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补遗》卷七第四四则:
“郭频伽秀才寄小照求诗,怜余衰老,代作二首来,教余书之。余欣然从命,并札谢云:‘使老人握管,必不能如此之佳’。
渠又以此例求姚姬传先生。姚怒其无礼,掷还其图,移书嗔责。【……】
刘霞裳曰:‘二先生皆是也。无姚公,人不知前辈之尊。无随园,人不知前辈之大’。”
郭频伽为人,看来实在是狂妄【轻狂】。小照一定要乱找名人题诗,已经【属】无聊;而且还由自己代作,岂不是自己赞美自己吗?姚姬传要发怒是应该的。姚是老实人。和姚相比,袁枚就显得老奸巨猾了。
袁在这段文字里面,极意把自己写得很谦虚,而把姚姬传写得非常严烈,结果是让他自己既显出了“前辈之尊”,又显出了“前辈之大”。
姚姬传移书责让,是个人间私事,他并没有公诸于世,而且可能是有意在教导后进。但袁枚则不然,他把这事公开地写入《诗话》,于是郭频伽便成为长期示众的资料了。奸猾哉,袁子才!既设阱而陷人,又下井而投石;既以姚为配享,又以郭为献羊!奸猾哉,袁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