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有获得别人尊重的欲望,谁要是让人遭到言辞上的“非礼”,那事就会难办。所以在向别人提出要求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既讲究分寸,巧妙地提出自己的要求,维护对方的面子,照顾人家的意愿,让对方在不经意中向你敞开心扉。
下面通过一些实例,教你一些具体用法。
1.间接请求
通过间接的表达方式(例如,使用能愿动词、疑问句等),以商量的口气把有关请求提出来,讲得比较婉转一些,令人比较容易接受。
“你能否尽快替我把这事办一下?”(比较:赶快给我把这事办一下!)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间接的表达方式要比直接的表达方式礼貌得多,因而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帮助或认可。
2.借机请求
借助插入语、附加问句、程序副词、状语从句及有关的句型等,来减轻话语的压力,避免唐突,充分维护对方的面子。
“不知你可不可以把这封信带给他?”
(比较:把这封信带给他!)
我们可以发现,语言中有很多缓冲词语,只要使用得当,就会大大缓和说话的语气。
3.激将请求
通过流露不太相信能成功的想法,把请求、建议表达出来,给对方和自己留下充分考虑的余地。
“这事你可能不太愿意去,不过我还是想麻烦你去一趟。”
你请别人帮忙或者向别人提出建议时,如果在话语中表示人家如果不具备有关条件或意愿时,就不应强人所难,自己也显得很有分寸。
4.缩小请求
尽量把自己的要求说得很小,以便对方顺利接受,满足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你帮我解决到这一步已使我感激不尽了,其余的我将自己想办法解决。”
我们确实经常发现,人们在提出某些请求时,往往会把大事说小,这并不是有意掩盖办事的难度,而是从内心想适当减轻给别人带来的心理压力,这样既提出了请求,使自己便于启齿,同时也表示了自己并没有将难办的压力都推到对方身上。
5.谦恭请求
通过抬高对方、贬低自己的方法,把有关请求表达出来,显得彬彬有礼、十分恭敬。
“您老德高望重,就不要推辞了,弟子们都在恭候呢!”
请求别人帮助,最传统有效的做法是尽量表示虔敬,使人感到备受尊重,乐于从命。
6.自责请求
首先讲明自己知道不该提出某个请求,然后说明为实情所迫不得不讲出来,令人感到实出无奈。
“真不该在这个时候打搅您,但是实在没有办法,只好麻烦您一下。”
在人际交往中,要知道在有的时候、有些场合打搅别人是不适合的,不礼貌的,但这时又不得不麻烦人家,这就应该表示知道不妥,求得人家谅解,以免显得冒失。
7.体谅请求
首先说明自己了解并体谅对方的心情,再把自己的要求或想法表达出来。
“我知道这台检测仪你们也在用,不过我们的那台坏了,出口任务又紧,实在没办法,只好向你借用两天,用完立即归还。”
求人的重要原则就是充分体谅别人,这不仅要在行动中体现出来,而且要在言语当中表示出来。
8.迟疑请求
首先讲明自己本不情愿打扰对方,然后再把有关要求等讲出来,以缓和讲话语气。
“这件事我实在不想多提,但形势所迫,不得不求助于您了。”
在提出要求时,如果在话语中表示自己本不愿意说,这样就会显得自己比较有涵养。
9.述因请求
在提出请求时把具体原因讲出来,使对方感到很有道理,应该给予帮助。“隔行如隔山,我一点儿也不知道人家那边的规矩。你是内行,就请你替我出出主意吧!”
在提出请求时,如果把有关理由讲清楚,就会显得合乎情理,令人欣然接受。
10.乞谅请求
首先表示请求对方谅解,然后再把自己的愿望或请求等表达出来,以免过于唐突。
“恕我冒昧,这次又来麻烦你了。”
请求别人原谅,这是通过礼貌用语进行交际的最有效方法,人们常常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交流,显得比较友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