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下属中的某些出类拔萃者或者功高盖主者,他们有恃无恐,比较容易犯这类毛病;还有一些娇生惯养、目无尊长的人,他们心浮气躁,也容易犯这类毛病。但是,如果你恃才傲物,或者顶撞上司,当你的行为直接有损上司的形象时,那你就成了一个蔑视上司的人,一旦上司对你心生厌恶,那么你的处境就不妙了。此类的教训,古往今来有很多,三国时代曹操与杨修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恃才傲物是下属目无上司的一个表现。
胡先生是某大公司技术开发部的一个主管,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于2000年年初被委派筹建一个子公司,担任经理的职务。
胡先生走马上任后,披星戴月、雷厉风行、不辞劳苦,将筹建公司的大大小小事情在三个月内办妥当。三个月后,公司正式开始开张。
胡先生筹建的公司开张后的最初两三个月,运营得十分艰难。为了拓展客户范围,胡先生亲自带队,一个一个公司地拜访,常常今天北京、明天上海的跑,几乎没有星期天的概念。三个月后,胡先生所负责的公司逐渐赢利,而后利润以每月20%递增。
到2000年年底,胡先生所负责的公司已经是十分红火的景象:从业人员从10人增加到60人,固定资产从最初的80万元发展到1000万元。
随着胡先生的成功,荣誉接踵而来。胡先生的顶头上司——技术开发部的部长李先生,在正式或私下场合,总是把胡先生的成功,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归功于自己的领导有方。
胡先生对李先生的此等行为深恶痛绝,逢人便讲李先生的无德与无能。
2003年8月中旬,在一次例行的税收物价检查中,上级检查部门发现胡先生负责的公司有一笔漏税行为,并通知补税交款。这件事本来只属于工作疏忽,性质不算严重。但李先生却死死抓住这一点,小题大做,打报告给总公司高层领导,力述胡先生严重影响了总公司的声誉,应该引咎辞职。
高层领导虽然怜爱胡先生的才干,但考虑到子公司的工作均已上正轨,便宣布将胡先生调回技术开发部。
顶撞上司是下属目无上司的一个表现。“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形:工作了一段时间,你发现你的上司很不如你的意.很别扭。虽说是择优而仕,可你却没有“跳槽”的机会,或因为制度等等方面的原因使你不能“跳槽”,怎么办呢?
有些人采取的办法是:向上司“叫板”!但不知这些人想过没有,如果过于计较一些小的得失,就可能导致全盘失败,特别看重眼前利益就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
当你不得不留在一个集体中时,就必须学会忍耐不如意的领导。因为胳膊拧不过大腿。
另外,与上司争功也是下属目无上司的一种表现。
老子有这样一句话:“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聪明的人,平时却像个呆子,虽然能言善辩,却好像不会说话一样,也就是说人要匿壮显弱,大智若愚。
生活中嫉贤妒能的领导很多,他们不能容忍下属超过自己,他们必须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威地位,即使他水平很低,就像武大郎一样,在武氏的店中是不能有高大身材的伙计的。华君武的漫画《武大郎开店》,讽刺的就是这样的领导。
生活中总有这些人,他们对平庸的上司十分不满,怨天尤人,就是好的上司,他也常感不舒服,逆反心理很重。下属的奖励,他会看作是拉拢人心,上司禁止的事情,他偏要做。
要创造和谐的与上司之间的关系,就该去掉你的反骨!切记:枪打出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