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只能由你自己去创造,机遇属于积极创造的强者。
简单来说,创造机遇就是掌握事业的方向,有目的地、主动地发掘或制造有利条件,利用现有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增加或制造利益,令目标更快、更易达成。
林肯幼年时代住在一所极其简陋的茅舍里,没有窗户,也没有地板,他的住所距离学校非常远,一些生活必需品都很缺乏,更谈不上有报纸、书籍可以阅读了。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每天坚持不懈地走二三十里路去上学。为了能借几本参考书,他不惜步行一二百里路。到了晚上,他靠着燃烧木柴发出的微弱火光来阅读。林肯只受过一年的学校教育,成长于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但他凭借自己的不断努力奋斗,一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可以说,机遇是拼搏苦干的报酬。在苦干的过程中,时刻注意形势的变化,是创造机遇的重要环节。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和变化,政治、经济、政策、市场、自然资源等各种因素则是发展和变化的重要因素。若能在变动刚露出端倪时,就能看清形势,或捷足先登,或决定进退去留,便可给自己创造无数发展的机遇。
失败者的借口通常是:“我没有机会!”他们将失败的理由归结为没有人垂青他们,好机会总是让他人捷足先登。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机遇:学校的每一门课程、报纸上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客人、每一次演说、每一项贸易…都是机遇。它们或给你带来思想营养、良好的信息,或使你的品德更趋于完美,或让你结交新的朋友。如果你是个有心人,那么这些就可以成为你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或重要契机,让你步入成功之路。
抱着凡事以后再说的想法,永远达不到目标。期待明天或不久之后出现奇迹,是幼稚而不切实际的,尤其是期待别人为你制造奇迹更是愚蠢。人只有依靠自己的才华、决心、信念,才能创造出自己的成就。你的人生只能由你自己去创造,机遇属于积极创造的强者。
罗特自小在福利院长大,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本市最著名的大学。此时的他不想再接受社会的援助,于是他向银行申请货款。然而,他前两次的申请都被委婉地拒绝了。罗特并没有就此气馁,他第三次上门拜访了银行家福林。
福林被他的诚心打动,说可以帮他找份工作,让他一边上学,一边打工挣钱,这样就可以解决学费问题了。
罗特却态度坚决地告诉福林他不想整天被学费的事困扰,也不会边打工边上学,因为那样将不能专心于学业。他想专心攻读几年,学成之后尽快步入社会以展现自己的才能。
福林对此感到十分为难。贷款两万元,并不是什么大数目,可他从来没有办过没有抵押、没有担保的贷款。福林沉思了一会儿说,他可以用个人的钱支付罗特的学费。
罗特坚决地说,他不需要个人的援助。福林说,那算自己借给他的。
"不!"罗特说,"公事公办,到期还本付息。我相信自己毕业两年后一定能把本息全部还上。”他的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福林完全相信这一点,几次的接触使他感到这是一个很勤奋、很有主见的年轻人。
最后,福林说:“好,明天你来银行吧!”
第二天,这个学计算机专业的年轻人来到银行,取得了贷款,在贷款合同书的担保人一栏,赫然写着福林的名字。
毕业后,罗特成立了软件公司,很快就归还了这笔贷款,成了在这个城市影响很大的软件公司总经理,并与福林结成了忘年交。
伟大的成功永远属于那些富有奋斗精神的人,而不是那些一味等待机会的人。良好的机会完全在于自己的创造。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的发展机会掌握在他人手中,那么他一定会失败。
如果处于困境中的林肯说“我没有机会”,那么他便不可能入主白宫,成为美国总统。同时代有许多出生于良好家庭环境的孩子,他们有漂亮的学校,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为什么成就反而不如一个贫困家庭里成长起来的苦孩子呢?不是有许多出生于贫民窟的孩子们成为议员、大银行家、大商人吗?那些大商店和大工厂,有许多不就是由那些“没有机会”的孩子们靠着自己的努力创立的吗?
“没有机会”只是失败者的借口,而那些意志力坚强的人是决不会找这样的借口的。他们不会等待机会的来临,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机会,他们深知,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