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说:“成功的交谈,并没有什么神秘。专心地倾听与你说话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再也没有比这么做更具有恭维的效果了。”他认为:在沟通的各项功能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倾听的能力;滔滔的雄辩能力、强而有力的声音、精通多国语言,甚至写作的才能都比不上倾听重要。
环顾四周我们可以发现,精通说话艺术的人也都了解听人说话的重要。由于他们不断吸收别人的话题,于是更丰富了自己的话题。相反,那些言语乏味的人大都是从不听人说话的人,不但如此,反而会炫耀自己或批评别人。相对来说,人人都对自己的事更感兴趣,对自己的问题更关注,更喜欢自我表现。一旦有人专心倾听我们谈论我们自己时,就会感到自己被重视。
善于倾听的人会赢得更好的朋友,因为你分享了他的欢乐,分担了他的忧愁。善于倾听的人才能够明白别人的意图,找到合适的因对之法。善于倾听,也意味着慎言,避免流言,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善于倾听,还意味。着知识的增长,所谓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倾听并不是要我们什么都不说,只一味地去听。假如一句话都不说,别人即使不认为你是哑巴,也会认为你对谈话一点兴趣都没有,反应冷漠。这样会使对方觉得尴尬、扫兴,不愿再说下去。
倾听也有诀窍,首先你要专心。当对方讲话时,你目光游离,心不在焉,看表、修指甲、打呵欠、打电话……这些小动作会给人一种轻视谈话者的感觉,让对方觉得你对她不满意,不愿再听下去,这样肯定会妨碍正常有效的交流。当然,所谓注意听也不是死盯着讲话者,而是适当地注视和有所表示。要给讲话人语言暗示,告诉他你在专心地听。对他所说的话感兴趣时,展露一下你的笑容;用“恩、噢”等表示自己确实在听和鼓励对方说下去。或者“明白了”、“再讲具体一点”、“然后怎么样了?”注意,每一个暗示都要简短,但这足以使讲话人深受鼓舞。或者提出问题,借你所提出的问题,让对方知道你在仔细地听他说话。而且通过提问,可使谈话更深入地进行下去。例如,“要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如果不这样还有其他好的办法吗?”
要巧妙地表达你的意见,不要表示出或坚持明显与对方不合的意见,因为对方希望的是听的人“听”他说话,或希望听的人能设身处地为他着想,而不是给他提意见。你可配合对方的证据,提出你自己的意见,例如,对方说完话时,你可以重复他说话的某个部分,或某个观点,这不仅证明你在注意他所讲的话,而且可以以下列的答话陈述你的意见。例如,“正如你指出的意见一样”、“我完全赞成你的看法”。
倾听还是一种礼貌,一种出于对讲话者尊重的礼貌。你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元代郑廷玉在戏剧《楚昭公》中有台词云:“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听别人说话,要洗干净耳朵以示恭敬。
如果有人(特别是男人)和你谈到了他的光荣与梦想,请你一定要洗耳恭昕。如果你能配合以崇拜的模样,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不能,也不要轻易打断,更不要冷嘲热讽。喜欢炫耀是很多人的心理。除了要专心倾听别人过去或现在的光荣外,还要专心倾听别人在未来的梦想。光荣与梦想,是人最在意的两件事。你千万不要诋毁他人的梦想一文不值,或打击他人的上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