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日庆贺的礼仪
本人或亲朋好友生日到来之际,一般都举行生日聚会,以表示对这个特别日子的重视。
对生日表示祝贺一般有两种形式,即个人和集体的。个人的祝贺方式可送点小礼物,一本书、一束花、一张贺卡等等,都非常有意义。甚至只说几句祝贺的话,也同样会令对方欢喜。集体的祝贺方式,通常是几个要好的同事、朋友凑在一起,合送一份礼物表示心意。
生日蛋糕和生日蜡烛能为生日晚会增添很多情趣。生日晚会上,当过生日者怀着兴奋而激动的心情点燃生日蜡烛的时候,伴着“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过生日者一口气把点燃的蜡烛全部吹灭,在这一刹那间,大家应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主人的生日。接着,生日晚会的中心人物把生日蛋糕切成若干等份,分给在场者。大家愉快地交谈,尽情地享受这人生值得怀念的时光。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发展,有很多外国人在中国庆祝他们的生日,中国的东道主要记得接待外国来宾的生日。如果我们能在某位外宾生日的时候出其不意地送上生日蛋糕或一束鲜花,这将是令外宾十分难忘的,也是非常符合礼仪的。
目前,随着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对于庆祝生日聚会的活动也变得简化,当亲朋好友在异地不能聚在一起时,邮寄贺信、贺卡,发礼仪电报、发个E-mail或打电话祝贺,也不失为得体的传递友好情谊的表达方式。
2.参加婚礼的礼仪
婚礼的规模由婚礼礼节的习惯和被邀请客人的数量来决定。能够被邀请出席新人的婚礼是一种荣幸,一个应邀出席婚礼的人如果举止文雅,谈吐幽默,注意礼节,可以为婚礼增添许多光彩。
参加婚礼的宾客应适当修饰仪容,不能不修边幅地去参加婚礼。应换上整洁的礼服,以示对婚礼的重视。但也应注意不能修饰过度,尤其是女宾,如打扮得艳丽异常,则会产生“喧宾夺主”的效果,可能会引起主人的不快。
应邀出席婚礼者一般应在出席婚宴前送上礼品,送礼最重要的不在于礼品的价值,而在于表达庆贺的情意。因此可在经济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精心挑选一两件有意义的纪念品、工艺品或当事人喜爱的生活用品。可用比较巧妙的办法征求一下当事人的意见,或根据平时相知的情况进行判断,不必与其他送礼人攀比。
来宾到达婚礼场所时,通常会在入口处受到新郎新娘等人的热烈欢迎。来宾这时应走到新郎新娘面前,简单地道喜:“祝贺你们!”或“恭喜恭喜!”这时,千万不要缠着新人喋喋不休,以免妨碍他们接待其他宾客。
隆重的婚礼场面,来宾应按接待人员的安排入座;如果是自助式的婚礼宴会,则可以比较随便些。
在婚礼上,如果有人发表讲话,出席者应留神倾听,并随时鼓掌,注意保持婚礼的热烈气氛。
每个来宾在婚礼上都能遇见一些老朋友及其他熟人,此时,要好朋友喜欢聚在一起,但切记不要老是几个人在一起窃窃私语,这对其他客人和主持人来说是很不礼貌的。在婚宴上,与几个同事大谈单位里的事或工作问题,也是很不合适的。
当相熟识的人在一起谈笑时,有其他宾客走来,应主动请他们一起进来参加交谈。
在出席婚礼时,我们的言谈举止要有分寸,不能因为气氛热烈而忘形失态。有些人喜欢某些“捉弄新郎和新娘”的把戏,对内容过分庸俗的应坚决杜绝。总之,婚礼中的新郎和新娘是主角,其他人则是围绕他们的配角,来宾的目的是让新人和双方家长们主角感到亲切、喜庆、温暖、幸福和充满祝福。
3.探望病人的礼仪
当听到关系亲密的熟人和朋友得病或负伤的消息时,马上就想去探望,这种心情乃是人之常情。然而探望伤病号并非越早越好,要知道,在不恰当的时候去探望,反而会给伤病号增添麻烦。譬如,病情严重、必须绝对安静或者病号刚做手术之后,暂不要去探望才符合礼仪。
因此,前去探望病人的时候,应该事先尽可能了解病人的病情和精神状况。可向已经探望过的人了解,也可挂电话向病人家属询问,或者先在电话中表示慰问之意,同时了解病人的情况。倘若事先无法取得联系,也可先去探望,到达后应向护理人员或家属了解病情,根据病情再确定探望病人的日期。
无论病人是在家休养还是院治疗,都不宜清晨、中午、傍晚、深夜,以及病人吃饭时和饭后休息时前往探望。因为病人体弱,这时是病人必须充分静养的时候,如果有人冒昧去探望,反而会影响病人的休息,对其健康十分不利。一般来说,上午10~11点,下午2~4点是探望病人的最佳时机。如果是住院的病人,还要注意医院规定的探望时间,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
探望病人的时间以多久为宜,应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来定,长时间地与病人交谈,容易使病人劳累,因而探视一般以15分钟左右时间为好。不过,若病人已在康复中,并有较强兴致希望交谈,那么探望者可多呆些时候,但不应毫无节制,通常应在二三十分钟后起身告辞。探望初交或不大熟悉的友人时,问候几句后便可退出。如有病人的亲属在场,通常探望者也不便久留。
病人,尤其是患重病的人,往往有某种心理负担,或隐或现地感受到生活的不公平。故探望病人时不宜穿色彩过于夺目、怪异的服装,女性也不宜浓妆艳抹,以免刺激病人。但是,也不宜衣冠不整,过于随便,因为这也会影响病人的情绪。一般来说,探望病人时的着装以色彩素雅为宜,力求给病人清新、柔和、平稳的感觉,这样有利于病人情绪的稳定,加速病人的康复。
在与病人相见时,探望者的神态应自然、和蔼、亲切,让病人感到他与探望者之间仍像他健康时一样正常。即使被探望者已身患绝症,也应自然、冷静地出现在病人面前。有人以为满脸愁容能显示对病人的关切;也有人谈笑风生以为能使病人愉快,其实,这都是不妥的,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在病人的住所,探望者的举止要稳重,走路脚步要轻,动作要小心,不要若无其事地高声说笑。
探望病人时,谈话自然会涉及病情,对此不必回避。但探望病人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解病情,而是进行劝慰,减轻病人心理上的负担。因此,应避免详细地向病人询问病情,或当着病人的面向医生或病人的亲属询问病情;另外也要避免自作聪明地向病人介绍药品,以免引起病人的困惑。
在与病人交谈时,如果病情很严重或是不治之症,应尽量回避涉及病情。如病人尚不知自己的严重病性,探病者不仅在交谈时不能告之,而且在表情上也不能有所流露,否则不仅是严重失礼,还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与病人最好多说些轻松、宽慰的话,不妨谈谈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社会新闻、战胜疾病的事例,也可以告诉病人:同事和好友都在关心着他等,这类话题轻松、愉快,使人感到温暖,有助于病人稳定情绪。
一般来说,鲜花是探望病人的最合适的礼品。一束美丽的鲜花可以极大地安慰病人的心灵;但是,香味过于浓郁的花和色彩过于浓烈的花也应避免。
总之,掌握了不同场合的礼仪,你就会在受人敬重的同时,人脉关系网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