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召唤: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一、工会组织建设

字体:16+-

一、工会组织建设(1/3)

1950年6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命令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1955年10月2日,第一届全国工人运动会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隆重开幕。

体育场的看台上坐满了首都各界群众,当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贺龙等同志走上主席台时,全场顿时欢声雷动。

工会组织建设共和国故事·历史召唤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1949年7月23日至8月16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工会工作会议。

中华全国总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简称总工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是在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全国工会的通信联络机关。

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确定筹备全国性工会组织。

在1925年春夏之间,全国革命形势迅猛发展。为了指导和推动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实现全国工人运动的统一和团结,准备在即将到来的革命**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和领导作用,党决定领导召开第二次劳动大会,建立中华全国总工会。

1925年5月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名称暂停使用,成立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和各抗日根据地总工会。在解放战争时期,边区总工会和各根据地总工会联合为解放区总工会。

1948年8月1日,由解放区总工会和国民党统治区工会在哈尔滨联合召开了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这次大会是中国工人阶级在全国解放前夕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动员全国工人阶级以实际行动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以及做好建国以后的工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大会通过了新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并决定恢复中华全国总工会。大会选举陈云为主席,李立三、朱学范、刘宁一为副主席。

在全国即将解放的形势下,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大规模地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成为建设新中国,恢复与发展生产;也为了解决各地工会工作中所发生的问题,加强全国的工会工作,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召开全国工会工作会议。

1949年7月23日至8月16日,全国工会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全国72个单位的代表254名。在这次会议上,中央领导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都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会议讨论和通过了有关工会组织等问题,决定了当前全国工会工作的中心任务。即:

在一年左右,基本把全国工人阶级,首先是产业工人组织起来,以担负起领导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使命。

会议提倡大家办工会,建立起工会的民主生活。工会干部要在群众中选拔,纠正委派制度和包办代替现象,强调工会工作要切实实行民主,把工会真正办成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为了提高工人阶级队伍和工会干部的素质,保证完成全国工会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1949年9月,决定将华北职工学校改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

从此,全国工会运动实现了在组织上的完全统一,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史时期。总工会创办《工人日报》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党中央华北局把原北平市办的《新生报》接管过来,改名为《大众日报》。

3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立三,为了加强对全国工会工作的指导,向中央写报告,请示把华北局的《大众日报》,改为全国总工会的机关报。同年6月,得到中央的批

众和全社会的信赖和赞誉。全国建立产业工会

1949年10月,全国总工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着重研究建立产业工会问题。

会议讨论决定,在1950年5月以前,首先将铁路、海关、邮政、电信、五金、纺织、食品、煤矿、文化教育、出版等10个全国性产业工会建立起来。

11月4日,全国总工会常委扩大会议再次讨论决定,为了迅速完成组织全国工人阶级的任务,全国铁路、邮政、电信工会筹备委员会应积极进行筹备工作,在1950年3月以前召开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全国委员会。全国纺织、煤矿、五金、食品、文化教育、出版、轻工、店员等各产业立即建立工作委员会。

11月9日,《工人日报》就此发表了《建立全国性的产业工会是目前组织工会的中心环节》的社论。

12月25日,全国总工会正式发出了《关于成立10个全国性产业工会的通知》,要求各地工会在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下,在1950年5月以前将铁路、邮电、海员、纺织、燃料、五金、食品、教育、出版印刷、搬运10个产业总工会组织起来,以便统一努力生产的行动,便于经常教育,进行研究与规定统一的工资制度与福利待遇办法。

12月12日至19日,全国总工会召开店员工会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店员联合筹委会。要求按行业组织工会。

12月27至28日,中华全国海员工会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

1950年1月6日至10日,全国纺织工会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选举出全国纺织工会代表大会的筹备委员会。同年7月15日至24日,中国纺织工会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国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

1月22日至2月2日,全国煤矿工会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讨论了关于依靠工人,贯彻管理民主化,搞好生产的问题,关于废除把头制度和加强安全问题。

1月28日至2月6日,中国搬运工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0会议决定彻底消灭搬运事业中的封建制度,建立搬运公司,规定合理运价,保障搬运工人的生活,达到货畅其流的目的,一致通过颁布搬运工人的劳动法规的建议,正式通过中国搬运工会章程,选出了全国搬运工会委员会。

