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朱剑同学的若干愿望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人类追求成功的秉性是始终不会气馁的;而以陈伦为首的美教室的同学们这一年的绘画生活也即将结束,在未来的高三生活里,他们将以一如继往地努力学习,以便成功地迈向大学校门。高考的意义,对于农村孩子而言,是有着决定命运的难关。虽然这一说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得淡化,但不管年代怎么变化,老百姓始终是敬畏知识的。他们总是既虔诚而又热心。许多年来,他们依然保持着举全力为之一战的决心;即便是砸锅卖铁也再所不惜。这样的行为在中国农村这块土地上频频而立,它酿造了不少成功者的喜悦和传奇,也孕育了不少失败者的落寞和悲剧。因为这样的一种思潮,陈伦他们的道路便更加艰难了。这艺术者鲜见,农民伯伯们尚然不知;血汗钱投进去了,不知是否一场空,而且还看不见成绩,说法不清;要命的是中国人显然讲究一个“清白”,凡事都要一个说法。当陈伦学绘画的事情被姑父李兴伍知道后,他显然不能够接受侄子“胡来”;因为这意味着这个孩子从此与政治绝缘。李兴伍先是愤怒,而后在父亲李斌的劝解下才没有阻止陈伦继续学习绘画。李斌当然也希望陈伦能够走上仕途,但是,孩子大了,必然要走自己的路,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人。所以,他不能强行阻拦。父亲的解释,令李兴伍压制了自己内心的不快,没有在陈伦面前提起此事。即便是这个时候提起,为时已晚;因为陈伦学习绘画已经快有一年的光景了,现在中断,就是断他的前途,这个李兴伍当然不能做。
这几年里,李兴伍似乎烦心的事不少。他一直惦记着在部队里艰辛的日子,那里的荣誉和紧张的生活令他在现实平静的生活里无法安静下去。在叔父的帮助下,他承包了村里的府河养鱼;但他似乎并不会用钱,总是挥金如土;遇上洪灾,他甚至可能青黄不接。妻子陈素云当然为此感到伤心而不安,但是她却是极为能够承受和包容的。她深爱着李兴伍,并愿意为之付诸一切;这似乎是陈家每个女人的秉性和天生的命运,牺牲自己的一切只为换来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李兴伍教会了一些从部队上的厨艺给陈素云之后,便不再去厨房帮忙,静静享受着妻子给自己准备的美食;只是在一些偶尔的场合,比如妻子在打牌的时候,他可能会送去一碗廋肉下面并给她端去。在对妻子的这一面,李兴伍是真诚的。但是,当光景不如意的时候,矛盾便会凸显出来。
不久前,李兴伍河里涨了水,而渔网又被小孩捅破了,鱼竟然跑了大半。这个时候,先是李兴伍的母亲终于不满意陈素云教育出来的三个“小恶魔”,说教的东西儿媳妇似乎半点不在意;而自己带三个孩子又有些吃力,稍微对儿媳妇说教,儿子又出来护短。所以,李家老太太郁闷,自己儿子到头来成了别人的“保护伞”。二儿子李建国听见母亲受嫂子的气后,便出来助阵。兄弟间有点反目的意思,而离间的却是妻子陈素云。这样的情形,李兴伍内心滋生出一种对妻子莫名的失望。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困惑,使得李兴伍产生了逃避现实的行径。他开始彻夜不归,泡在麻将桌上;深夜回来,只是输光了口袋里的卖鱼钱。生活变得拮据,夫妻间的生活开始起了冷战,两人面临着生活中最为严峻的考验。李兴伍带着小儿子在县城会见了自己的旧情人,这消息很快就在镇上传遍。父亲李斌对于大儿子的生活感到恼火,而三儿子李耀军又离婚了,他只有先去三儿子那守住儿子辛苦攒下的财产。二儿子建国接走了母亲,若大的家庭顿时空荡荡的只剩下陈素云一个人,苦闷随之而来。每每她想着自己当初和李兴伍恩爱的日子,才发觉生活
