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口才上的弱点

精心选择引人兴趣的话题

字体:16+-

主题是两人谈话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是整个表达的根本依据。讲话时每一层次、每一段落、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都反映着一个意思,这些意思都要统帅于主题之下。因此,与人谈话要寻找触点,临场发挥,及时提炼新颖而典型的主题。选择主题有两个原则:一是适应场合,二是适应对方。那么,如何根据场合和对方的需要来确定主题呢?

·就地取材话题多

双方介绍姓名后,刚开始交谈是最不容易应付的时候,因受时间的限制,不容许你多作犹豫,又不能冒昧地随便提出其他话题。“今天天气很好”这话最常用,但除了在户外或沙滩上散步时不妨用用之外,在其他场合上说太近敷衍,而且缺乏内容,难以开展较有趣味的谈话。所以在这里,就地取材似乎比较简单适用。

何谓就地取材?那就是按照当时的环境而觅取话题。如果相遇地点在朋友的家里或在朋友的喜筵上,那么对方和主人的关系可以做第一句的话题:“你和某先生大概是老同学吧?”或者说:“你和某先生是同事吗?”如此一来,无论问得对不对,总可以引起对方的话题,问得对的,可依原本主题急转直下,猜得不对的,再根据对方的回答又可顺水推舟,继续畅谈下去。

“今天的客人真不少!”虽是老套,但可以引起其他的话题。“这礼堂布置得很不错!”赞美一样东西,常是最稳当得体的开始。若是一般社交活动,则“山上的樱花开得很灿烂,颜色真好看,你曾去看过吗?”或“大热天在园子里喝茶,实在太舒服了!”都是就地取材的办法。

第一句的最高境界是人人能了解,人人都能加进自己的意见。由此再探出对方的兴趣和嗜好,然后拓展谈话的领域。如果指着一件绘画说:“真像凡·高的作品!”或听见鸟唱就说:“很有孟德尔颂音乐的感觉!”除非知道对方是内行,否则不仅不能讨好,而且会在背后挨骂。

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业,最好是不要问他。万一他正失业闲居在家,问他职业无异迫使他承认失业,否则他还要随便撒个谎,对于自尊心很重的人是不大好的。如果你想“开发”主题而希望知道他的职业,只能用试探他的方法:“你平常会做点球类运动吗?”如果他说“不”,你就可以问他是否很忙,继续下去问出他每天是否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如果他说“是”呢,便可加上一句问他通常在何时去运动,而决定他有无职业。

找不出其他话题时,那就用中国的老方法。问对方的籍贯,如“府上是什么地方”等等,以中国人的习惯上是一点不觉得唐突的。知道了籍贯,话题就容易找了。如果是同一个县市呢,那更方便了,随便谈些两人皆知的社会新闻、都市建设、地方习俗等等都可以。

如果是遇到一些知名人士,或有特殊成就的人,或对方已早对你说出自己的身份底细,那么,你大可提出话题,鼓励对方多谈谈他自己得意的方面,一则彼此均甚愉快,同时对方会对你产生好印象。再则,也可以从交谈中吸取新知,获得宝贵经验。

·从新颖的角度说起

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达,使之更加新颖,表达出众。如以小草为题,有人说“小草默默无闻,造福人类”,有人却说“小草逆来顺受,软弱无能,不思反抗”。

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这样讲道:“婴儿,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拥有的经历,我们不幸不能生为女人;我们大家也并非都是将军、诗人或政治家;但是谈到婴儿时,这是我们共同的话题——因为我们都曾是婴儿。”

马克·吐温以婴儿为线索,话题新颖别致,串联了自己和别人的感情,营造出了热烈的气氛。

·从共同点说起

周恩来总理出访印度时,一天晚上召开演讲会,有一帮印度记者扬言要发难总理。当工作人员得知后,将这个情况报告了总理,总理说“你们放心吧,新德里的子弹打不倒我。”于是总理毫无顾忌地走进了会场。总理一上讲台,有位记者就喊:“中国佬,滚出去!”这时总理双目扫视了一下会场,然后开始了他沉稳的演讲。台下记者“刷刷”地记录着:总理重申了中国的立场后说:“中国、印度,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印度的佛教经典,曾给中华民族的成长注入过丰厚的营养,中国的四大发明,也为印度的经济、文化繁荣作过贡献。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和平相处,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印之间从未发生过真正的战争。我希望,两国即使遇到再大的问题,也应坐下来通过协商解决。切不可对上辜负列祖列宗,对下害了后代子孙。”

这样一番真诚的话语,从印度和中国的共同点说起,拉近了与印度人民的距离,消除了记者们的敌意。

·从身边事说起

很多人发言时总是喜欢搬用那些来自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的材料,似乎故事总是别人的好,可是用来用去,反反复复都是耳熟能详的材料,新意全无,怎么能吸引听众呢?为什么不用自己身边的精彩例子呢?只要留心观察,细心挖掘,身边有很多人和事都可以作为发言的话题,而且因为亲眼目睹,亲身经历,有所感有所悟,自然十分亲切,感受也会深切,具有说服力。

一位下岗女工这样讲述她的经历:“4年前,单位精简人员,我下岗了。想着自己学历不高,身体又不好,心里痛苦不堪,不知道出路在哪里。一天我拨通了好友的电话,还没开口就忍不住哭了。好友不知道我出了什么事,在电话里哄我:不哭不哭,我马上打车到你家。没过多长时间;她就火急火燎地赶来了。得知我下岗的消息,她才长舒了一口气:‘你呀,活活把我急死了,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呢,不就是下岗吗?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正好,你原来就想当作家,写吧写吧,当自由撰稿人,坐在家里挣钱,多牛啊!’说完她还竖起了大拇指。我一下子被她逗笑了!”

这段话说得生动活泼,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容易一下子打动对方。

·从经典的故事说起

白岩松在一次主题演讲中这样开始: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用这样的著名故事开头,会吸引对方为继续探究下面的内容,而更加感兴趣地谈下去。

确定了自己的思路之后应该认真构思腹稿。对于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内行;不要在公共场所谈论别人的缺陷;不要谈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不要到处诉苦、发牢骚;不宜过长,切忌烦琐哕唆;也不要夸耀个人的成就,自卖自夸;更不要扮演心理分析家,对他人的言行评头论足。

·顺手牵羊

在与人交谈中要善于临场“顺手牵羊”,拿来别人的东西加以利用。例如,有一次单位年终发言时,一位男士看到前面的发言者都说得很精彩。就说:“刚才××说到……我觉得他说得非常好,我也十分赞同。的确……还有一位女士也说……基本上他们已经把我所想要表达的东西都表达得很透彻了……”这样一来,对方会觉得你很真诚,而那些被你“顺手”牵的“羊”也会觉得受到了你的关注和肯定,而你的话又简洁明了,带有总结性,很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