2月7日至12日,中国铁路工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朱德副主席、林伯渠秘书长、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立三、铁道部长滕代远到会祝贺。

会议宣告中国铁路工会正式成立,选举了全国委员会,通过《中国铁路工会章程草案》、《关于开展合理化建议暂行草案》等6项决议。

3月18日至27日,中国邮政、电信两个工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邮政全国委员会。

6月8日至17日,中国兵工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宣布中国兵工工会全国委员会正式成立。

7月7日至21日,中国电业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选举正式成立电业工会。

8月,中国教育工会正式成立。

8月3日,中国化学工会筹委会成立。

9月22日,中国新闻出版印刷工会筹委会成立。

12月15日至22日,中国机械制造业工会筹委会成立。

1951年3月5日,中国五金冶炼工会正式成立。

3月12日,中国盐业工会正式成立。

4月29日,中国食品工会成立。

8月2日,全国总工会常委会决定成立中国金融工会工作委员会。

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到1950年,全国各主要产业部门和主要城市的工人基本组织起来,共建立了16个全国性的产业工会领导机构,其中包括6个筹备委员会和3个工作委员会。

1951年新华社报道:

1950年全国工会工作获得重大成就。全国工会会员490多万人,各产业部门和重要城市中的

况,工会在党的领导下,配合行政举办了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和业余技术训练班。还通过推行师徒合同、技术研究会、技术互助合同以及先进生产者表演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的扫盲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使职工群众的文化技术素质有明显的提高。

这一时期,职工群众的文艺,体育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各级工会都依靠国家和群众的力量,兴办了大量的文化机构和设施。一些基层工会建立了图书馆、俱乐部以及文艺演出队和体育运动队。工人群众通过参加活动学到了知识,活跃了气氛,增强了体质。

1955年10月2日,第一届全国工人运动会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隆重开幕。

体育场的看台上坐满了首都各界群众,当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贺龙等同志走上主席台时,全场顿时欢声雷动。

全国总工会主席赖若愚致开幕词,贺龙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大会致以热烈祝贺。

在大会上,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同志还分别为大会作了“开展体育运动,增强健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开展职工体育运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增强职工体质,更好的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的题词。

参加这届运动大会的有铁路、煤矿、一机、二机、重工业、电业、纺织、邮电、公路运输、林业、农业水利、建筑、海员、店员、教育、轻工业、人民银行17个产业单位。比赛项目为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举重、自行车六项。

各产业单位通过逐级选拔比赛,在120多万名职工运动员中,选拔出1709名运动员参加了各项竞赛。大会期间,首都部分工厂、学校、“八一”体工队、公安军和民主朝鲜青年代表团等25个单位的9300多名运动员,分别做了团体操、军事体育、看台组字和足球比赛等表演活动。

在各项比赛中,全体运动员显示了卓越的运动成绩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有10名运动员,打破了8个项目的全国纪录。其中男子铅球打破了保持19年之久的全国纪录;女子3000米自行车前3名的成绩,都打破了全国纪录。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王崇伦代表重工业队参加了运动会的田径比赛,并获得男子组200米跨栏第5名。

工会组织在提高工人文化水平方面,也作了不懈的努力。到1956年底,全国参加业余文化学习的职工已达500多万人,扫除文盲53.5万人。参加技术学习和科学知识讲座的工人为数更多。这对于提高职工群众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技术水乎,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总之,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使工会积累了许多经验,密切了同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成为党联系群众的强大纽带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柱石。发展劳动保险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1日,《工人日报》发表了《庆祝胜利迎接胜利》社论,把“建立与充实工会劳动保险部门的工作机构”,列为全国总工会工作的“八项任务”之一。

早在1948年时,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立三,就在哈尔滨主持起草了《东北国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草案》,并将在公营企业中推行劳动保险制度向中央写了请示报告。1948年8月23日,党中央回电表示:

你们可以试行。

在1950年1月28日,在全国搬运工会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关于解决搬运工人残疾、伤亡等待遇问题的暂行办法》。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常委扩大会议批准了这个办法。

2月7日,在全国铁路工会全国代表大会上,建议政府实行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险暂行办法。因此,在李立三主持下,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1950年10月30日,政务院公布了这个草案,在全国广泛征求意见。

1950年10月31日,全国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