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用,只配歌功颂德和算账记簿的文人,理所当然只能是社会的点缀,有权者的点缀,而且还是令当政者和老百姓看不起的点缀。稍微有点不满意,打和杀也就来了,而且来了的时候,老百姓一点都不同情。“**”结束后,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劳动人民对落难文人的同情,甚至热爱、献身,估计多半是古代小说看多了编造出来的,在真实的生活中上哪儿找那么多好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