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就要过去了,我们习惯打捞光阴中的记忆,这一年我记住了几个关键词。“二胎”“主要看气质”以及老龄社会的养老养生。这几个看似并不关联的热词,我为什么把它们弄到一起说,这是有原因的。老龄社会来临,全面放开二胎是为了调整年龄结构,为明天提供劳力,至于“主要看气质”这个热词曾经给我带来迷惑,起初,我以为人们觉醒了,在乎气质了,让我感受到一种暖意,一种希望。当我的微信好友发来5.21元的红包,我恍然明白,这是一种游戏,是一种“主要看气质”的接龙游戏,金钱的游戏,让我有点失望,有点不舒服,但是我深深地记住了这个词,这个词远离游戏的时候,它应该归位于“养老养生”。为什么?
古诗云,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人都有老的时候,转型社会,人们压力很大,有时甚至是艰难时期,有时我们抱着胳膊,搔着脑壳,不管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我们终将老去,中国人以后怎样养老呢?怀着这样的问题,这个明媚的上午,我走进了中国人寿杨华良老总的办公室。杨总是一位健谈的人,他的“防老养生”理念,仅仅一字之差,让我得到震撼。天合,知生,知悉生命,洞见未来,中国人寿,国人生命守护者,国人养老的先行者。他们的高端项目“国寿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社区、北京龙熙老人健康管理中心……一个个全新的养老项目,多维产品体系,大健康服务,呵护身心的全面平衡,让我想到了气质,主要看气质啊。
天下的事,在许多情况下没有结论,即便我们强行下结论也不一定是真相。事情越重要,这种倾向越明显,我必须脚踏实地收集第一手信息。这一天,我来到了大兴龙熙老人健康中心。杨华良先生告诉我,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必须构建舒适安全的老年生活体系,龙熙就是这体系中一颗璀璨的珍珠。
我边看边想,这种新型养老体系与常规养老院有什么质的飞跃?我内心辩论着。我坚信,如果不突破这混沌,有些真相无法看清。人与自然的融合,靠眼睛静止观察,远远不够,所谓的动感就是风,当树木摇曳时,风才为人眼辨认。风款款吹来,美妙极了,其乐融融。过去的岁月,传统养老带有某种“封闭性”,封闭性里有温情,但也带来一种创伤和痛楚。我的一个朋友,父亲猝死在家中五天,他才赶到家中发现了尸体,如果在养老社区就可能避免这种悲剧。传统养老还有延续,但是必须把这种痛楚当作自身痛楚来承受,来感受。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作家要少下结论,多做观察,把该下的结论以最具魅力的形式传递给读者。
一个暮年老人,完全恢复青春那是假话,但是,退休在家,从人生的高峰坠入低谷,他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发现世人的真面目。这是落差中,养老要先防老,防老养老的成败,看你能否把老年人需要的情感慰藉有效地、饱满地表达出来?看老人对自然环境、生存环境和情感环境是否有效地融合?人老了,怎能活得更好?一声感叹,世人谁能深深体味?
时间在树梢上投下阴影,我想起母亲流下的眼泪,单纯明净的眼泪是怎样浑浊了?老人能够走进养老健康中心是需要勇气的。中国人有传统观念,有儿女就并不离开自己的家,否则是难堪的。原因是观念无法摆脱自己的尴尬处境,可是,我们无法改变事情的本质。我的母亲没能走出自己,离开了我。也许,养老的奇迹故意躲避着我们,是因为我对窗外的一切感到麻木。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有一个适应期,看来我的适应期刚刚开始。历史中的一切都消逝了。
那闪光的一刻,我还要等待多久?
