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碧涵已经是大名人,对这样的人,新皇即使再不爽也不能真收拾他,否则就成全了楚碧涵的美名,把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新皇为楚碧涵屡屡请求谋个实在差使之事问计皇后,梨洛佯怒道:“我可不敢说,我说了就是‘不安本分,后宫干政,狐媚惑主’,我成了妖精祸水倒也罢了,可不能害皇上成了周幽、商纣。”皇上笑道:“皇后当初也说了,这楚碧涵不过是腐儒讪君卖直,对朕对你都一样。”皇后道:“那就依了他,给他派个差事,省得在眼前晃荡碍眼。”皇上道:“依皇后之见,该给他派个什么差使?”梨洛正欲开口,皇上便指着她道:“诶,不许不说哦——”梨洛道:“让他去子虚州做知州,该州虽富庶,但土豪劣绅横行,是出了名的难治。”
楚碧涵任子虚州知州的消息一传开,子虚州登时炸开了锅,这么个古怪苛刻的知州,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子虚州上下官员一片哀嚎,更有当地豪强,竟将朱门涂成黑色,以免太过招摇招来新知州的“特别青睐”。
楚碧涵任虚职憋屈已久,急欲一展宏图,其作风比以前更加严肃苛刻,有一事为证,此前官府公文后都会留半张白纸,但楚碧涵认为如此浪费,于是要求今后公文一律写满,不得留白。至于断案,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其人断案并不严格按照律法,而多依伦理断案,如兄弟争产,楚碧涵以为有悖孝悌,本着“与其屈其兄,不如屈其弟”的原则断案,叔侄相争,则“与其屈其叔,不如屈其侄”——如此做法有利风俗教化,自有一些耆老名儒赞赏,当然也引来不少非议。
楚碧涵古怪苛刻的作风让其上司下属都很难做人,于是有上级官员奏本参楚碧涵,说他不依法断案,又苛求公文上的半张纸,实在是有失朝廷命官的体统。皇上闻知此事,虽早料到楚碧涵必有新闻,但对这半张纸的事情,颇觉有趣,实在是想不到节俭还可以节俭到这种程度,下朝后就将此事告知皇后,梨洛听罢,也觉得楚碧涵如此有失体统,别说他的下属和上司很累,连皇帝都觉得很累,于是道:“就让他做这个‘半纸知州’吧,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这人真的太迂腐了。”
从此皇帝真的懒得理楚碧涵了,省得给自己找麻烦,子虚州的富户豪强虽对他不满,百姓对他却赞誉有加。楚碧涵的政绩暂且不表,说说楚碧涵的家事。楚太夫人虽封了夫人,但心中一直有个遗憾,就是没得贞洁牌坊,想她二十三岁守寡,一直守身如玉,实在是配得起贞洁之名,可朝廷一直没有旌表。不过朝廷自有朝廷的看法,楚太夫人虽贞洁,可并不代表德行无亏,因为楚碧涵曾两度休妻,像楚碧涵这种性情,女人受不了他很正常,可他两次休妻的原因都是因为妻子与母亲不和。楚碧涵想母亲青年守寡,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当然希望妻子能够孝敬
母亲,妻子既与母亲不和,这样的妻子不要也罢——能生出楚碧涵这种奇葩儿子的女人,而且是个青年守寡的寡妇,想也知道是什么样子的。不过,楚碧涵休妻,不排除是因为他想着梨洛,楚碧涵虽然成了个令人难以接受的古君子,有时候还是会想起梨洛,想起原来的世界。
楚碧涵第一任妻子也就是他表妹,娶不到一年就因与婆婆不和被休弃,(看来是不和得厉害,楚太夫人这时候怎么不念着当初弟弟是怎么帮衬她的了?)第二个就更夸张了,才一个多月就被休回家,至于这第三个,也才娶不久,其人性情温顺隐忍,楚太夫人目前对她也还算满意。可是这娶老婆不是给老妈找丫鬟,娶老婆是给自己找终身伴侣,楚碧涵对这三位妻子并无多少感情,只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成家传宗接代是必须做的事情——不过楚碧涵至今也没个一男半女。
事情就是起源于楚碧涵的老婆们。一日,皇上接到密折,说是楚碧涵一妻一妾一夜暴毙,事有蹊跷,怀疑是谋杀,折上暗示楚碧涵对寡母一片愚孝,前两任妻子皆因不堪其母而被休弃,楚碧涵很可能因第三任妻子依旧与母亲不和而发生冲突,导致不幸。皇上对此事不得不重视,说楚碧涵故意杀人,他是不信,可因为他母亲,这就很难说了。朝廷于是派钦差调查此事,楚碧涵平日的作风得罪了不少人,此事一发不可收拾,种种不利的证据皆指向楚碧涵,钦差调查的结果是楚碧涵与母亲合谋杀死妻妾,该当处死。