不经意间就恍若隔世。带着沉重的心情,陈素云回到了陈家湾,来到自己母亲身边。陈老太太怜惜自己的女儿,咒骂着不争气的女婿。老太太当时信奉着天主教,陈素云也从之;虽然她们都不相信只有仁慈的主才会帮助她们脱离苦难,但是似乎只有这样的一种精神寄托才能心安理得。
陈素云回到娘家的事情很快传到了陈家湾,她受了欺负,大伙都为其抱不平。陈明清知道李兴伍的事情后,也准备采取措施惩罚。可怜了陈伦的表弟表妹们只有自己在家烧火做饭了。没得说,老大李冉负责炒菜,老二李巧帮忙着火,两个姐姐忙活着,李光也不能闲着,他要去担水。一个周末的下午,当李兴伍在麻将桌上小赢了一些的时候,似乎想起了什么,便兴致冲冲地回到家里。然而,回到家中,当他看到三个孩子惨兮兮地吃力做饭时,不禁愣住了。他才想到了自己和妻子之间的“战争”会造成如此的恶果。孩子们看到了父亲的身影,都要欢呼起来了,他们一致要求把父亲把母亲去找回来。看到天真的孩子们,李兴伍原本想与陈素云离婚的念头骤然打消,再苦不能苦孩子,他决定把妻子请回来。由于对孩子们的思念,没有任何分歧,陈素云便随着李兴伍回到李谷村。陈素云回到了家里,重新回到了一个妻子和母亲这个位置上;此刻,李斌和老伴也先后回来了。一家人就这样有了大团圆的结果。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李兴伍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内,似乎已经不能够离开目前的生活。麻将桌上一掷千金的豪爽正满足着他性格里无比的虚荣心。曾经在部队里受到的尊重如今在麻将桌上终于重拾回来。陈素云没有办法制止他的这种冲动,因为那样只会对本就不稳定的感情带来危害。她当然不能失去他,----孩子的父亲,自己的伴侣。面对这些,她唯有寄托在深深的祷告之中。时间一长,细心的李斌发现儿媳妇的信仰;对此,他感到无比的震惊。他当然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一个红色家庭会去信仰上帝;他不能不告诉儿子李兴伍这件事情,然后和老伴回到了镇上居住,意思是以后你们的生活我不再管了,太伤心了!爱咋地咋地吧。刚刚入党不久就担任李谷村支部书记的李兴伍不由得再次埋怨起了妻子陈素云。陈素云当然也指责他的恶习,对家庭不管不顾,两人由此大吵,甚至开始打架。身体单薄的陈素云当然不是李兴伍的对手,她只有又一次回到陈家湾。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李兴伍和陈素云夫妻的事情一下子就传得李谷村和陈家湾尽人皆知。陈素云的堂兄们个个摩拳擦掌,想去教训这个混蛋;当然,为了外孙们的幸福,陈老太太劝阻了他们,说道大不了离婚,把孩子接过来;孩子的父亲是凭谁也改变不了的。所以,暴力并不能解决什么事情,反而会伤大家的感情。陈老太太的话大伙还是要听的;不过,作为陈素云二婶的凤玲也嘱咐小儿子陈杰在必要的时候也是要以权谋私的,不能让陈家的人再受半点委屈。两个家族的掺和,使得事情的形势剑拔弩弓,陈家的人见到李家的人就满腔愤慨,大家一致认为,“没这么欺负人的!”。李兴伍和陈素云的关系就这么僵持着,孩子没人管,他们也不愿到外婆家生活;他们需要自己的家。当在学校的陈伦听闻这件事情后,他便经常抽周末的时间去看表弟表妹们。这个时候的陈伦,对感情已经有了一定的经历;他认为这并不是不可挽回的事情。在这个学期的最后一个周末,他来到了镇上去看望了李斌,期望获得他的支持,改变目前的局面。李斌见到陈伦的到来,欣喜交加。他当然不希望儿子和儿媳妇闹翻,他也不会习惯儿子带着一个陌生的女人回家。他的话自然会令李兴伍重视
并坚决执行;这是李兴伍对父亲,---一个老兵的绝对尊重。李兴伍同意再次前往陈家湾接妻子回来后,陈伦可算松了一口气;他接下来是要去说服姑妈和奶奶。回到陈家湾,陈老太太可是一脸不满,埋怨孙子去李家搅和。陈素云看见陈伦在受训,赶忙就把他支开了。午饭后,陈素云便把陈伦叫到身边质问道:“伦儿,姑妈平时待你怎么样?怎么现在吃里扒外的帮起别人来欺负姑姑我?”
