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致富9招足够

倾听也是一种沟通

字体:16+-

听,也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言语活动之一。练“口”必须兼练“耳”,没有“耳才”就谈不上“口才”。因此,要想取得交谈成功,必须有一双灵敏善辩的耳朵,做一个听话的能手。

1.会说的不如会听的

倾听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需要。不重视、不善于倾听就是不重视、不善于交流。交流的一半就是用心倾听对方的谈话。不管你的口才有多好,你的话有多精彩,也要注意听听别人说些什么,看看别人有些什么反应。俗话说得好:“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也就是说,只有会听,才能真正会说;只有会听,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促成有效的交流。尤其是和有真才实学的人一起交谈,更要多听,还要会听。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概也正是这个意思吧。

那么,是不是我们什么都不说,只一味地去听呢?当然不是。假如一句话都不说,别人即使不认为你是哑巴,也会认为你对谈话一点兴趣都没有,反应冷漠,这样会使对方觉得尴尬、扫兴,不愿再说下去。到底多说好,还是少说好呢?这就要看交谈的内容和需要了。如果你的话有用,对方也感兴趣,当然可以多说;倘若你的话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和作用,还是少说为佳。即使你对某个话题颇有兴趣和见解,也不要滔滔不绝,没完没了,更不要打断别人,抢话争讲,因为那样会招致对方厌烦,甚至破坏整个谈话气氛。

听话也有诀窍。当别人讲话时,有的人虽然在听,却目光游离,心不在焉,给人一种轻视谈话者的感觉,让对方觉得你对他不满意,不愿再听下去,这样肯定会妨碍正常有效的交流。当然,所谓注意听也不是一直死盯着讲话者,而是适当地注视和有所表示。

只要将人际关系融洽的人和人际关系僵硬的人作个比较,就会明白,越是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人际关系就越理想。这是因为,倾听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

注意倾听不仅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还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

第一,可以及时捕捉宝贵的信息,获取重要的知识和见解。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留心倾听,就会不断有所收获。即使是看似平常的言论,也往往会包含着许多宝贵的信息和智慧的哲理,从而触发自己的思考,产生灵感的火花。

第二,可以了解谈话者的意图和个性特征。每个人在谈话中,都会不自觉地显露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起初想法,只要细心分辨,就不难把握。比如,有人总爱说:“你明不明白,你搞懂了吗?”这样的人大都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有的人往往说:“说实话,真的是这样,我一点都不骗你。”这样的人其实是总担心别人误解自己或是急于博取别人的信赖。而经常爱说“我听别人说的”的人处世比较圆滑,总要给自己留有余地,怕负责任。

对于说话条理不清的人,要想抓住他的真实想法,就更需要听清他的每一句话。为了了解对方的意图,洞察对方的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就一定要学会用心聆听。

第三,一面倾听对方的谈话,一面观察对方的反应,这样就可以用较为充足的时间思考自己该怎么说。即兴构思、随机反应也是口语的重要特点之一,而多听、会听则给你细看多想创造了有利条件。

2.用心倾听有助于心灵沟通

专注认真地倾听别人谈话,向对方表示你的友善和兴趣,这样做的最大价值就是深得人心,能使双方感情沟通,休戚与共,增加信任感。

在谈话过程中,你若耐心倾听对方谈话,等于告诉对方“你说的东西很有价值”或“你值得我结交”,等于表示你对对方有兴趣。同时,这也让对方的自尊得到了满足。因此,说者对听者的感情也更进一步了,“他能理解我”,“他真的成了我的知己”。于是,二人心灵的距离缩短了,只要时机成熟,两个人就可以成为好朋友。

3.倾听的技巧

耐心倾听他人的谈话,可以赢得信任。那么,应该怎样倾听别人的讲话呢?

(1)专心倾听。与说话人交流目光,让你的眼神和表情表示出你用心、认真的态度。一定要注视对方,但不要自始至终盯着对方。适当地发出“哦”、“嗯”等应答声,表示自己在注意倾听,以激起对方继续讲话的兴趣。即使是你感到不耐烦,也不要急于插话以否定或打断对方的话。你可以等到对方的话告一段落时,再表明自己的看法。

(2)情绪适应。与人交流,在一般人的情况下,身心要处于放松状态,全神贯注,并随着说话人情绪的变动而表达同样喜怒哀乐的感情。如果对方情绪低落,你却面带微笑,他肯定再也说不下去。

(3)积极反馈。当对方讲到要点时,要点头表示赞同。点一点头,实质就是发出一种信号,让对方知道你在赞许他,对方这时会兴致很高地讲下去。有时还可以要求对方把某些要点谈详细一些,或要求补充说明,这样就说明你听得很仔细,同时你还可获得更多的信息。

(4)适时提问或插话。通过一些简短的插话和提问,暗示你确实对他的谈话感兴趣,或启发对方讲出你感兴趣的话题。

(5)边听边想。听比说快,听者在听话过程中总有时间空着等待。利用这些时间空隙暗自思考,回味对方的说话内容,分析对方的观点和意图,把对方的思想、观点同自己的思想观点对照比较,预想好自己将要阐述的观点和将要表达的内容及方式。

一位西方哲人说过:“上帝给我们两只耳朵,却给我们一张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用耳朵听,少用嘴巴说,不逾越此原则,才不致违背上帝的旨意。”这就是说,我们对于别人的谈话要多加以倾听,对于生意场上的创业者来说,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