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随园诗话札记【手稿本】

七十、讼堂养猪

字体:16+-

《诗话补遗》卷九第二十则:

“处州山水清佳,而朴野已甚。余壬寅(乾隆四十七年)春游雁宕山,过缙云县。见县官讼堂养猪,为之一笑。”

今案:“讼堂养猪”是一大好诗料,此缙云县县官亦是一位大好清官,可惜袁枚只以“一笑”而了之。猪之为用甚大,乃利用厚生之至宝。不仅全身无一废物,即粪便亦有大惠于人。以废物为饲料,化无用为有用,比之马牛羊,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伯仲之间】。古者祭神,以牛一羊一豕一为太牢,以羊一豕一为少牢。牢不问大小,均不能离猪。然自来诗人【对猪】均加以鄙视,似曾无人为之歌颂者。【抗日战争期间,我为画家题画,】余往年曾为《猪颂》(见《潮汐【长春】集》),文涉游戏,意含讽刺,并非真知猪之真价。近年情况,大有不同,猪之地位已骎骎乎驾马牛羊鸡犬【而】之上【上之】。去【前】年有印人为【辑成】《养猪印谱》,分社论篇、语录篇、良种篇、宝藏篇,会萃养猪政策【号召】,分刻为印章一百颗而拓制成谱。索余为之序,余因为诗以序之【题诗一章】。今之新诗人【中】有见余诗序者,颇嫌涉于游戏【不太庄重】,实则我乃以极端庄重之态度出之。猪之当被重视,即在今日之智识分子中似亦尚未普及【待进一步普及】,那就无怪乎一二百年前的袁枚,要对“讼堂养猪”而了之以“一笑”了。

《养猪印谱》诗序,附录于次【此】:

“猪当为六畜之首,十二辰应该掉个头。猪为多产作家,试问:何处不如马牛羊,那项不及鸡与狗?专工虽小劣,博涉实多优。猪之为用大矣哉!浑身都是宝,浑身都是肉。不问鬃【蹄】毛骨血,不问脏腑皮油。不问脑舌耳鼻【鼻耳】,不问胎盘眼球【,大用之用般般有】。杂草为粮产万珍,粪溺使五谷丰收。以猪为纲,保钢【土】保粮。猪肉一吨可换钢五吨,猪身是座炼钢厂。换取一部拖拉机,只用猪鬃十二箱,猪身是座机械厂。换取化肥十二吨,只用一桶猪肠,猪身是座化肥厂。发展工农【农工】业,多多靠在猪身上。一人【户】一猪,一亩一猪。公养为主私为辅【农家户户莫踌躇】,百子千孙寿猪母。自繁自养开猪源,宁乡垛山皆可取。献君一卷书,此乃养猪经,非是区区一印谱。养猪**掀上天,要使天上牵牛也牵猪。人民公社无限【基础】好,共产主义有前途【大同世界在前途】。猪多肥多,粮多钢【仓】多。不亦乐乎,不亦乐乎!

一九六〇年十月八日晨,接阅《养猪印谱》稿,信笔书此,以粪其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