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就这几招

移植法

字体:16+-

所谓移植法在创新中指的是将某一个领域中的原理、方法、结构、材料、用途等移植到另一个领域中去,从而产生新事物方法。移植法是科学研究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应用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

从移植内容上分,常见的移植内容有四大类:

1.方法移植

即将一个学科的研究方法移植到另一个学科中去,创造出新的交叉学科或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移植使用较广,除了研究方法的移植外,还有工作方法的移植、学习方法的移植、加工工艺的移植、思想方法的移植、行为习惯的移植和训练方法的移植等等。

例如,面团经过发酵,进入烘箱后,面团内部产生大量气体,使体积膨胀,变成松软可口的面包。这种可使物体体积增大,重量减轻的发酵方法,移植到塑料生产中,便发明了价廉物美的泡沫塑料。这种塑料质地轻,防震性能好,可以作为易碎或贵重物品的包装材料,也可用来制作救生衣等。发酵方法用在金属材料上,德国制造出了泡沫金属,可以充填工艺构件中的洞隙,还可以悬浮在水上,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在创新或发明活动中,如何将设想变成实物,或将创意付诸实施,就要研究它的制作方法或操作方法,不妨将别的事物的方法拿来试试,这种方法的移植,或许会使你很快取得成功。

2.原理移植

就是将已有的某产品或事物的原理移植到别的产品或事物上去。这种移植不是照搬,而是移植其核心部分,再根据事物特点建立辅助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的产品或事物。

例如,量子化学就是将量子力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关系等核心部分移植到化学,再根据化学运动过程的具体条件,建立起辅助理论,并对量子力学的核心部分在化学领域的应用进行辨析,才完成了量子化学的理论体系。

原理移植法还可以创造新产品或扩大原有物品的使用价值。例如,人们利用蝙蝠回声定位原理,在医学上用超声波来检查疾病,在渔船上用超声波来发现鱼群,在远洋轮上应用超声波探寻海面下有无暗礁等障碍物。

3.材料移植

是将某种产品使用的材料移植到别的产品的制作上,以起到更新产品、改变性能、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例如,洗衣机的外壳原来用钢板制作,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且易锈蚀,现在改用硬塑料外壳,提高了综合性能。又如,利用玻璃制作器皿、桌面和门窗,这是我们知道的。现在保加利亚的科学家竟然用玻璃来造桥。有的国家还制造出玻璃质的小提琴、大小黑管及小号等乐器,据说,他们音质优美,外观晶莹华贵。

4.结构移植

是把动物、植物或物品的良好形状移植在创造发明中。

例如,人们利用动物骨骼结构,把它用于桥梁设计上,于是创造出平直桥、吊形桥、悬臂桥等许多新颖桥梁,这就是属于“结构移植法”。

胰脏病患者手术后治疗,必须经常对腹腔进行处理,要将缝合的伤口重新切开,换药后再行缝合,每次长达60分钟。在这种反复“折腾”下,仅有10%的患者能死里逃生。美国医生H·史栋想到了将拉链移植到患者的身体上,创出了“皮肤拉链缝合术”。他将一根七英寸的普通拉链,经严格的消毒后,直接缝在了患者的肚皮上。这样可以随时打开拉链检查病人腹腔进行常规治疗。使患者避免了多次手术的伤害,并使胰脏病患者的康复率达到了90%。

应用结构移植法,一要广泛地研究各种物品的结构,开发它的应用领域,去进行创造发明。二要从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寻求应用合理的结构,实施结构移植,解决实际问题。

只要细心,世上可以运用移植法创新的例子举不胜举,反映了移植法这一创新工具的实用与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