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争战三国

第950章

字体:16+-

第950章

“是。”

“是。”

两人领命离去,周瑜思考一会,下令剩余大军多布旗帜,想要以此迷惑魏延,随后悄悄将城中一些重要之处,布置下大量易燃物品,做双重打算。

江夏境外,大批的荒山,被开耕成农田,虽然此时无法种植,但引水成渠这些事情,还是有的忙活。

农田边,魏延穿着长袍,脸上略有汗珠,正坐着休息,这一无战事,整个人都感觉精神荼靡。

好在还有地挖,否则魏延怕都要被憋出病来,扬州打的火热,他可是羡慕不已。

“哒哒哒……”

“魏将军,江夏送出消息,说孙军分兵回援扬州。”廖化急匆匆走来,赶紧将刚得到消息告诉魏延。

“嗯?真的,快说去了多少大军?”听闻这个消息,魏延整个人站起,激动兴奋的问道。

“好像数目不少,传回的消息只有一个大概,说起码六万以上。”

六万,也就是说,江夏现在兵马已不足十万,那么不就可以一战了。

魏延脸上露出笑容,疾步赶回屯田大营,招来众人商议。

被紧急召集而来,众人心中清楚,肯定是江夏有所变化。

魏延简单明了叙述一番,迫不及待说道:“诸位,此等千载难逢的机会,正是我军建功立业之时,本将决定,率军即可攻打江夏。”

自古为将者,想的就是如何建功立业,魏延如此心急之举,在这情景下也无人反对,毕竟他们屯田,就是随时准备出击的。

可做为谋者的阎圃,想的可比他们多一些,开口说道:“军团长,大军调走,这地不能荒,否则前番苦心不得白费。”

魏延想也不想回答道:“这个交给诸葛亮处理就行,他应该会有办法。”

“也行,不过周瑜此人,恐怕会留有后手,我等武器,可没有更换,行军还需谨慎。”

荆州中间隔着曹操、孙策,想要换装,一时半会根本不可能,再者按照距离来排,暂时也轮不到他们。

魏延虽然着急立功,可也知道,行军打仗,就怕产生大意。“先生放心,这最后统一之战,延可不想落下遗憾。”

“廖师长,你部即可启程,缓缓推进,若遇孙军出战,停下坚守即可。”

“是。”

“蔡团长、张团长,你部水军,由水路出发,直逼江夏,牵扯周瑜精力,若有机会,可自主采取进攻。”

“是。”

“是。”

第785章 计中计

蔡瑁、张允两人,在魏延接管南阳郡后,被安排到统领水军,但职位并不高。

这也是魏延无奈之举,要不是水军无人可用,他也不会启用蔡瑁,所以只能尽量在职位上压制他们,免得今后会威及到李曙。

而蔡瑁、张允因为新投,也没有抱怨,官职虽小,但起码可以统领一军,没有被闲置下来,已经不错。

水路齐发,周瑜就算有通天之策,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应该也翻不起什么浪花,再者己方这边,也不是无能之辈。

为了在保险一点,魏延左右思考,决定让黄叙再率一部大军,先行出发,自己居于未尾,随时应变突**况。

魏延大军快速行动,周瑜也得知消息,并没有派军出战,而是保持原状以静制动。

如此,李军自然毫无阻碍到达江夏郡治西陵城,面对孙军的不为所动,先锋廖化也不敢贸然进攻,生怕中计。

双方平稳渡过数日,随着后续魏延等人到来,攻城之战正式开启。

面对李军拼命的攻击下,孙军防守的滴水不漏,城池暂时也没有什么危险。

对于这个情况,双方心里都早有预料,若真是一攻即破,魏延反而还怕有诈。

如此双方攻防四天后,孙军的耐力明显下降,李军数次登上城楼,但想拿下城池,还是非常困难。

魏延并不着急,反正只要拿下江夏,早一天,晚一天,意义不大,功劳都是一样。

可周瑜不同,他即要想办法守住,还要减少损失,保留可以应对胜后的突**况。

见李军不急不躁的缓稳攻城,周瑜知道,再守下去意义已经不大,于是决定放手一搏。

这日,苦战一天后,魏延吃饱喝足,外出巡视一圈,见无不妥之处,回营正准备卸甲休息,突然一个消息传来,让他困意全无。

“报!军团长,北门暗哨发现孙军正在撤退。”

魏延此次围城,并选择四门围攻,而是采用了经典围三放一打法,让孙军留有希望,不会破釜沉舟一战。

要知道,江夏这些孙军,大多都是老兵,并且战将云集,万一逼急他们,来个玉石俱焚,后果可不是魏延想要看见的。

至于周瑜他们逃脱,魏延也不在意,因为他们没有地盘,能逃到哪里,最多也就成为一股力量大点的流寇。

魏延陷入思考,想猜出周瑜是何意思,庐江刚刚被张辽占据,魏延也才傍晚时分得到的飞鸽传书,按理周瑜应该还没有得到消息。

以现在战况,和周瑜的兵力,少说还能战上十天半个月,苦守一番,月余也不是问题。

事出反常必有妖,周瑜到底在搞什么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