今天的老人生活,有孤单的煎熬、疾病的纠缠和对未来的茫然。我再也无力像往昔那样从容那样宽容。许多人想到煎熬的老人,我感到一颗心在加速跳动。生命的花悄悄谢了,像自身丧尽的青春。我的思维四无通路,步入绝境。可是,眼前的大兴龙熙老人养护中心的容颜攫住了我的灵魂。我从它那眼神里看出某种神秘的气味,会让我们有神思一样的自信和坚强。我将会一再地苦苦追寻拓荒者的踪迹。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那个问题始终追问着我们。我头脑一片混沌,而且伴以阵阵剧痛。一个人在孤单无望的时候,对人生的来路与归途才有深刻洞察。长久以来我都疲于奔命,几乎没有时间回望自己的灵魂。这一切我终会探究个清楚。人们得以生存,并且老有所依,老来得福,是自然的愿望,但是人们依附儿女付出了何等惨重的代价?我发出长长叹息:珍惜眼前的一切吧!这叹息真是很美的声音。
人生的荣耀散尽,老人要重新学习。如果日常生活是麻木,那么老年患病则是疼痛。如果说当时是肉体痛苦,今天则是精神疼痛。人生若把痛苦的神经择净,剩下的自然都是幸福了。我沉醉于精神上不知道痛苦的怪病,享受着虚幻的幸福时,却发现了幸福的另一种悲哀,麻木的现代生活可以享受吃喝,可以品味荣华,可我们却无法享受生命中最动人的**。生活中只有疲劳,没有**。
在这里,蜷缩病床的老人,因情而聚,激发生命**的瞬间,人生像是重活了一回,勾勒出炫目的美丽,我内心压抑了一些狂喜,老人笑了,年轻时精神没有走啊!甚至是又回来了!在漫长的等待中,有什么能破解隐秘?有什么能替代冥想?我感觉敏锐,轻轻回眸就看破的世俗,就因为那人寿“三点一线、四季常青”的养老布局那瞬间的吸引,我改变了行程。一只燕子凌空而起,追随着纯洁的白云,在我的头顶上空盘旋。如果我们肯等待,在冬日喜鹊呢喃声中,那些飘浮不定的云彩会向这里聚拢过来。这不是我幻想的那种美,是一种幸福的美。幸福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青翠。
这里阳光明媚,我离去很久还沉浸在人寿养老的思索里。那里的树挺拔着英姿,那里的花舒展着眉梢,透露出人生的恩惠和从容。让我们领略她那明净而尊贵的灵魂。祈祷明天更加明媚,祈祷老人幸福安康。虽然是北京的冬天,我的眼前幻觉出梨花烟雨,心静如莲,我离开之前,总想再说点什么。什么也别说了,我在这里发现了瑰宝,像埋在土里的珍珠。它是最优秀的,总是站在最显眼的地方等候我们。
今天的龙熙养老中心啊,华贵中透着温情,魅力无穷。
岁月的荣耀散尽了,生命重新起航。我回想所有落在龙熙中心房顶上的阳光。这种罕见的纯粹性,才使这一事务有某种无从想象的丰富和华贵。这一片小楼让人想到了一种奇迹。我好好端详着小楼,让人能永远不忘记。人不要把高尚隐藏,生命需要自然的芬芳。龙熙中心活脱脱有了生命,特别是说到机器人的人性化服务,更会让我终生难忘。这里的养老护理服务,形成个人、家庭、社区、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圈和社交圈,高互动参与,开放式连接,让环境、情感、信息三重无障碍,让老人过上这种品质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主要看气质”。这让我们憧憬,我将那美丽的憧憬持续了一段时间。我终于懂了,使我们生命更加坚韧,情感更加深厚。
晚年不可怕,心冷了,还会热起来,老人在向这个世界微笑。
思想的浪花,思维的链条,创新的养生理念,就这样在脑海里编织着一个立体形象。我想,层层迭起的梦想,多彩的颜色,将岁月中的音符唱响。理念的语言化与意识的符号化,固然让我们眼睛一亮,在网络时代,信息符号化是冷漠的,但是,有了人寿的创造,传递的是爱心,传递的是效率,传递的是真情,在他们富有创见的操作中会发挥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畅想浮生半日闲情,因为这里值得信任与托付。把养老变成防老,让生命灿烂如花。2015年,养老话题开始了,互联网时代,未知多于已知,颠覆不是新闻,一切皆有可能,人寿行动了,新的故事开始了,谁也不是旁观者,谁都有老的时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是我,我也是你,一个具有真正文化精神的养老模式起步了,以后会影响我们社会深层生活。给养老划界要宽容一些,以便为人生的种种美好保留怀念的化石,这个理念在中国现实土壤生根了,理念只有深深扎根现实方可获得深邃和幽远。
夕阳如花,花开了,我们以绯红的心情与之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