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

神奇作家海岩的沟通艺术

字体:16+-

海岩是一位神奇的作家。他的版税收入在中国作家中首屈一指,却是不折不扣的业余作家;在影视领域,他的名字甚至比大牌导演、大牌明星更有号召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脚踏在文化里面,一脚踏在文化外面”。

他现任昆仑饭店总经理、董事长,锦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锦江集团北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代表作有《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五星饭店》等。

1. 见解独到说文化

作为成功的商人和作家,海岩善于用市场的眼光来看文化,并不讳言文化的商业化趋势,对当前的文化生态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互联网时代缺的不是信息,缺的是真相和真理。真相和真理靠的是判断,判断靠的是标准,标准是要由我们的文化界和政府做出制度的安排。”

“美国的系列电影《哈利·波特》,制作时就定下了一个原则——绝对不能有色情的、暴力的、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画面。因为影片一旦被定为限制年龄级别的影片,它的票房就会失败,它就会失掉青少年这个市场。”他举了一个例子后,接着说:“这就是制度安排,这就是标准。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应当树立文化多元化的标准,但更应该有我们主流文化的标准。对传统文化需要更新和创立我们新的标准。”

海岩既是一位成功的作家,也是一位成功的经营者。多重身份,决定了视角的特殊性,在谈及“文化生态”这个比较宏观的问题时,我们不难发现,其言谈之间更多了一份犀利和理性。

他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真相和真理靠的是判断,判断靠的是标准”,然后通过一个外国实例作为论据,充分论证观点,再次言明“对传统文化需要更新和创立我们新的标准”。这番谈话,层次清晰,逻辑严密,既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又彰显了他辩证、理性的思维方式以及滴水不漏的沟通技巧。

2. 一番妙语推佳作

海岩15岁入伍,没有深厚的教育背景。可就是这个连小学也没毕业的人,20年前,却偷偷写出了47万字的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遗憾的是,他却找不到一家出版社愿意出版,人家甚至连书稿也懒得看。几次无果之后,海岩径直找到了自己寄出稿子的一家出版社的总编。

总编看了看海岩,问他:“你写的是什么啊?”

在如山的稿件堆里,海岩还是一眼发现了自己的书稿。海岩说:“我写的是警察。”

“那你寄到其他出版社吧——我们这是文学出版社,不大出这种写警察的作品。”

“写警察的就不是文学吗?”海岩反问道。

“其他出版社更乐意出——要不,我们帮你寄?”总编有一些不耐烦了。

海岩说:“书稿已经躺了三个月了。这样,您先少看一点。如果您咬一口,觉得是石头,就不往下咬了。如果觉得是馒头,您就再咬一口。看完一章,您觉得不能往下看了,您就退回给我,您看这样行吗?”

总编考虑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奇迹发生了,一个月后,这位总编亲自给海岩打来电话,说这本书他们愿意出版——这本书便是让海岩名噪一时的《便衣警察》,出版后获得首届金盾文学奖一等奖。

从此,海岩和他的海岩剧成了小说界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与人沟通时,最珍贵的是什么?也许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答案,但有一个答案一定会获得大家的共同首肯——自信。不难看出,在整个过程中,海岩用他的自信和智慧一步步展现着自我、征服着总编。

在总编为自己不看稿子找借口时,海岩巧妙、适度的一句反问“写警察的就不是文学吗?”再指出“书稿已经躺了三个月”的事实,一方面适当地指出对方的疏漏之处,另一方面也取得了进一步对话的心理优势。接下来,海岩继续对自己的作品毛遂自荐,用“石头”和“馒头”作比喻,请求总编尝试着审阅一下自己的作品,而且又给对方留足余地,时时为对方着想,绝不强人所难。“您先少看一点”、“看完一章,您觉得不能往下看了,您就退回给我”。这番话既合情合理、形象自然,又善解人意,让这位总编无法拒绝。

果然,海岩的作品并没有让这位总编失望。在阅读的过程中,他忽然发现自己“咬到的”绝不是石头,而是香喷可口的馒头!如此看来,海岩的成功,的确跟他高超的沟通技巧不无关系啊!

3. 引经据典聊人生

海岩的小说《舞者》是由出版社先付了稿酬,他才开始动笔写的。为写这部小说,他几乎天天写到凌晨5点,而且一写就是8个月。洋洋洒洒写了50万字,成了他写得最长的一部小说。

谈到这段创作经历时,海岩十分感慨,说:“出版社开玩笑说,本来担心先付了钱,说不定就写个十几万字的小说来交差,没想到海岩写了他最长的一部小说。有人说这是出版社买海岩一个知名度,买海岩一个创意。说实在的,当时真没创意,一点头绪都没给人家,他们买的是作者的信用。”

《解放周末》的记者问道:“海岩的信用,和您追求真实有关吗?”

海岩答道:“有关系。”

《解放周末》记者:“那么,真实在您的生命中如何‘落实’?”

海岩:“我一直试图努力做一个追求真实的人,一个守信的人,一个能够约束自己的人。我很推崇曾国藩的三字要诀:一是清,二是勤,三是谦。就是清廉、勤奋、待人谦恭。这是我的座右铭。曾国藩在家书中曾告诫亲友,一个人得到的好处要满出来的时候,是很危险的。‘月盈则亏’,人满也一样,天不概之人概之,天也是借人之手概之。大家知道以前装粮食的一种量具——斗,粮食要是装满出来,要用一只小木片把它刮掉,这个小木片就叫概。概就是铲平的意思。要想免遭人概,就要事前‘自概之’。如何‘自概’呢?实际上就是自我约束。”

作为一名成熟的作家,海岩有着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沟通哲学。在这里,他借谈《舞者》的创作过程自然而巧妙地引出了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信用”与“真实”的辩证关系。为了更充分地说明问题,他引用晚清政治家曾国藩的三字诀,并申明这是自己为人处世的座右铭。尤其是在谈到在生活中要做到“自我约束”时,他又引用古语关于“概”的解释,提出人要“自概”。其睿智而清醒的人生哲学不禁让我们深思。

是呀,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能否也在诸多声色犬马、丽屋华裳、名利权位面前,保持一份清醒、一份谦恭和一种豁达?能否严格自我约束,时时事事“自概之”?这确实是一堂需要我们深思、深入研修的沟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