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大三开学的时候,王仓从老家给我带了一些饼子,说,虽然你又一次没回新疆过年,但是这些饼子会让你想起新疆的馕。我上网查了,你们新疆人都爱吃馕。我收下那些饼子不知所措。
王仓在课余的时候不再卖一些本子和书,而是从学长那里买回来二手电脑,组装一下卖给大一新生。这让王仓小赚了一把。
王仓有一个妹妹本来在家里务农,后来被王仓带到吉林上了电脑专业学校,还没毕业的王仓要供他妹妹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他自己的生活还是一个馒头一包方便面再偷别人一个咸蛋,一顿一顿地对付过去的。
每当晚上我们几个借着水房的灯打麻将的时候,王仓不是找吃的就是拿着书在看,因此他年年都拿国家奖学金。出去吃饭依旧点最便宜的菜。有一次我们去吃火锅,王仓愣是在书包里放了半个白菜。别人越吃越少,我们却越吃越多。
大四的时候,王仓开始复习考研,我过着一种不着调的生活。毕业那天,寝室所有人都喝多了,王仓哭着对我说,我羡慕你的大学可以恋爱,可以玩。他说,我家里没有钱供我上大学,我没有勇气去请你吃一顿,记着,我欠你一顿饭。
毕业答辩的时候,我的答辩词让所有老师都愣了,我说,谢谢吉林的松花江让我温润,谢谢冬天的雾凇让我安静,谢谢大学四年虽然没学习但是有那么美好的时光去踢球打台球追女孩,谢谢每次补考老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谢谢你们,也许这一面是生命最后的一面。
几个老师都瞪着大眼睛看着我,台下传来声音,他来自新疆。那声音带着浓浓的陕北口音,他是王仓。
答辩异常顺利结束,我请了寝室所有人吃了一顿KFC。虽然都没吃饱。我记得大家都光顾着吃,没留下让我记忆一辈子的话。
毕业后王仓去了扬州读研究生,我去了青岛混迹网络。偶尔会打个电话报个平安,那生活更像是生存,王仓对我说,扬州的美女好多,你来了一定会喜欢这种小家碧玉型的。我对王仓说,大海是与沙漠完全相反的感觉,我死在了大海边也会是幸事。
在青岛的第二年王仓来看了我,一起在海边照相,十元五张。照相的人问我们,过塑不?不然潮湿会变形。我说不用,我会带回干燥的新疆。我还对王仓说,看到海边的楼房没,总有一天,我会买一套。王仓对我说,杨哥混不下去回家的时候别忘记带点青岛特产给新疆的家人。
那是2010年,离别的时候我给了王仓一个大大的拥抱。我知道那一别也许就是一生。也正如王仓说的那样,在青岛的第三年,我带着青岛的海鲜回到了新疆。
后来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只知道王仓去江苏当了一名大学的教导员。每一次暴恐事件发生以后,即使远在和田,王仓都会发一个短信过来,杨哥安好。
我从来没有回过。
我一直在想,有些人,在你的人生中就是路过,再也不会见面。即使彼此想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