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够忽视的一笔潜在财富。如果没有了朋友,那么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举步维艰。
换句话说,如果你的朋友很多,那么你的力量也可能就越大。可能别人办不了的事情,也许你的一个电话就能够非常圆满地解决了;恰恰相反,当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可是却有人能够轻轻松松就办好了。
虽然我们经常说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但是这也是需要有人能够看见才可以。在现实生活当中不乏有这样的人,他们一个个相貌堂堂,胸怀大志,才华满腹,既有学历,而且又有超人的工作能力。可是,他们却始终郁郁不能够得志,甚至是别人眼中的失败者和负面教材。而到了这个时候,烫金的文凭,丰富的经历可能反而成为了他们的累赘。有的人会认为这些人的命为什么这么苦,如果我们这么去想,那么就错了,因为你是一匹千里马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伯乐的存在。
优雅、得体的谈吐可以帮助你在社交场合中游刃有余,尽显魅力,展现深厚的涵养,充分展示你的自我风采,迅速走进他人的心灵世界,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戴,成为人际圈里的焦点人物。好人缘是一个人的巨大财富。有了它,事业上会顺利,生活上会如意。但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你的辛勤努力。下面十个小细节,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1.见人主动打招呼
小张性格清高,从不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每次遇到熟人也总是点点头而已。大学毕业那年,每个同学都有几个好朋友依依惜别,只有他一个人孤零零地无人理睬。
参加工作后,他依然故我,总是一副冷漠的表情。有一天,他在路上碰见了同事小崔,看到对方满面春风的样子,他就随口问了一句:"小崔,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啊?这么高兴?"
小崔兴奋地回答:“是啊,我马上就要结婚了。”
小张客气了一句:"是吗?祝贺啊。需要帮忙吗?"
没想到小崔想起小张字写得好,就说:“小张,你的字写得好,能不能帮我写请帖?"
“当然没问题了。”小张回答,"举手之劳嘛!"
事后,小张和小崔成了很好的朋友。尝到甜头的小张从此也变得开朗、热情起来,见了别人总是主动打招呼,人缘越来越好。
2.不要询问对方父母的收入
和人交朋友最好不要打听人家的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这在我们中国其实倒也普遍,但是社会在发展、观念在进步,现代人觉得,总是询问别人的家庭背景是不礼貌的,也显得过于势利。
可是我们还是经常能碰到一些人总是爱询问这个问题,让人答也不好,不答也不好。尤其在中国这样要面子的国度,你的收入水平有时候关系着你受别人尊重的程度,你说你的收入很高吧,伤了别人的自尊心,甚至让人眼红嫉妒;你要说你收入很低吧,别人又觉得你没什么本事。所以,设身处地来讲,这个问题不要问。这也是关乎个人修养的问题。
3.让朋友们了解自己
小静人不错,工作也很努力,但是在公司人缘始终不是太好。原来,她从来都不在同事们面前谈自己,同事们甚至连她有没有男朋友、结没结婚都不知道。平时大家在一起七嘴八舌,有的谈自己在家里如何跟姐妹兄弟吵架,有的谈自己的老公如何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有的谈自己周末和朋友买了什么什么东西。可是小静呢,总是闭口不谈自己的私生活,神神秘秘,只是聊聊一些无关痛痒的公共话题。所以,久而久之,大家觉得她不敞开心扉,难以接近,也难以了解,自然都跟她不亲密了。
有时候向别人讲述一些自己的情况可以增进了解、增加亲密感,从而消除那些由于陌生而带来的距离感。像老公睡觉打呼噜啊、儿子上学偷偷交女朋友啊、女朋友耍小脾气啊等,都可以拿来说一说,一来可以让别人更了解你的喜怒哀乐,二来可以让别人帮忙一起讨论解决的方案,三来让别人认为你性格直爽、内心敞亮,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我们是要透露一些无关是非的小秘密,千万不要卖弄隐私,也不要把别人的隐私拿来嚼舌头。
4.在细节之处表示体贴
对对方的情绪、生活工作状况表示关心会很容易赢得好感。当然,关心不能过分,超越两人的关系,也不能借此探询别人的隐私。
A:怎么你看上去好像很累?
B:哦,可能昨天睡得晚了。
A:是吗?那你待会儿躺**睡一会儿吧。到我家不用客气!
B:呵呵,谢谢。没事的。
A:来,要不先吃点菠萝,清爽点儿!
