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谈文集:晚晴居散笔.综合卷

§打开湖湘人文精神宝库的金钥匙

字体:16+-

去年秋天,文杰跟我说,他准备写一本关于浏阳的书,我非常赞同。文杰在我老家娄底工作时,我就认识了他。十多年转瞬就过去了,文杰靠自己的刻苦努力,成长为一名获得湖南省政府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卓有成就的作家,一名市级文联优秀的组织者,我相信他有能力完成这一赋有巨大社会责任,特别是许多浏阳人共同宏愿的工程。

今又金秋,文杰把这部名为《红色浏阳》的长篇报告文学的文稿送给我,要我作序,我欣然应允。因为这是我对文杰的认同,对浏阳的感情,对《红色浏阳》的期待。

浏阳是革命老区,也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浏阳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下,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登上了全国百强县的“宝座”。我多次去浏阳考察、采风、休闲,浏阳的历史、浏阳的文化、浏阳的经济、浏阳的山水……让我如数家珍、**澎湃。相台春色、枫浦渔樵、鸿客斜阳、鷃亭芳草、药桥泉石、巨湖烟雨、吾山雪霁、中州风月,幅幅画卷,成为我灯下捧读的精美乐章。这一切,我们都可以在《红色浏阳》中去聆听。

自近代以来,浏阳一直磅礴着一股历史的风云之气。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走出了与欧阳修齐名的文学家欧阳玄、与梅兰芳齐名的戏曲家欧阳予倩等一批艺坛泰斗;走出了第一个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志士谭嗣同……从这里走出的三十名挽民族于危亡、救生灵于水火的共和国将军,有着数万名革命烈士用精美的勋章铸成的英雄群像,他们描绘出了时代博大的红色画卷。

读完《红色浏阳》,你就能看到从书香中健步走出来的浏阳人,既有山野的粗犷、坦**和质朴,又有九曲浏阳河的气度、含蓄和柔美。他们骨头硬朗、胸怀广博、思维求异、敢为人先。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敢于吃螃蟹的人,这里曾敲响了土地使用权拍卖的“三湘第一锣”、国有企业整体改革的“三湘第一拍”、被称为“浏阳现象”的浏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这一切,无不让人们感受到浏阳人超越时空前瞻的目光以及背负历史开拓前行的勇气和魄力。

浏阳就像一本厚厚的书,需要用心去解读。徜徉在浏阳的山水之间,目睹她的神奇巨变,感受其斑斓的色彩,从眼睛到心灵溢满的是愉悦和幸福。《红色浏阳》就是一本能让人细细品味的佳作。

文杰和晓玲、正初两位合著者都是浏阳人,他们以作家的神圣使命和浏阳人特有的视觉,以纪实的笔法,走进了浏阳厚重的人文历史,走进了浏阳人的精神世界;感受着浏阳人开拓的**、时代思想的涌流和走向世界跳动的脉搏。

(原载2009年9月29日《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