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象小品

198

字体:16+-

农谚云:莫听狼叫就不养猪。

我想,不用在下啰嗦,读者阁下自然会明白:这农谚的用意在于告诉我们,别人说是一回事,自己做是一回事,若自己为别人的话而活,人生不免活得太累、太辛苦,特别是面对种种世人的流言蜚语、世人的说三道四、世人的指指点点而放弃自己所喜欢的事业,那实在是人生的一大悲剧。

伟人云:走自己的路,叫别人去说吧。

这句话是至理名言不假,不过,要真正做起来并非易事。

曾记得,鲁迅在《读书杂谈》中引用过来源印度的一则有趣的故事。

一位老汉带儿子和一头驴赶路,老汉骑在驴背上,儿子在前面牵着驴,这时路人甲说话了:瞧那狠心的老汉,让他那可怜的儿子牵着驴,自己骑在驴背上,连爱惜儿童这个起码的道理都不懂,真是个混账东西。老汉听了,心里像针扎一样,他立刻从驴背上翻身下到地上,让儿子骑在驴背上。走了一段路,路人乙开口了:瞧那不孝的儿子,自己像大爷一样骑在驴背上,让他老子在前面牵驴,太可气了。虽然这句话伤害了儿子,而老汉心里同样不舒服。于是他也上了驴背,两人同骑一只驴。这时,路人丙开腔了:瞧那残忍的父子,这么残酷地对待动物,多么残忍啊,那可怜的驴子呀。老汉听了,心里一阵哆嗦,于是,父子俩都下了驴,牵着驴向前行。这时,路人丁嘲笑道:多么愚蠢的父子俩,有驴不骑,装孙子,真有意思。于是父子俩不得不停下来。他们的选择只有一个,抬着驴走,不过还不知别人还会说些什么。故而,鲁迅鼓励人们敢于自己思索,自己做主人。

如果听了狼叫就不养猪,听了别人的话就不赶路,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不仅可笑,而且可悲。人应该自己主宰自己,而不能让别人主宰自己。

当自己被别人所主宰、所左右、所决定的时候,自己就不是真正的自己了。而是成了别人了,成为甲乙丙丁,成为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人生属于别人而变得乱七八糟,支离破碎了。不知为什么,老汉父子赶路的故事多年来一直嵌在我的记忆深处,挥之不去。我曾从心里嘲笑过那位老汉,觉得他是那样的没有主见,以别人的好恶、以别人的眼光、以别人的期望来驱使自己,那是多么的可怜呀。

然而,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我似乎明白了,我没有嘲笑人家的资格。有时,我甚至觉得自己就是那位老汉,在生活中,我太看重别人对自己说什么,甚至为了获得别人的“说”而做一些自己不愿做的事。有时由于别人的说三道四而方寸大乱,心浮气躁,甚至魂不守舍。比如,有好多人都在忠告我:光会写不行,要想成大器得搞社交。有人甚至直言不讳,你这种实打实的干法,不会有出路的。

我曾下决心放弃写作,把精力放在社交上,我甚至深信,自己若是专心来搞社交,未必比别人差。后来,天性使然,我还是选择了写作。我想,搞社交很容易得到较好回报,而且很容易被周围的人夸奖为会办事、脑子活、有能力,或说成能文能武,但我心里却清楚,人一心不可二用,社交搞好之时可能就是写作荒废之日。于是我坚持一心写作,于是我还是我。

一次,我偶然读到孙犁先生在《给贾平凹散文作序》中的一段话:“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噪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人的一生,要能受得清苦和寂寞、忍受得污蔑和凌辱。在人生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才行。”

我觉得,这一段话蕴含着人生深邃的哲理,足以让人终生受用不尽。

(原载2001年8月29日《中国城乡金融报·文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