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垂不朽的声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序胡太玉《神龙号出击》

字体:16+-

——序胡太玉《神龙号出击》

2001年,世界上有很多个前国家元首走了背运,菲律宾总统艾斯特拉达面临牢狱之灾,印度尼西亚前铁腕总统苏加诺就要走向审判台了,刚刚梅开二度的阿根廷前总统梅内姆已经接到了逮捕令,蜜月也没度安生。这些走了华盖运的总统们,并没赢得世界民众广泛的同情之心,因为他们都可以算作不同程度的腐败分子。至少,刚刚为杀了胡长清和成克杰这些贪官拍手称快的中国人是不会同情他们的。从贵为国家元首到阶下囚,从政治学上分析,他们都死于安乐之心。稍有点忧患精神,他们也不至于走到今天。

还有一个前总统,如今也成阶下囚了。这个总统今后的命运,最近很让亿万中国人牵肠挂肚,他就是南联盟前总统米洛舍维奇。米洛舍维奇在中国人民眼里,是条汉子,可以算作一个爱国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两年前,他为了国家的内部事务,对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说了一声不字,他的国家就连续挨了七十多天的狂轰乱炸。中国对这种**裸的强食弱肉看不顺眼,替孤单弱小的南斯拉夫说了几句公道话,美国的巡航导弹就敢把可以象征中国主权的驻南联盟大使馆给“误炸”了。几个月前,又是这个美国,把一架先进的侦察机开到中国的南海上空搜集中国的军事情报,撞毁我一架战斗机后,竟大摇大摆降落在中国的军用机场上,最后又是丢下几句不关痒痛的解释,把飞机大卸八块运走了事。

从世界总统走背运写到美国导弹炸我们的大使馆、撞我们的飞机,看上去有点奇怪。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它说明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地球村,如今一点都不太平。它至少可以证明弱国无外交仍然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它至少说明我们中国现在还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一流强国。事关民族尊严的大是大非问题,是不能用阿Q的“儿子打了老子”这种精神胜利法一笑了之的。说到这里,还有一些闹心的事让我们不吐不快。譬如,美国已经决定把宇宙盾巡洋舰出售给台湾当局了。譬如,日本的国防白皮书竟把台湾岛纳入了他们的防区。譬如,日本的新首相已经决定要在今年的八月十五日去参拜“靖国神社”了。从这些事情上,谁都可以看出,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人希望看到中国真正强大起来,想把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的凶恶势力亡我之心从来就没有死过。这是中国人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能忽视更不能忘记的一种重要的生存背景。

落后就要挨打。因为中国不想再继续贫弱、落后下去,才决定走上富民强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才决定以韬光养晦的姿态,开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我们只韬光养晦了二十年,综合国力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美国的九分之一,我们就成了美国和日本的头号敌人了。三年前,我们还在为能与美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感到欣慰过,小布什总统一上台就一口否认和中国建立过这种密切的关系。这就让善良而很讲信誉的中国人好不难受。面对王伟和死在美国战斧式巡航导弹下的三位烈士,中国人是该重新想一想自己的真实生存环境了。

政治和外交的游戏规则,由政府和决策者掌握也就可以了。民众应该有民众的判断标准。在我们看来,国家与国家之间,从来都不存在什么真正的友谊。历史上无数血腥的事实已经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六十年前,德国军队侵入苏联的时候,《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墨汁恐怕还没有干透。在这个历史事件中,苏联政府和人民为了自己的轻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现在,既然美国和日本已经明确把中国当成了他们头号潜在敌人,我们中国人还能再抱什么善良的幻想吗?要知道,这样两个国家是如今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美国的强大就不用说了,日本每年的国防预算早就是中国的七八倍了。日本现在贮存着世界已开采出来的百分之七十的钚,这些钚可以制造出把地球毁灭十数次的原子弹;日本的舰船排水总量已居世界第二;日本的潜在装甲部队,其战斗力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我们中国人和亚洲人千万不要忘了六十多年前日本在亚洲曾经做过什么,而历史哪怕是血流成河的悲惨历史,很多时候是要重演的。

中国应该怎样面对这种现实?排除一切干扰,齐心协力把国家的经济搞上去,当然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建立牢固的、深远的忧患意识,也是当务之急。如果没有这种忧患意识,一个民族只有死路一条了。在建立民众的忧患意识方面,我们认为还有许多启蒙的工作要做。在这方面,我们比之美国和日本,都是大大地落伍了。换一个角度来看,美国和日本把中国当成现在的最大的敌人,未尝不是他们浓烈的忧患意识的体现。

建立全民的忧患意识,作家们应该做点什么?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作家肯定应该拿出很大的精力,用于唤醒民众忧患意识这一工作。在这方面,中国的作家很久都没有做出像样的成绩了。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式的英雄史诗,在近几百年的中国已经衰微。在清朝的几百年里,作家的想象力,只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关于美丽狐仙的传奇《聊斋志异》和一部关于国民道德的教科书《镜花缘》。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神笔马良》中那支神奇的笔只为我们点缀了一些安怡的梦。我们的作家,没有为国人留下《动物庄园》《一九八四》和《日本沉没》这种生存寓言式的作品,实在是个遗憾。近几年,台海危机爆发后,美国人已经写出了《中国攻击》《2070》这样一些预言式作品,而中国,类似的作品此前也还没有看见。

正因为如此,我非常看重胡太玉的《神龙号出击》。这部作品并不成熟,甚至很难把它归为哪一种文学体裁,是小说,是纪实,都是也都不是。然而,它却靠它对国家民族浓烈的忧患意识把我打动了。作者在这部作品中,从坚实的现实和历史事实出发,描绘了一场发生在中国南海海域中美之间的一场局部海战。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写了中国真正强大后的风采,也写了美国对中国一贯扼制而达不到目的后的危险和狰狞,同时也写了当时国际局势的错综复杂,有相当强的阅读价值。也许它的文学性不是那么好,也许它对于海战的表现还显得幼稚,但它至少能把中国读者的目光吸引到南中国海这片对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蓝色国土上。读读这样一部作品,对于中国读者是有很多益处的。

胡太玉是个军事爱好者,一个民间海域“战略家”,他以一部预言小说或叫幻想小说的方式,向更多的中国人诉说了他的研究成果。他的对民族前途命运忧患的努力,十分让人感动。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我把《神龙号出击》当成是中国出现的第一部预言式海战作品,因而很珍视它,并愿意向广大读者推荐它。我推荐它的理由,并不是它能给读者带来文学意义上的种种享受,而只是因为它是第一个敢吃螃蟹者。它写出了中国海军对美国的有力反击,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也许美国看到这样一本书会不高兴,但就让它不高兴好了,这几年美国做了多少让中国人不高兴的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愿中国文学作品中充满忧患精神的佳作多起来吧,因为中国人需要这种东西。

2001.7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