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

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三、不断创新,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

字体:16+-

三、不断创新,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

中共北京市委十分重视发挥北京市各民主党派的作用,不断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协商与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之中,进一步完善民主协商的形式;积极拓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渠道;不断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机制。民革市委的领导班子认识到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1、构建参政议政工作的体系

为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的政党的整体作用,民革北京市委对智力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了八个专委会。专委会由党员中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副主委和秘书长分别担任专委会主任,规定每位市委委员至少参加一个专委会,专委会每年至少完成一项调研报告;专委会依托机关处室开展工作,驻会副主委、研究室负责协调推动。这样强化了领导班子对全市参政议政工作的领导,形成了主委——副主委——专委会——区委(工委)——基层支部全方位的参政议政工作体系,实现了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从机关职能处室为主体到专委会为主体的转变,调动了领导班子成员、市委常委、市委委员、党员中方方面面的专家学者的积极性。各专委会结合自身优势,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每年完成调研报告近20篇,调研报告的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成为了民革市委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基础。

中共北京市委十分重视与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政党之间的高层政治协商,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的议政会等协商形式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民革北京市委建立了政治协商的准备

机制,成立了由党内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党务工作者组成的咨询小组,作为民革北京市委的智囊团。政党间高层政治协商中民革市委的发言是党员集体智慧、集中意志的反映,在议政会上根据议政会的议题选择相关的专家代表民革市委发言,有效的提高了民革在政治协商中发挥参政党作用的实效。

2、在参政议政中要突出重点

民革与许多兄弟党派相比,存在着党员职业分布较广、专业不突出的问题,民革市委的领导班子认为要根据党员中的实际情况,在参政议政的若干领域形成工作的重点,抓住重点方向不断深入调查,不断积累信息,有利于形成队伍、提高质量。几年来,除了促进祖国统一这一特色之外,还逐渐形成了金融、法律、环境与资源、公共医疗卫生、妇女与老龄问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史等参政议政等重点方向,这些重点方向成为了几年来民革市委党派提案,政协大会发言的中心内容,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通过举办大型研讨会,系列座谈会,邀请相关方面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老的领导同志,一起为北京的发展建言献策,如举办金融与奥运经济等大型研讨会,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的重视,意见被吸收采纳。民革北京市妇委会2003、2004年分别被评为北京市和全国“巾帼建功文明岗”。

结合重大事件和热点的问题召开系列座谈会,是凝聚党员智慧、发挥党派群众作用的重要方式。在非典期间,连续召开了“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科学防止非典”和“妇女与健康生活”等七个座谈会,从不同侧面进行论述并提出建议。在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中共中央(89)14

号文件发布15周年、中共中央(05)5号文件和(06)5号文件发表后,组织召开了关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系列研讨会,对落实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建立健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机制等问题发表了意见、提出了建议。

3、拓宽思路,把社会服务工作做得更有实效

社会服务工作是参政党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服务社会、树立民革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社会服务工作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做好事、多做实事。在坚持和不断完善原有在北京郊区的“三下乡”和“科技支农”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社会服务工作的渠道。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裕固族聚居的边远贫困县,根据当地政府的需求,民革北京市委组织了民革党员中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畜牧养殖、地质勘探等方面的专家20名,深入山区进行智力支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向贵州遵义地区捐献垃圾焚烧炉和纳雍地区的小学捐赠电脑,把爱心传播到边远山区。北京中山文化交流协会与美国金勇国际儿童救助慈善协会合作成立了“北京中山文化交流协会贫困人群救助基金管理委员会”,2006年已落实50万元的善款,在房山、延庆两区县落实资助119位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完成学业,救助河南艾滋病孤儿29人。此外,东城区委、西城区委、朝阳区委、海淀区工委等区级组织和基层支部也开展各类特定的救助扶贫工作,使民革市委的扶贫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参加这些活动的民革党员,特别是一些青年党员从中深受教育,思想水平得到提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更多的实事,成为了社会服务工作发展的方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