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斯的祭品

关于体裁——悬疑、惊悚、歌特和其他

字体:16+-

有些文学体裁似乎从出生就注定了姥姥不痛舅舅不爱的命运。追求艺术和思想的纯文学圈觉得这些体裁的写作不过是在耍小聪明,而希望在阅读中获得快乐排解压力的大众又觉得看些文太费脑子。总之常年写惊悚悬疑这些玩意儿的人总不会太多,至于介于恐怖和玄幻之间的歌特文,本来有很强烈的西方文化背景,在中国更是容易碰壁。

不过说实话,我觉得这些“见不得人”的体裁其实很有意思。

首先来说一说很多人连看都不敢看的惊悚,不少气急败坏的家伙咒骂写惊悚的人是装神弄鬼来恶心人。我想这些人十有八九是被那些低级的恐怖小说给害了,如果惊悚然小说就是制造惊吓和恶心,那么它就不可能有读者群体。谁都知道爱看惊悚的没有爱看言情和玄幻的多,但是这些相对另类的读者的绝对数量也不小——难道他们都是自找恶心和失眠的疯子?

当然不是。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过,其实人类的恐怖心理是很有深意的一个话题。你怕什么?你的朋友怕什么?那些行走在大街上的陌生人,他们怕什么?如果去问,你会得到很多答案,但是如果你仔细思考会发现,所有的答案之间都有关联。其实人类的恐怖是同源的,我们害怕的本是同一种东西,只不过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每个人根据经历给这种玄虚而真实的感觉选择了一具躯壳。躯壳不一样,内里却相差无几。

在往广了说,恐惧其实也是人类心理这张巨网上的一片区域,它不可能单独存在,在它的附近还有恼怒、失落、困惑、甚至有快乐、迷恋、骄傲等等。人都是复杂的,没有哪个人害怕的时候仅仅是害怕,恐惧也牵动着人的其他情绪和思想。从恐惧这一个点向外有无数条线索,聪明的惊悚小说作者看出这一点来,也许他(她)的作品里最大的那张脸是可怕的,但如果你仔细思考,就能发现这可怕背后还有更丰富的内容,更值得思考和反复琢磨的东西。

惊悚小说并不单调,有很多东西可以通过惊悚的形式表现出来,只要作者更懂得人性。毕竟,没有什么比人心更可怕。

悬疑似乎比惊悚的名声好些,但仍然逃脱不了被人说三道四的尴尬。有很多人说悬疑是只能看一遍的小说,是卖弄结构和细节的东西,是一次性商品。推理小说虽然也主打悬念,却注重理性和逻辑,并且有过很多大师级作品而被大众接受,而心理悬疑看起来却更飘忽,是没有鬼的鬼故事。看的时候忍不住好奇,又觉得倍受折磨,于是很多人选择干脆不读。

悬疑这一类小说其实是很神奇的。同样的一个故事,言情小说作家和悬疑小说作家会有完全不同的写法。其实只要有情节,就一定是有悬念的,只不过悬疑小说把关注点聚焦在了悬念上而已。我有时甚至觉得把悬疑单分出一类来有点牵强,不过任何人都得承认,悬疑小说是对叙事技巧的要求很高,而小说正是叙事的艺术。只有情节没有叙事的是故事,而不是小说。

其实悬疑小说难出好作品,因为打磨叙事实在是比编造情节更艰难的任务。叙事是融化在情节里的。这个故事从哪里开始讲,先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如何推进,如何让读者越来越接近真相同时又保留疑点,怎样安排细节,怎样把握全局……我万分相信一点,能写好悬疑的人都是叙事高手,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加些感性和思想,这个作家能写好大多数体裁的文章。

然后再说说歌特。在东方知晓歌特小说的人很少,就如你很难和西方人解释武侠小说。而歌特小说和武侠小说都有过曾经的繁盛和今日的困窘。歌特小说曾经出过《弗兰克斯坦》和《化身博士》这样的经典,也有过安妮赖斯这样的畅销作家,事实上有的人认为恐怖大师斯蒂文金的一部分小说也可以归到歌特小说的阵营中。而现在歌特小说却面临着临近枯竭的状况,歌特迷等好作品不知道等了多久,终于有了所谓的回生之做《暮光》。但当真正的歌特文艺爱好者迫不及待地看到这个系列的本小说时,却发现这根本就是在挂着歌特的皮卖言情的肉。

公平地说,歌特小说走到这一步是有原因的,它和武侠一样,限定太多,难以与时具进。有很多人说其实歌特或者武侠这样的体裁很容易大热然后消沉,因为能写的在一定时间内都被人写完了,后面的作家根本无从下手。你写什么呢?写科学怪人你写不过雪莱夫人,写吸血鬼你写不过安妮莱斯,写宗教阴影你写不过刘易斯,更不要说文坛的不朽作家王尔德和雨果也都写过歌特风的作品(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和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但是这是不是说歌特小说无法走出困境了呢?我认为不是的。不管什么被限定住了,有一个东西是无法限定的,那就是人性。我认为歌特文如果想寻求突破,只有在人上下更多的功夫。忘了那些花哨的元素吧,踏实下来研究人性,歌特文还是能继续出经典的,虽然它几乎不可能再大热了。

说了这么多,最后可以总结成一句我信奉已久的话。文艺形式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关键在于写作者的心态、追求和能力。

其实我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发现这个简单的道理,全盘否定某一种体裁的作品是可笑的,就象以貌取人一样不值得提倡。我曾经不看武侠,不写惊悚小说,我甚至不听流行音乐,但是当我开始学者接受,我发现自己曾经因为没有道理的固执错过了很多好作品。

我也不认为网络小说就一定意味着快餐化甚至没文化,虽然这样的文章在网络上占了绝大多数。

我在写网络小说,我在写惊悚悬疑方面的网络小说,而且带点歌特风(其实我也不能百分之百肯定这就是歌特文,所以只能这么说)。我不想写快餐文,我也知道我选择了很冷的体裁,另外我在叙事上还谈不上很强,我很清楚自己面对的重重困难。但我的要求也不高,我想做的就是有一个平台让我用作品来展示自己对文学的一点看法,我可以接受很低的稿酬,可以接受我的小说完全没有要红的迹象,这对我而言并不是什么要死要活的事。

让我乐在其中的是对一种文学体裁的深入剖析,然后自己操刀,从一块点心一直走到安排一场盛宴。我喜欢先去了解事物,然后思考,用自己的才能和见解去诠释,这个过程让我体会到智慧的乐趣。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会选择冷门的体裁去写。但无论如何,我不会把我写的体裁当成异类,它们和别的文学体裁一样,如果写不好,那不是它们的错,是我的问题。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