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炮祖师

第9章 浏河岸边6

字体:16+-

第九章??浏河岸边(6)

金儿说:“哦,医一匹马对于师傅来说那是小事一桩,我家师傅在采药的山上,遇上一条青龙,他是东海龙王的儿子,因为犯了天条身负重伤,就住在洞阳的一个龙洞里,它遇上我家师傅,求师傅给他疗伤。他伤好了就要腾上天空去了,他伸出一只脚,刚刚踏在地上,立刻就地动山摇,眼看一场狂风暴雨就要来临。忽然记起我家师傅的话:“造福百姓,普降甘霖,切记切记!便将那只龙爪收了回来,化作九只鸟儿飞上天空……”

李畋问:“洞阳在哪里?是天堂上吗?”

金儿说:“洞阳离这儿并不远,只有一百多里呢,我家师傅常常带着徒弟到那里去采药,那里是药谷,有好多好多的中药可采。如果将来有机缘,我带你去,那条青龙当年在地上抓下的爪印,现在就形成一片湖了。活生生就是一只龙爪的印子呢!你说我家师傅是不是神仙,当然是啊!”

两个少年手拉着手,边走边说,来到一间幽静的屋子,屋子里一张书桌,四面都是书柜,书柜里摆满了书。桌子上一只又大又方的石砚,石砚里墨汁尚未干。一支毛笔倒插在砚池边沿的笔筒里,像一支黑色的箭。这里是孙思邈读书思索、著书立说的书房。

桌上有一本摊开的书,李畋看到那本书的名字叫《神灭论》,署名范缜,这个名好像听余先生说过,是东汉的一位大学者。师傅既然修道炼丹,怎么读这样的书呢?他想问,又不好问。再看道长正在写着的书,上面尽是一些药方的名字,案头已堆放着厚厚的一叠……

金儿指着墙上挂着的两张地图说:“李畋,你看,这是师傅画的两张地图!”

这是李畋平生第一次所看到的地图。里面只是一些弯弯曲曲的线路,那些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线路之间,有着许多的图案,有三角形,有圆圈,有方形,还有没有规则的图形。

金儿说:“这是师傅采药的路线图,你看这是大围山,方圆四百里呢,这是洞阳,就是师傅为青龙疗伤的地方,你看这是道吾山,这是天马山,这一条曲线就是浏河,河边这个点点是我们现在的地方孙隐山,这里不是写着升冲观呀……”

李畋十分好奇,他在这张地图的下方,还看到了“大瑶”、“东风界”!大瑶那么大,方圆几十里,在这张图上却成了一个不成规则的圆圈。

金儿又指着右边那张地图说:“这张图,是我家师傅云游访道的路线呀!”

李畋看右边这张地图,便尽是画着山形的图案占多,而且都是一些陌生的名字。感到这张地图更是神秘莫测。

金儿一一指点着,和他讲解着,李畋听得入迷了。

“你看这里是武当山白云洞,张果老就住在这里,开天辟地之时,有一只修炼成精的老鼠,五千年后得到文美真人的指点化为蝙蝠,后两次转世投胎人间,后修道成仙。这里是华山紫霞洞,住着铁拐李呀。天宫中举行宴会,司香吏与司花吏因为嬉笑生情被玉皇处罚,贬谪凡间,历经十世而成为太上老君的门徒。那个司花仙女就是何仙姑。铁拐李本叫李玄,他得道后有一次魂魄出游,命令弟子看守肉身,后因妖精作祟肉身被焚,李玄魂魄归来后只好胡乱附于一跛足乞丐的尸体上,于是成为铁拐李。”

李畋听后嗟叹不已,李玄满腹文才,本来是一个考状元的料子,后来得道成仙,反使自己成了一个跛足乞丐的形象,多么可惜呀,那他后来和何仙姑是否相见,他们是否成了夫妻呢?李畋真想问一问金儿,不知为什么,他的脸刷地一下红了。他的脑海中这时怎么会浮现出唐紫云的笑眯眯的脸庞,怎么会出现他和唐紫云上河滩捉鱼虾、上树摘杨梅、钻灌木丛采蘑菇的情景呢?

对着那张地图,金儿还讲了许多许多,他讲了望娘滩的故事,讲了华山救母的故事,东方塑偷蟠桃的故事,还有白蛇和许仙的故事……他还能指着地图一一指明谁谁谁居住在哪儿呢,“你看这是华山紫霞洞,铁拐李玄居住的地方;这是庐山王屋洞,是何仙姑的住所;钟离权住终南山一线天,蓝采和住王屋山绉云谷,曹国舅住在我们湖南衡山玉妙峰。还有吕洞宾住在娥眉山纤云谷、还有许多神仙住在嵩山碧云峰……”

李畋对金儿十分佩服,金儿怎么懂得这么多呀,怪不得连孙道长都夸他是一个百晓了。人间的事情他知道,天上的事情他也知道一半呢!然而就是金儿给李畋讲述了这些道家的传奇故事,在李畋心中展开了一幅无比广阔而神秘的世界!

最后金儿领着李畋到了升冲观的后院。

后院里轻烟弥漫,原来院子里摆着许多八卦炉,每一个炉子前都有道童在烧火,有的正往炉门口添燃料,有的正用扇子煽着,每一个炉堂里都是火焰熊熊……

九十四、

“金哥哥,这些戏台上的八卦炉,是用来作什么的呀?”

