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七分努力,三分机运”,我们一直相信“爱拼才会赢”,但偏偏有些人即使拼了也不见得赢,关键原因可能就在于缺少贵人相助。在攀爬事业高峰的过程中,贵人相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它不仅能替你加分,还能壮大你成功的筹码。
“贵人”可以是指某位身居高位的人,也可以是指令你钦佩、急欲仿效的对象,他们无论在经验和专长方面,还是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都比你胜出一筹。因此,他们一般都是业界的领头羊,或者是领导者。
香港某杂志曾经针对香港的上班族做过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有70%的人表示有被贵人提拔的经历。而且,年龄越大的人曾受提拔的比例越高,尤其是50岁以上的受访者,几乎每个人都曾经遇到过贵人。
该杂志同时指出,一般情况下,遇到贵人的黄金阶段大都集中在20~30岁这段时间,这是一个人一生事业的关键期。
这份报告充分证明,有贵人相助的确对事业有帮助。受访者中,凡是做到中、高级以上的主管,有90%都受过栽培;至于做到总经理的,有80%遇到过贵人;自行创业当老板的,竟然100%全部都曾被人提拔过。
不论从事哪一种行业,“老马带路”向来是传统的成功捷径,这些例子在体育界、演艺界、政界则颇多。
体育界的人披挂上阵的时间比较有限,常常年纪不大就退下阵来,在幕后做些运筹帷幄的工作,同时也负责**后起之辈。日本相扑选手的新人向来被指派为老手服务,为师傅服务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前辈来提高自己。
已故大指挥家伯恩斯坦,就是从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助理指挥的位置做起的。他因受到栽培而声名大噪,直到他接掌乐团指挥之后,将助理指挥的职位专门用作造就人才。后来,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果真培养出一批明星指挥家,如小泽征尔、阿巴多、汤玛斯、德·瓦尔特等。
贵人相助对晋升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要想被贵人“相中”,首要条件还是在于自己究竟有没有实力。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你一无所长,侥幸得到一个不错的位置,但肯定后面会有一堆人等着看你的笑话。毕竟,千里马的表现好坏与否,代表着伯乐识人的能力。找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这对贵人的识人能力的确是一大讽刺。
良好的“伯乐与千里马”关系,最好是建立在双方各取所需、各得其利的基础上。这绝不是鼓励唯利是图,而是强调双方以诚相待的态度,既然你有恩于我,他日我必投桃报李。人际管理专家曾经举出千里马与伯乐之间微妙的关系,往往是“爱恨交加",又期待又怕受伤害。
请你对着镜子凝视片刻,沉思一下自己在单位处于怎样的位置,在周围环境处于怎样的位置,在整个社会中又处于怎样的位置……
一些同时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在供职初期,他们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几年之后,他们在职务上就拉开了距离。有的人在进步时,会非常依赖上司的帮助和提携。晋升得慢的人,也往往对自己的上司流露出一种哀怨的情绪。所以,选准上司对职场人士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以下几种类型的上司供不同目的的人来选择。
第一种是年轻有为,才华学识都在平常人之上,在前程上被人普遍看好的上司。这些人积极上进,对集体荣誉看得很重。跟着这种上司干,除了挨累,可能也得不到个人利益,但是,一旦他们被提升,不仅会给你空出位置,而且还有利于你今后的进步。一方面,他日益增大的权力更有利于对你的提携;另一方面,他积极奋进的斗志和由此带来的成功必然刺激你的上进心。
对于一些想奔远大前程的人,必须寻找这样的上司来帮助自己。
第二种是资历深远、德高望重的上司。这些人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也不乏才能和经验。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在仕途上进入了停滞期,尽管样样工作干得不在人下,终归是晋升无望。他们的权威性和成熟的人际关系可以保证下属在工作中比较顺利,在物质利益方面也能给下属带来许多好处;而且你能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经验性的东西。可是,如果你想高人一头,必须等到他们退休以后。因为他们不能被提拔,也就没有留给你的位置。
第三种是喜欢清静无为的上司,他们才学一般,任职的不是要害部门,承担的业务力量不是很重。他们对名利看得很淡,对自己的提拔考虑得不是太多,对下属的要求也就不怎么太严,甚至对部门的过错也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你跟着他们干,唯一的好处就是不挨累,没有任何压力和负担。但是,除此以外,你也不会轻易得到其他东西。
还有一种是道德品质和业务水平确实不好的人。他之所以能成为这个部门的上司,是因为他的上级一时看走眼或暂时还找不出合适的人来代替他。如果你是一个愿冒风险的人,可以选择这样的人做你的上司,一旦时机成熟,你便可以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