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被刘璋一喝斥,王累也气的半死,脸露决然说道:“君死臣亡,州牧大人不听良言,益州危矣,累先行一步。”
“哒哒哒……”
“砰!”
“扑通。”
王累说完,突然猛的撞上一旁大梁,当场头破血流,气绝身亡。
这个变化,众人都未预料到,刘璋也被吓的面色苍白。
缓了许久,刘璋仿佛被掏空身体一般,缓缓说道:“将王累厚葬,赏赐家人千金,良田百亩,保他子孙生活无忧。”
刘璋说完,在下人的搀扶下,缓缓离去,略显一丝没落。
留下的人,表情不一,有同情,有惋惜,有无所谓,也有庆幸的,各自三两两的离去。
张松回到府上,立刻与法正开始密谋,既然已经开战,那么他们的危险肯定会提升许多,此时离去,协助李军逼进成都,是最好选择。
杨松开口说道:“孝直,今日堂上之事,想必你也看见,不如随我一同前去。”
法正微微摇头说道:“子乔兄离去,正又离去,刘璋必会起疑,到时误了大事,你我前途可就断送,正还是留下,寻机再走。”
法正选择留下,张松早有预料,所以并不多劝。“这样的话,那你注意安全,数个月后再相见。”
法正轻轻点头,起身往后门离去,张松则开始整理财物,寻找一隐蔽之地掩藏。
并通知华夏书店老板,让他们帮忙,等自己出城后,也护送家小暂离成都。
快速安排好成都之事,张松立刻动身,飞马赶往战场,与高顺等人一番商议,假借刘璋之令,更是连续骗开数城,一路高歌猛进。
短短两月不到,敌军已逼进绵竹,广汉失守大半,成都也危在旦夕,人心惶惶。
这新的一年,刘璋丝毫没有喜悦,感觉是人生最后一年,每天累的半死不活,不断从各处调兵,可局势还是糜烂不堪。
这日,刘璋一人躲着后府内院,准备好好放松一下,缓解紧绷压抑的心情,那想又有消息传来,让他不得不召集麾下等人紧急商议。
老话长谈,刘璋已没有任何表情,缓缓说道:“绵竹告急,守将张任受到重创,你们可有办法?”
办法,那还有什么办法,除了死守待援,就只剩投降一路。
主薄黄权站出说道:“李军虽然神速,但也有弊端,州牧麾下还有带甲数万,只要据城步步紧守,拖延一些时日,战局必变。”
刘璋皱眉说道:“可现在成都无将可用,无人可用,拿什么守,何人愿去?”
张任号称益州第一大将都受重伤,刘璋麾下那些人,也没有几个敢在这时出头。
听闻此话,法正心中一喜,出列道:“州牧大人,正不才,愿前去驻守绵竹。”
绵竹是成都门户,只要被破,那么只有坚守成都,前去必是一个能信的人,法正明显不是刘璋的心意之人。
刘璋没有回话,仿佛未听见一般,让法正一时尴尬原处。
这时一旁李严,出列说道:“州牧大人,严愿随法校尉一同前去,将李军阻在绵竹城下。”
李家是成都大族,乃至在整个蜀郡,都是颇为上流,以李惠义对待世家的态度,李严应该不会叛变。
张松叛敌之事,对刘璋打击非常大,到现在还未走出阴影,总是对麾下每个人都报有怀疑。
思考一番,刘璋开口说道:“好,那你二人即刻赶往绵竹,记得只需死守,不可贸然出战。”
“是。”
“是。”
两人领命,转身离去,不过法正在转身那刻,脸色变的无比阴暗,明显刚刚刘璋此举,伤到了他的自尊。
从出仕以来,法正处处受到挤压,他自认为才能不输张松和刘璋麾下任何一人,确一直未得重用,早让他的性格变的无比古怪。
第756章 里应外合
此时法正的内心,想的是如何让刘璋后悔,让他永无翻身之日,让他抱受自己所受过的冷嘲热讽。
而在一旁随行的李严,此时双眼微转略有扫瞄,将法正的表情尽收眼中,内心已猜测出一丝。
不过此时人多口杂,李严并没有开口,而是选择了沉默。
绵竹城外,战况不利,高顺也是头疼无比,大军一路畅通无阻,没想到即将攻到成都,确被挡了下来。
此战唯有速战速决,否则待刘璋各地兵马围杀来,只怕会有战败可能。
可数次强攻下,虽然取得一点成就,但城池始终难下,且兵马损耗也难以支撑,高顺一点办法没有。
这日,高顺正率亲卫在绵竹外观察,突然得知城内有人送来书信,赶紧回往大营。
得知是法正到来,欲里应外合,高顺心中大喜,赶紧让人回去禀报,按约定行事。
绵竹城内,法正一到,面见了张任,摆出一副义正言辞模样,张任不疑有他,命他防守北门。
取得张任信任,法正目的达到,与张任嘘寒问暖几句,寻了一借口离去。
回到住处,前往城外通风报信的心腹也已回来,得知高顺已有准备,法正心中自信满满。
相安无事度过一天,次日傍晚,见约定时间越来越近,法正欲准备动身前往城楼,那想半路上被李严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