“哦,这都是师傅用来炼丹的。”

“就是那种吃了长生不老的金丹吗?”

“是呀,那些得道成仙的道士,都是因为炼出了仙丹才成仙的。唉,要是师傅也能炼出仙丹来,那该多好,那我们就都能得道成仙啦!……”

“那什么时候能炼出仙丹来呢?”

金儿迟疑了一下,望着李畋说:“我们也曾问过师傅,师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炼出来呀!师傅说,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这种金丹真的能炼出来吗?”

“我也不知道呀,连师傅都回答不了的。不过呢,当今修道之人,都在炼丹。师傅还说,他将云游天下,遍访各方道家,还要相互切磋,要探个究竟啊!”

大概因为金儿感到对李畋的提问回答得不甚了了有些过意不去,停了一停,他说:“不过呢,你等着,我师傅很快就能炼出一种不亚于仙丹的宝物来!”

李畋来了兴趣,说:“什么宝物呀,金哥给我说说好吗?”

金儿说道:“你没见师傅书案上有一篇文章吗,那一篇文章记录的就是怎样制作这种宝物的。叫‘硫磺伏火法’。这种法子嘛,也太复杂了,不比炼出仙丹容易啊!真的不知道师傅耗费了多少心血。他一直在琢磨着试验着,将平时我们常见的硝石、硫磺和木炭,不断地改变配方,不断地改变火候。有一次,师傅在作试验时,将全身的衣服都烧掉了,全身的皮肤都烧坏了,我们吓得都哭了,师傅却忘记了自己被烧伤,竟然哈哈大笑呢!”

“你说什么?全身烧伤还哈哈大笑吗?”

“就是呀,我师傅说,哈哈,弟子们你们别伤心,师傅高兴啊,师傅终于能找到炼出火药的方法啦!师傅看到希望啦!……”

李畋更加犯迷糊了:“火药?什么火药?我不明白,听不懂了。”

金儿说:“火药就是那种宝物,师傅说,只要炼成了,哪怕只用一点儿,遇上一点火星都能迅速燃烧!那种燃烧的速度和火力,会比天空的电闪还要迅猛激烈呀!如果再配上一点别的什么,还会发生惊天动地的爆炸!”

哦,这么神奇的宝物。李畋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冲天的火光,惊天动地的响声。如果这种火药炼成了,要是山魈和野兽来了,准会吓得四处奔逃呀!

“金哥哥,师傅炼这种宝物,是为了吓野物和山魈的吗?”

“这个师傅没说,自从那次师傅被烧伤后,他特意告诉我们,他炼这种火药是为了驱邪祛秽,为百姓造福啊!火药里有硫磺和硝,本身就能消毒杀虫除瘴气呀!”

李畋心驰神往了,为百姓造福,能消毒除瘴气,既然能爆炸,那比烧竹子吓野兽吓山魈就强得多啦!李畋又陷入了沉思之中。要是我学会了医术,又学会了炼火药,回到大瑶就能为父老乡亲们驱邪祛病了,那该有多好!他还想问许多许多的问题,比如说,要是我出家修行,师傅能收下我吗?像我这样的人,能学会吗?比如……这时父亲在叫他了。

金儿拉着李畋的手,往前厅走去。李畋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后院的。

孙思邈乐呵呵地说:“你们俩个挺投缘呀,都玩得不知返了!”

李盛说:“我家畋儿呀,就是喜欢新奇的东西,这下金道士累坏了吧,你没有被他问住吧,他最喜欢什么都问一个究竟,我都常常被他缠住就没有一个完呢!”

金儿满面笑容地站立一旁。李畋忽然“扑通”一声跪在两位老人面前,一字一句地说道:“爹,我不回去了,我要跟着道长修行!道长,你一定要收下我这个徒弟!”

李畋的举动使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请道长一定答应我,如果不答应,我就长跪不起,您若不让我进门,我每天就跪在寺门前,直到您答应为止!”

李盛想到畋儿如果真能跟着孙道长,一定会有出息。但要让他出家,他又舍不得,一看畋儿决心已下,只怕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于是也求孙思邈道:“道长,您就收下畋儿吧,我年青时候从上栗来到浏阳,几次来拜师想跟您学医都未遇。就让畋儿来实现这个心愿吧!”

孙思邈想了想,呵呵笑着说:“既然畋儿决心学些本事报答父老乡亲的血肉之情,也让贫道心动。再说畋儿天生聪慧,是能做一番大事情的。你就跟着我学医也好,大瑶地势低洼,病疾颇多,学成了医术,也好为百姓造福。不过呢,出家就不必了,我就收你做个俗家弟子就是了!”说着便哈哈哈哈地笑起来,孙思邈高兴得不断地捋着自己的白胡子。

李畋喜出望外,“谢谢师傅成全,收我作徒,请受弟子一拜!”李畋毕恭毕敬地向孙思邈行了九叩之礼。

李盛向孙思邈打拱道:“谢谢道长成全我儿之心愿,改日定当补上进师礼!”

孙思邈哈哈大笑道:“大可不必大可不必啦,我今日得高徒,是我孙思邈之幸,百姓之幸。我与李畋缘份不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