“哪的事?要是有人敢欺负姑姑你,我一定戳翻他家老窝,弄他个底朝天!”陈伦严肃道。
“恩,姑妈相信你!那你去李家做什么?”陈素云疑惑而又不满道。
“这个?姑妈,虽然我觉得姑父不对,但孩子们是无辜的。她们还小,难道你想让她们跟我一样有个后妈吗?你想让别人来教训你的亲身骨肉吗?还是你想让孩子们恨你一辈子呢?”陈伦感慨道。他当然明白后妈意味着什么。在以前十几年的生活里,他从没有感受到实质的母爱。在赛秋香心里,自然不能够全心意地对他。陈伦只有在现实的泥泞里学会妥协和忍让,学会和一个毫无血缘的女人相处。这使得他的童年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疑惑和质疑。
“但是你知道你姑父他变了吗?他不是那个我所认识的李兴伍了?他堕落了,并且难以自拔。我毫无幸福可言,仿佛从暖春一下子进入了严冬。他雨点般的拳头一点也不轻松,我快被逼疯了。这些你知道吗?”陈素云激动道。
“一切为了孩子,知道吗?他们不能没有未来!”听了姑妈的言语,陈伦顿时不仅内心酸楚,但他还是斩钉截铁地说道。现在,他也不知道自己目前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还是将姑妈再一次推进了深渊。但是,他此刻也只能如此选择。
话音落完,陈素云沉默了。在李家十几年的生活里,这是最严重的一次伤害。所以她决定再也不踏进李家大门。可是孩子们又怎么不是自己的心头肉呢?她当然不允许另外一个女人占了她的窝,欺负她的孩子。所以她别无选择。
正当两人沉默时,李兴伍突然就闯了过来,说道:“素云啊,跟我回去吧!别让孩子们看笑话了。”
“你来做什么?谁让你进我家门了!”陈素云不满道。
话音刚落,听到妻子还理会自己,李兴伍就知道陈伦做通了妻子的工作,孩子们有妈了。他嬉皮笑脸地哄着妻子,希望得到她的原谅。这个时候,陈伦便知趣地走开了。
不久之后,李兴伍便携妻子要走。陈老太太可就拦住了他们,说道:“兴伍,你这么快就把我这个傻女儿哄走了?这是你的本事。可是,你如果再对她动手,会有人对你不客气的!不信,你就试试看!”陈老太太带着几分威胁看着李兴伍。李兴伍赶紧避开丈母娘的那带着煞气的眼神,连忙说道:“妈,不敢了!那是我一时糊涂,神经错乱!请相信我!要不你就让人把我打回去,我绝不会有半点怨言!”说完,李兴伍毕恭毕敬地站在陈老太太面前。
“你这家伙,就是会哄人!这次看在孩子的面上,就暂时放你一马!以后,小心!”陈老太太半信半疑道。
李兴伍和陈素云终于又和好了,为了孩子,也为了这个家。陈老太太原本打算留女儿女婿吃饭的,但是李家却准备了晚饭并且请老太太一起去镇上就餐。这样,这场风波终于就消停了。
在回学校的路上,陈伦也格外高兴;同时,他也思考着家庭暴力这个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冷战”,还是“激战”,对于家庭生活,都是不可取的恶劣方式。要生活,要幸福,需要诚挚的对话,也需要睿智的包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