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军校经典法则大全集

谦虚,赢得他人的尊重

字体:16+-

人们不喜欢傲慢的人,谦虚的人总是受人欢迎。谦虚是一个人必备的美德,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大智慧。无论目标为何,如果想要追求成功,谦虚都是必要的品质。

西点军校是在1802年由当时的美国第三届总统托马斯·杰弗逊签署法令成立的,由此开始了它辉煌的历程。杰弗逊总统以其谦逊的风度和好学的精神而被美国人所牢记。在他那个时代,他几乎像是无所不知的存在,他精通农业、考古和医学,他所发明的小器械为人们带来了便利,而他渊博的知识则来自他永远不自满的态度。

杰弗逊出生于美国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军队上将,母亲是名门之后。当时的贵族很少和平民来往,但是杰弗逊却并没有秉承这些贵族恶习,而是常常谦虚地向平民讨教各种知识,无论是园丁、仆人、农民或是工人,他都乐于从他们身上汲取有用的知识。

杰弗逊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对数学、农艺和建筑学都有颇深的造诣,他自行设计的府邸迄今都是经典建筑,他能够拉得一手漂亮的小提琴,他的谦虚风度让他在社交界非常受欢迎。

他还劝说法国政治家拉法耶特:“你应该像我一样去老百姓家里多走走。看看他们吃什么,喝什么,尝一口他们的面包,喝一口他们的水。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就会明白他们不满的原因,也会因此懂得正在酝酿的法国革命的意义所在了。”

一位熟悉杰弗逊的作家曾经这样写道:

“杰弗逊看上去不像总统,更像是一位谦虚的哲学家。在他参加宣誓就任总统的典礼时,是独自一人骑马而来,然后自己把马拴在栏杆上,步行去参加典礼,为人谦虚行事低调。”

杰弗逊的著作有五十多卷,现已全部出版。1776年,他所起草的《独立宣言》曾经让千万人为之振奋。

杰弗逊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他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谦虚的态度征服了美国民众的心,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而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同样非常谦虚,在人们赞叹他渊博的学识时,他总是回答:“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麦克阿瑟将军曾经说过:“为了更上一层楼,有时你不仅需要助手,还需要对手。”事实确实如此,如果对人对事有着谦虚的态度,有时候还需要去主动找对手。

海湾战争之后,美国陆军陆续开始使用一种M1A2型坦克,这种类型的坦克具有当时世界上最强的防护装甲,而M1A2的研制者乔治中校则是美国陆军最优秀的坦克防护专家之一。

此前乔治中校为了研究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请来了麻省理工学院最优秀的破坏力专家工程师迈克共同组建研究小组,两人态度谦虚不断切磋,一个负责防护装甲,另一个则负责摧毁装甲。当时最坚固的坦克就在这种“防护与破坏”周而复始的过程中诞生了。两人也因此共同获得了美国政府的勋章。

如果乔治和迈克不具备谦虚的态度,那么就无法在不断切磋的氛围中产生成果。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一个真正超越他人的人,往往是一个谦逊的人。不是因为他逊色于别人,而恰恰是因为他优秀,他明白“人外有人”的道理,就如同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一样,明白越多,也越是了解自己的不足。只有那些什么都只懂得一些,却又不甚精通的人才会处处显耀自己。

谦虚作为一种好品质,在现今社会中已有极高的认同性。但在许多人的道德观念中,他们认为谦虚就是一种自我的压抑。例如,在功成名就时,他们更喜欢个性的张扬,生怕让谦虚埋没了自己的智慧人生。其实不然,人生也如同稻穗一样,越是真正饱满的稻穗垂得越低。

然而,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往往会有一些人,自认为悟性很高,对于他人的意见常常是置若罔闻,总是喜欢高谈阔论,以专家和智者自居。这种过于自负的人无疑是令人生厌的。也许他们真的很强大,但却很难得到别人的尊敬和赏识。所以,在任何时候,要让自己永远以一种谦恭和学习的姿态去和别人打交道,即使你的学识胜于对方,也要表现出三分委婉的风度。这样,既可以展现自我的才华和智慧,又可以赢取他人的赏识和尊敬。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智慧。

