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此时的长沙正陷入白色恐怖,安民告示上染满了鲜血。城门上悬挂的木头笼子里是革命志士的头颅,灯杆上挂着革命志士的尸体。
路上不断地有巡逻的卡车飞奔而过。市面萧条,路上的店铺基本上都关了门,见不到几个路人。
毛泽东穿着蓝布长衫,带着简单的行李和雨伞,刚拐进一条街后,就见到街口有士兵在杀人,枪声响起,毛泽东不忍直视,他拐过小街,又走了一段路,悄悄走进家门。
屋里,杨开慧正在为毛泽东收拾东西,**的三个孩子睡得正香。
毛泽东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抽着烟,回身看着屋内杨开慧的身影,说:“霞姑,你还是带着孩子回韶山去吧……”
杨开慧摇了摇头说:“不去!哪儿都不太平,乡下杀人更厉害。”
毛泽东说:“实话对你讲,这次去湘赣边界,不知道要隔多久才能回来……”
杨开慧回过头,直瞪瞪地看着毛泽东说:“还记得在北大,你杠着我在校园看烟花的事吗?”
毛泽东说:“忘不了。”
杨开慧走到台阶,与毛泽东并肩坐着。
毛泽东说:“真想有一天能和你再看一次烟花。可这一走,再见面不晓得要多少年。”
杨开慧的头靠在毛泽东的肩上,说:“我等你。半年不回,我等一年,一年不回,我等十年,十年不回,我等一辈子……”
第二天早晨,毛泽东即将奔赴湘赣边界,杨开慧带着三个孩子来送他。
毛泽东走了几步又转回身,摸了摸两个大点孩子的脑袋,又伸手抱起毛岸英,狠狠在儿子脸蛋上亲了一口。
他不舍地放下毛岸英,望着杨开慧。杨开慧低着头,看也不看他,低声说:“走吧!”
毛泽东伸手去拉杨开慧的手,杨开慧却扭动身子甩开了他。
毛泽东苦笑一下,转过身,缓步走去。
身后的杨开慧猛地扑了上来,从背后抱住了毛泽东。毛泽东身体僵住,停住了步子。
杨开慧紧紧抱着毛泽东,头埋在毛泽东宽大结实的背后,无声地啜泣着。
毛泽东轻声安慰道:“霞姑……”
杨开慧在毛泽东背后拼命地摇头,说:“什么都别说……”杨开慧肩头不住**,无声地哭了片刻,直到毛岸英上前扯她的裙角。
杨开慧抬起头,虽然她的脸上还挂着泪痕,面容却已经恢复了平静,眼神中蕴含着炽热的情感。
杨开慧说:“走吧……”
毛泽东没有走,他想转身。
杨开慧轻声地说:“不要回头!”
毛泽东不动了,他的内心是多么想转过身,看看杨开慧和三个孩子。
杨开慧说:“走……”
毛泽东身形僵硬地迈开步子,缓缓前行,氤氲的泪水开始在眼眶中聚集。他仰起头,努力抑制,争取不让泪水落下来。
年幼的毛岸英怔怔地望着远去的父亲,又抬起头,望着满面泪痕却咬紧牙关不发一语的母亲,满脸的困惑。
两个大点的孩子望着毛泽东远去的背影,用稚嫩的声音喊着:“爸爸……爸爸……爸爸……”
杨开慧脸上不断地流淌着泪水,她却咬紧牙关,一声不吭,目送丈夫远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