事情已经无可挽回,皇帝不喜欢楚碧涵,早就不喜欢了,对此事听之任之,其实皇帝不推波助澜已经很仁慈了。或许最大的问题还在楚碧涵本人,楚碧涵居然一口咬定自己杀人,从头到尾,丝毫不改口,简直就是故意找死,梨洛亦无法可施。
行刑的前一天,梨洛请求皇帝恩准她去送送楚碧涵,皇帝允许梨洛给楚碧涵送一杯践行酒。梨洛将酒送到楚碧涵唇边,他流泪,泪和在酒里,微涩,饮罢,梨洛道:“大人可有冤情?”楚碧涵冷笑,道:“梨洛,你真的不记得我了吗?”梨洛道:“我怎么不记得你?我一直记着你,只是你……”楚碧涵温柔浅笑,他不想再问,不想再说,他知道这个梨洛不是他的梨洛,与其陷在没完没了的幻境中,不如早早死了,结束这一切。梨洛道:“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没有杀人,对不对?”楚碧涵幽幽道:“她们都因我而死,而我是因为梨洛才让她们死的,不过这个梨洛,不是你。”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楚碧涵第三任妻子的陪嫁丫鬟模样生得很像梨洛,一日楚碧涵神智清醒(或者说是神智不清也行,到底清醒时是古君子楚碧涵,还是清醒时是真正的楚碧涵谁也说不清楚),思念梨洛,借酒浇愁,几杯黄汤下肚,半醉半醒之际,这丫鬟来叫他,楚碧涵误将丫鬟当做梨洛
,然后,然后大家都猜出来了,楚碧涵这种人肯定会对人家负责任的,于是这丫鬟就成了楚碧涵的小妾。
随着时间的流逝,楚碧涵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多,渐渐能控制自己的思想,意识到自己在幻境之中,也知道自己做了很多不可理喻的事情,不过还好,大部分都是好事,只是因为事情太好了,常人根本做不到,显得他是个不正常的人。自然,楚碧涵思念梨洛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于是楚碧涵开始人格分裂,出现精神病初期症状,渐渐无法接受自己,也无法接受母亲,对梨洛的思念加剧了这样的煎熬,楚碧涵决定自杀以结束这一切,虽然他知道他的自杀可能使自己脱离幻境回到现实,但更可能真的杀死自己,甚至促成镜妖阴谋的实现,虽然如此,楚碧涵还是决定自杀。
那晚,楚碧涵处理完公务,把府衙诸事一一交待清楚,给母亲请了安,回到房内,安然将遗书置于案头,缓缓抽剑,剑光如水,剑横颈,冷如霜——不料,楚碧涵的母亲微微觉得儿子有些异样,遂与儿媳一同去看,见书房的窗纸上印着有人拔剑,大惊之下破门而入,母亲与妻子一同去夺楚碧涵手中的剑,楚碧涵执意要死,不肯放手,三人纠缠之际,楚碧涵失手刺了妻子一剑,妻子遂死。
楚碧涵和母亲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妻子,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还是母亲先冷静下来,告诉楚碧涵把家里弄乱,然后自伤身体,造成强盗抢劫杀人的假象(楚太夫人真是英明,不过清廉正直的好官都很穷,哪个强盗这么没眼光啊?)。楚碧涵瘫倒在地,他什么也不想做了,既然杀了人,就让法律来处置,杀人偿命,反正他本来就是要自杀的。这一切竟被路过的小妾看在眼里,小妾慌乱之中想要离开,却绊了一跤,被楚太夫人和楚碧涵发现,二人虽然没说什么,但小妾回房之后非常害怕,于是上吊自尽。
楚太夫人把家里搞得如历浩劫,声称强盗欲占有儿媳,儿媳抵死不从,被强盗杀死,小妾为保清白,躲入后房,上吊自尽。楚太夫人的故事编得都很像,但最重要的前提却不能成立,就是强盗要是敢抢劫朝廷命官的府邸,那肯定得有大油水可捞,要不风险太大而收益率太低可划不来,很明显打劫楚碧涵这种清廉正直的官员是件很愚蠢的事情。于是有了东窗事发的一天。
梨洛对监中的楚碧涵笑笑,道:“你这人其实不是迂腐,而是太好名声,为了那美好的名声,你杀死了自己。你让全世界的人都觉得你很高尚很伟大,而我们这些俗人很卑劣很渺小,你的光辉让周围的人都猥琐了,所以你只适合做神坛上的偶像而不是同事、亲人、朋友、丈夫。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救你,我不能让你死,因为我爱你。”楚碧涵凄凄一笑,道:“明天我就要被斩首,你拿什么救我?”梨洛道:“你放心,我自有办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