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人的一生总有遗憾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生老病死、前途渺茫的窘境、学业工作不顺、事业爱情冲突、婚姻家庭不美满等。这些方面不仅构成了我们不完美的人生,而且让我们常常在失意中挣扎。其实,追求完美的人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接纳不完美的人生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从容对待打击和失意,还要学会接纳残缺,唯有从心底接纳一切,把这一切看成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我们才有可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生旅途漫漫,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幸福与否,绝对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如果你懂得接纳,那么,你会发现,活着就是一种幸福;而如果你苛求完美,那么,即使家财万贯也无法填满你的内心。
美国人克里斯托弗·里夫在电影《超人》中扮演超人一角而一举成名。但谁能料到,一场大祸会从天而降呢?
1995年5月27日,里夫在弗吉尼亚一个马术比赛中发生了意外,以致头部着地,第一及第二颈椎全部折断。五天后,当里夫醒来时,医生说不能够确保里夫能活着离开手术室。
在那段日子里,里夫万念俱灰,甚至多次想轻生。出院后,为了平缓他肉体和精神上的伤痛,家人便推着轮椅上的他外出旅行。有一次,小车正穿行在落基山脉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克里斯托弗·里夫静静地望着窗外,发现每当车子行驶到无路的关头,路边都会出现一块交通指示牌,写着“前方转弯!"或"注意!急转弯!"而拐过每一道弯之后,前方照例又是一片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山路弯弯、峰回路转,“前方转弯”几个大字一次次地冲击着他的眼球,也渐渐叩醒了他的心扉:原来,不是路已到了尽头,而是该转弯了。他恍然大悟,冲着妻子大喊了一声:“我要回去,我还有路要走。”
从此,他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首席执导的影片就荣获了金球奖。他还用牙关紧咬着笔,开始了艰难的写作,他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一问世就进入了畅销书排行榜。与此同时,他创立了一所瘫痪病人教育资源中心,并当选为全身瘫痪协会理事长。他还四处奔走,举办演唱会,为残障人士的福利事业筹募善款,成了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了克里斯托弗·里夫的事迹。在这篇文章中,他在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时说:"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只能做一名演员。没想到,今生我还能做导演、当作家,并成了一名慈善大使。原来,不幸降临的时候,并不是路已到了尽头,而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一次偶然的事件,让原本几乎绝望的克里斯托弗·里夫重新选择了一条人生的路。在这条路上,他同样取得了成功甚至是辉煌。在面对身体上的巨大折磨时,和克里斯托弗·里夫一样,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轻生的念头,但是,请想一下,如果选择了真正的绝望,向所谓的命运妥协了,那么你就真的彻底失败了。而如果你能接受残缺,继而选择坚强,放手一搏,即使微乎其微的机会,也有可能赢得成功。
的确,允许自己不完美乃至残缺,是一种坚强的表现,只有先接纳自己,才能接纳全世界。那么,你该怎样才能做到接纳整个世界呢?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接纳自己的现状。
你不需要怀疑自己,即使你遇到了困难和问题,也不要否定自己,此时此刻的你是完美的,让这样的认知进入心中。你若真能如此,那么,所有的对自己的批判将会自动消除。
第二,接纳别人的现状。
你也不要怀疑别人,你目前的困难的出现和他人没有关系。因此,你不必委曲求全来得到他人的肯定。你和他人都是独立存在的。当你接纳了别人,你的心灵就开放了。当你接纳了别人,你对自己也会更加慈悲。
第三,接纳你目前的生活现状。
你并不需要改变你的现状,不必设法诠释你的生活,因为你没有失落任何东西,你只需要接纳即可。
接纳就是这么简单,但同时也是最难的一门学问。凡是你无法接纳的,你会抗拒到底,这种对立便成了你的束缚。凡是被你接纳的,就会轻轻地进入你的心房,没有任何东西强迫得了你,也没有任何东西牵绊得住你,而这就是你接纳之后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