B:嗯,好的。
5.大方接受别人的善意
小王和同学李雪经人介绍去拜访一位仰慕已久的老师。到了老师家里,师母亲切地招呼他们吃水果,并热情地给他们一人拿了一个苹果。因是初次上门,小王有点不好意思,所以再三推辞后接过水果放在桌角。热情的师母看了看他没说什么,不过,却同接过苹果就吃的李雪聊起了家常。
吃掉主人的东西是对其热情款待的这份心意的一种最好的肯定,也显得不生分。其实,像这样的情景随处可见,比如去朋友家做客、在咖啡店里碰上朋友,他们会热情地招呼你入座,然后请你吃东西。这时候最好别不好意思,不妨大大方方接过来吃,他们若是真心的,你接过来就表示你接纳了他们的热情,他们会自然地感到你的亲切与随和。
6.目送朋友离开
那天晚上杜鹃从朋友家里出来,朋友说:"我送送你吧!"她推辞说不用了。朋友就没有再送。在她走下第三级楼梯时,杜鹃听到防盗门“咣当”一声关上了,她的心倏地一片冰凉。从此,她再见到朋友总觉得有一层隔膜。
目送朋友离开或者一起下楼不仅是出于礼貌,也体现了彼此情感的交流。如果有朋友到你家做客,朋友起身告辞,尽管朋友口中再三说不用相送,但是如果你陪他一起下楼,这一小小的细节会温暖他回家时漫长的道路,从此他心里就会记住你的盛情。不过,应注意的是,热情不可过度,如果客人是一对正处于热恋中的朋友,而他们也再三不要你相送,你只需在看不见他们的身影时轻轻关上门就行了。
7.及时通告信息
孙蓝和吴轩同租一个房,情如姐妹。每次孙蓝有事出去,如果小轩不在,她都会写一张条子或发个短信告诉吴轩,例如:"今天下班公司聚餐,晚上不回来吃饭你自己好好吃饭哦!"吴轩有事时也会及时通知孙蓝:"收据就放在左边第二个抽屉,别忘了。”这样一来,彼此都会对对方的行踪很了解,不会凭空乱着急。
跟你身边亲密的人互通信息,这样万一有急事,别人也能找到你,不至于耽误事情;而且,万一你遇到意外情况,也会有朋友及时给你帮助。
8.保持适当距离
如果因为两个人关系亲密、不分彼此,常常不请自来,三天两头登门,甚至赖在人家家里不走,就失去了交往的分寸。人家可以忍你一天两天,但是时间久了,必定就会对你生厌。每个人都需要私人空间、需要独自享受,所以两个人之间,彼此尊重、给人空间都是必需的。长久而完美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像一杯清茶,自在气氤氲,绝不喧嚣。
9.学会变通,不可一味地一本正经
没有人会喜欢滑头滑脑的人,但是一味板着脸、过于严肃认真的人,也不会太受欢迎。做人当然要实实在在,做事也当然要规规矩矩,但是,千万要记得“讲人情”,要学会讲理,更要学会讲情。事情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原则性很强的事情换一个方法来做,会更容易让大多数人接受。这就是应变能力。
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原则,你想让大家接受自己的原则,不行,也没必要。他有他的原则,你有你的原则,不一定要完全相同,但要彼此尊重、互相包容,然后再达成统一。当然,这不是要你当“和事老”“滥好人”,也绝对不是让你"和稀泥",而是要理和情两者兼顾,既把握原则,又把话说到,让人能够很好地接受。
10.不要打探隐私
好奇是人的天性,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好奇心。为什么现在人们对“狗仔队”深恶痛绝?因为人们不喜欢自己家里被安上摄像头、监视器,每天在别人的监视下生活。为什么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拉上窗帘?因为人们不希望在别人的窥视下生活,希望享受自己的私密空间。
况且,很多事在自己说来无所谓,可是到了大庭广众之下,就变得非常可笑和丑陋,这样类似的事情是不希望别人知道的。所以,除了对很亲近的人或者很熟悉的朋友之外,一般不要去询问别人的私生活。有时即使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关心,也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等别人自愿告诉你。假如对方愿意把事情告诉你,你千万不要把那些“私事”到处传播。
以上十个细节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意见,还需要在生活中去实践、去体会,才能发挥良好的功效。希望这些细节上的小建议能够帮助你顺利、愉快地与人交往,让你赢得宽广的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