谦虚可以使一个人具有特殊的人格魅力。一个谦虚的人,他的周围总聚集着许多朋友,他总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爱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然而,就是他这样一个伟人,在有生之年还是不断地学习、研究。

有人问爱因斯坦:“您老可谓是物理学界的空前绝后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

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未知的少;而大圆与外界未知领域接触的面大(指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比小圆的要长),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多,需要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1929年3月14日是爱因斯坦50岁生日。全世界的报纸都发表了关于爱因斯坦的文章。在柏林的爱因斯坦住所中,装满了好几篮子从世界各地寄来的祝寿信件。

然而,此时的爱因斯坦却不在自己的住所里,他在几天前就到郊外一个花匠的农舍里躲了起来。

爱因斯坦9岁的儿子问他:“爸爸,您为什么那样有名呢?”爱因斯坦听了哈哈大笑,他对儿子说:“你看,瞎甲虫在球面上爬行的时候,它并不知道它走的路是弯曲的。我呢,正相反,有幸觉察到了这一点。”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个谦虚的人,名声越大,他就越谦虚。

谦虚是一种大智慧。尤其在一个人到达成功的顶峰之后,谦虚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面了。因为,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那样,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人超过。

一个人常怀谦虚之心,会多一分清醒,少一分陶醉。只有常怀谦虚之心,才能既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又经得起胜利的考验。

世界上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成功者,诸如卡耐基、卡特、韦尔奇、马登……这些人中没有一位是靠着自己的吹嘘而功成名就的。他们无一不是自己事业虔诚的信徒,在工作中忘我地投入,而在功劳与声誉面前又多一分理智。正是这种谦逊的品质,让这些成功者赢得了人格上的尊重、事业上的成功。所以,谦逊是任何一个事业有成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良好的素养。

一个年轻人刚从大学毕业,他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因为他在学校一直都表现得很出色,而且多次获得征文比赛的大奖。他一心想到贸易公司工作,并写了许多履历表前去应征。

其中有一家公司写了一封信给他:“虽然你自认文采很好,但是我们看了你写的简历,直言不讳地说,你的文章写得很差,甚至还有许多语法上的错误。”

受到打击的年轻人心里很不服气:“我怎么可能在履历表上出错误呢?”但是,当他仔细查看他的简历时,发现确实有些他没有检查出来的错误,而这些错误的拼写和语法自己一直都这样用,而自己却一直都不知道它们是错的。

于是他写了一封感谢信给这个公司,信上是这样写的:“谢谢贵公司给我指出我经常犯的错误,我会更加细心的。”几天后,他再次收到这家公司的信函,通知他可以上班了。

不是才能,不是关系,而是态度让这个年轻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是谦虚的态度让他拥有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职业。

一个人有才能是值得佩服的,如果再能用谦虚的美德来修饰,那就更值得敬佩了。

人人都喜欢谦虚的人,而不会与自以为是的人为伍。即使是在提倡“推销自我”精神的今天,谦虚依然不失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美德。尤其是作为一名员工,更应该具有谦虚的好品质。因为,谦虚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项事业的成功,一个目标的实现,都是努力进取、奋斗不息的过程,都是由小及大、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链条。如果小有进步即告满足,囿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那就永远无法到达胜利的顶峰。

老子曾说:“吾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谦虚的意思。佛教的大经典——《金刚经》强调,修行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无我。无我就是谦虚到了极点的意思,甚至已经到了把自己都不放在心上的地步,这是修行入门的第一步。身在职场,每一位员工都应该把谦虚放在首位。因为,谦虚可以使我们永远把自己置于学习的地位。这有助于我们发现他人的优点。

那么在工作中,什么才是谦虚的表现呢?

工作中的谦虚就是当你身居某个显赫的位置时,并不认为这个职位就非你莫属,不认为离了你地球都不会转动,而是想到还有很多优秀人才也能胜任,只是缺少像你一样的机会。从而你要做到爱岗敬业、做事一丝不苟。

工作中的谦虚是当你取得某项成绩、获得某项荣誉时,并不认为就是一己之劳,而是离不开领导的关爱、组织的培养和同事的协作,从而把鲜花和掌声当成一种鞭策和鼓励,当成是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