决家庭经济危机的重心放在“开源”而不是靠辞退保姆的简单“节流”上,努力地工作,争取更多的收入——或者与以往持平,其财务问题都不会演变到后来那么糟糕。
2.分析问题症结
某国,一个士兵开着一辆带帆布顶篷的卡车,在行军时不慎受困于一个深深的泥坑。
正当这个士兵左冲右突都无法脱离泥坑时,一队轿车从旁边驶过。看到这辆陷入困境的卡车,车队立即停了下来,一位身着红色佩带的将军从八辆汽车的头一辆中走了出来,向士兵走过去。
"遇到麻烦了?"“是的,将军先生。”“车陷住了?”“陷在泥坑里,将军先生。”
这位将军仔细地观察了一下,这时,他想起新颁发的一项要求加强官兵之间战友情的命令,于是,他决定身体力行地给大家做个榜样。
"注意了!"他拍拍手用命令的口气高声叫喊着,"全体下车!军官先生们请过来!我们让士兵先生的卡车重新跑起来!干活吧,先生们!"
从八辆汽车里钻出几乎整整一个司令部的军官——少校、上尉,一个个穿着整洁的军服。他们同将军一起埋头**起来,又推又拉,又扛又抬。就这样干了十多分钟,汽车才从泥坑中开出来停在道路边准备上路。
我们可以想象当这些军官穿着满是泥污的军服钻进汽车时,他们的样子是何等狼狈。将军最后一个上车,在上车之前他洋洋自得地走到士兵面前,边掸着手上的泥边微笑着问道:
“对我们还满意吗?”
"是的,将军先生!"“让我看看,您的车上装了些什么?”
将军拉开篷布,他惊讶地看到,在车厢里坐着整整18个年轻力壮的士兵。
解决问题时,很多人都喜欢"跟着感觉走",并不愿花精力去了解更多与之相关的实际情况,结果不是花了大力气办了小事情,就是把事情越弄越糟。
在寻找真正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设法收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然后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分解。应该要有科学家搞科研那样的审慎态度。解决问题必须采用能从根本上解决的、有实效的方法,做出判断或做出决定都必须以问题真正得以解决为基础,同时,从各个角度来分析解决后的问题,是不是不再导致新的问题产生,这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旦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后,要落实这个方案,防止产生新问题就容易多了。分析问题的症结,对于理性思考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
3.谨慎做出选择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会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而我们面对的是变化的、运动着的世界,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仍然会遇到因考虑不周、鲁莽行动而造成损失的情况,所以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要知道,在解决老问题时会产生许多新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冲动、未经深思熟虑的结果。
冲动情绪往往是由于对问题及其利弊关系缺乏周密思考引起的,在遇到与自己的主观意向发生冲突的事情时,若能先冷静地想一想,不仓促行事,就不会冲动起来,事情的结果也就会大不一样了。
当我们在寻找彻底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常会犯一个老毛病,就是“自不量力”地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甚至"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情。因此,在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时,首先,应先问问自己做这个方案到底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对彻底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如果按此方案执行会产生何种后果?这样才能促使你三思而后行,避免冲动。其次,遇有突发问题时要锻炼自制力,尽力做到处变不惊、静以待动,不要遇到矛盾就以"兵戎相见",像个“易燃品”,见火就着。倘若你是个"急性子",更应学会自我控制,遇事时要学会将问题"热处理"变为“冷处理”,考虑过各种解决方案的利弊得失后再作出选择。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接踵而至,阻碍我们前行。一个不善于解决问题的人,本身就成为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