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48章

字体:16+-

第48章

保险一拧,再把手放进板机上,枪一下子端了起来。

不料那人见小兵们都过来,也翻脸了:“你要干什么?你是我手下的连长,以下犯上是要被正法的”。

身后的李秀和二丫都是普通人,自从进了军营都有点发蔫打怵,到现在才听明白那个人对王南说了什么,不由的把手放在了大壳子手枪上,周围的那些士兵和胡子们也都看了过来。

王南被气笑了,拿着枪顶在那人的脸前,几乎是吼的说:“老子都不认识你,你还对老子弊弊了这么多,你找事啊?都是凭本事杀日本人,老子过来是想换两招儿,以后能多杀点狗杂种。你觉得老子傻还是老子有病?告诉你这沙宾,老子带俩娘们照样杀了几十个日本兵。都是爷们,想让我敬你你得凭本事说话,你上来跟老子装你码的大尾(yi)巴狼?你道行够不?敢下场亮亮不?别让他玛的让我随手拍死你”。

一长段话王南说的特顺溜,这话是当然也是故意说的。

胡子是东北的特产,不管小孩子大人,遇到点事儿,都会相互叫号(互盘背景靠山的意思),清一色用这种口气,不管旧朝还是新国还是后世,这种匪气语境深深地扎根在东北人的生活中。

树边坐的几个人站了起来,一个魁梧的汉子喊:”说的好,能杀那么多人是条好汉子。亮两招,让我们学学(东北话:xiao,二声)”。

王南跟那个团长走进来的时候,其实已经做好了准备。

回头对那个人喊了一嗓子:“大哥,你看好!”

“呯”

“呯”

“呯”

“呯”

“呯”

一梭子五发子弹,两秒多点一发,全打在两百米外的一块挎包大小的石头上。

魁梧汉子从他喊看好时就盯着他的枪,他看到王南一下子半跪在地上,一连五枪,第一枪时还没反应过来,第二枪他顺着枪口看过去,看到了子弹打在200米外石头上的小火花,也听到了子弹与石头的碰撞声,后三枪他的眼睛都放在不大的石头上,枪声停止半天,他才反应过来:这他娘的神了,北三省胡子就没听说谁能在这个距离上随便看到块石头就打的这么快还这么准。

王南有些投机取巧,那个石头他在走近林子时,就看好拿来立威的。

人家不会白请,不露两手,能不能全乎的走出去,全看有本事多大。

王南站了起来,魁梧汉子大喊:好枪法,好枪法。兴奋又激动。

周围人听到枪声时已经都站了起来,听魁梧汉子大喊好枪法,全围了上来,一个接一个的喊着“再来”,都说太快了没看清,非要再来一次。王南也不打奔儿,喊了句:“老少爷们儿,看好啊!”

随手拍上了一梭子弹,弯腰往人群左边移动,蹲下来一枪,在人群中穿穿转转的晃晃到了右边再打一枪,就这么在人群中小跑着转来转去把五发子弹都送到石头上。

有人指着那块石头,大家都看到了王南在他们身边来回跑动,也看到了子弹撞在石面上发出啸声,每个人都看明白了。

所有人都呆住了。

别看人家年纪小,别看人家带俩漂亮的大姑娘在身边,光这一手,牛掰大了,服,得服,都得服。一群人在那里喊着:长见识了!服了!太牛掰了!

李秀和二丫有点看不懂,她们是看着王南练枪的,以为很正常的事儿,谁想这么多好汉都佩服的要命。看来自家男人是真不同凡人,不由的把胸挺了起来。

王南也只是觉得这手绝活拿出来肯定新鲜。谁料,能让这些当过兵当胡子的人喊出服字,这让他对自己的枪法练法做了一个肯定。他知道自家的枪法肯定很准,可偷学来的绝招没试过,听到这些人的叫好声,他知道他付出来的汗水没有辜负他,这绝活儿也肯定是顶用的好东西。

这时又回来一波人,听到枪声,又看到大家围着三个外来的,就问怎么回事,魁梧汉子大声把王南怎么开的枪说了,带他进来的团长就走到前面,很诚恳的请王南给大家讲讲门道。

王南有些脸红,他可没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过话。

稍有些紧张的讲了下自己:他说这招是堵日本人时,看到日本人使,就学了过来,自己练的,前前后后上千多发子弹(他故意多说了些)。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得用好枪练。

王南说:他们三人身上的枪,是从近40把步枪里挑出来的,日本人的枪在300米内都还可以,子弹散布都在人头大小以内,要是想到打中苹果大小,就得要挑把好枪了。

当然,王南说要挑好枪也不是尽然。枪的好坏,一个是出厂时的确有工艺、公差和质量上的区别,但更多的还是长期使用下来的保养和熟练问题。只是这样讲不是没道理,对于在场的人,包括王南自己,都没办法拿到一把新枪专人专用的保养和调校,机械的保养和调校更不是每个人都懂的。

第四十一章 换枪

这时有一个面相比较凶巴的人把站在王南面前的人拨开,很认真的跟王南讲:“你这枪都是好枪吧?能不能给我一把?我拿撸子换”。说着,从皮带上摘下一把手枪,左手抓住枪口就把枪柄递了过来。

王南呆了下,他对手枪不大了解,两个女人身上带的王八盒子,他也就是试试,知道怎么打,又教会了两个女孩子后就不再过问了。

得,人家枪都递过来了,先换来玩几天再说吧。

二话没说,接过对方的撸子,把手里的步枪递了回去,随后,从肩上的弹药带里解下一前一后两个弹药盒,把90发子弹也递了过去。

周围的人都识货,这年头有时枪还好搞一些,可子弹是消耗品,打敌人要用,没事练枪保持手感也得用,很多时候都是有枪无弹。何况子弹也是钱,平时子弹还好买,可打起仗来,很多时候一发子弹两斤大米都换不来。

围观的人群哄的一声,都在说王南这个人敞亮、够意思、是朋友、真仁义。

那人看出王南不懂这撸子,就对王南讲:这是大眼撸子,美国货,威力非常大,50码内打胳膊卸胳膊,打腿卸腿,打胸必死,是非常少见的好东西。随后把身上的备用弹匣和总共不到二十发的子弹全都塞给了王南。

周边也有人帮腔,说这东西的确非常少见,是把好枪,好枪换好枪值。

这汉子又大略讲了下怎么保险、枪匣装卸和开枪瞄准,就抱着步枪躲到一边乐呵了。王南只看出来这撸子的子弹都快比手里步枪的子弹2个粗了,威力不用问就知道跟这汉子说的差不多。

这时又跑过来一个人,是个蔫巴模样的汉子,胸前一横一斜挎着子弹带。直接过来问王南:“这好枪怎么换?”

王南感觉今天是个好日子,还是换短枪吧。

就说拿短枪吧,想了想,又加了句:“匣子枪有嘛?”(黑龙江一带都叫毛瑟系列的驳壳枪叫匣子枪,叫法来源不知道)

东北的胡子凡是有名有号的基本上都用这个匣子枪,极其有名,王南觉得要是有机会换上一把也来试试这枪到底是什么感觉。

那个人居然从后背摘下来个大木盒子,王南被吓了一跳,他没注意这汉子还背着这东西,等人家把大木盒子打开,从里面拿出把匣子枪让他验枪的时候,他才明白,这个就是传说中的匣子枪。

王南一边喊着李秀摘下背上的步枪一边对这人说:“大哥,你一会教下我怎么用吧”。这汉子点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