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奇闻大全集

沉入海底的“姆大陆”

字体:16+-

早在12000年前,在太平洋这片汪洋大海的南部曾出现过一片幅员辽阔的大陆。

这块大陆的面积相当于南、北美洲之和。陆地上没有险峻的山脉,是一片绿荫覆盖的美丽平原。人口约6700万,各种肤色的人们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和古代印第安人一样,崇拜太阳神。他们还创造了辉煌璀璨的文化,不仅懂得使用火,而且还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一种原始的刻画符号。他们用长方形表示国土,盛开的莲花表示姆大陆……这种刻画符号实际上就是纪念姆大陆消逝的碑铭。此外姆大陆的居民还会烧陶、编织、绘画、雕刻。

他们的渔业十分发达,能够制造大船,远涉大洋,在世界各地开辟了殖民地。建筑业也十分先进,能用石块建造大型的建筑物和金字塔。至今仍保留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金字塔,很可能就是受它的影响建造的。

那么,这个姆大陆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英国军人查瓦德在其《消失了的姆大陆》一书中叙述道:“12000年前,一场灾难性的大地震发生了。大地震的发生,导致火山爆发。滚滚的岩浆吞噬了地面上的一切。不久,再次发生了强烈地震,大陆上的人们随同他们辽阔的国土一起沉入海底。一瞬间,它把创造了灿烂文化的姆大陆从海面上抹去。”

由此,有人设想,姆大陆沉没的原因是:大陆下面有好几个充满一氧化碳的洞穴,这些一氧化碳通过火山活动形成的地下裂缝溢出地面,大陆下层成了蚁穴般的空洞。当大地震发生,遂造成整个大陆的下沉。但是也有人对这种设想及查瓦德的论述将信将疑。

姆大陆沉入海中一说有其道理。因为地壳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在这种运动中,有时高山沉入海底,海地上升,继而成为陆地,所以“沉海论”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日本探险队在南美的平均海拔达3700米的安第斯山上发现了数千万年前的海贝化石。这说明姆大陆可能曾是露出海面的一块辽阔国土,而安第斯山脉则是海底的火山山脉。

至于姆大陆消失后遗留下来的城市遗迹,美国科学家乔治瓦特认为在太平洋诸岛上比比皆是。当时属于姆大陆一部分的复活节岛幸免于这场灾难,没有沉入海底,现在岛上的众多巨人石像和刻有文字的石板很可能就是姆大陆的遗物。波纳佩岛附近的南马特尔小岛上的建筑遗址以王陵所在的“神庙岛”为中心,共有90余座人工岛,每座岛上均有高约10米的玄武岩石城墙,岛上还设有防波堤、牢狱等,据说也是姆大陆的遗迹。塔西堤岛上有一种类似中美洲金字塔的建筑物,也是姆大陆的遗物。乔治瓦特还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描绘了姆大陆居民的移民路线。他认为,人类文明发源于姆大陆,继而传播到美洲大陆,然后又从美洲大陆传播到大西洋上的大西洲,最后才从那里传播到埃及、欧洲和非洲,因此,姆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太平洋诸岛上这些互不相关的遗迹、遗址和遗物果真是消逝的姆大陆居民创造的吗?从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来看,太平洋诸岛上的居民居住历史至多不超过3000年。如何解释12000年前消逝的姆大陆与太平洋诸岛之间的时间差异呢?

根据现代地质学常识,大洋的地壳由较重的玄武岩构成,大陆的地壳由较轻的花岗岩构成,海底地壳与陆地地壳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日本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对太平洋底全面、广泛的科学考察,发掘出新的材料,以期对姆大陆的存在与否做出一个可信的解答。最后需要提出的是,在地质学上,一般认为地球上最后一次造山运动——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发生在距今6000万年前,而乔治瓦特却认为地球上山脉的形成是在距今12000年前,两者之间的差异如此之大,该如何解释呢?地球表面几度浮沉、桑田沧海固然是事实,但是浩瀚的太平洋中,果真存在过这样一个高度文明的姆大陆吗?也许这仅仅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类的一个天真的想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