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60章

字体:16+-

第60章

跑到中间的房头小路,向南穿过两个小小的胡同,看到有家门口放着垃圾箱(东北话ge neng,东北早些年的风俗会把垃圾箱放在院门口,一个木墩子或者大石头上放个破烂土篮子木箱之类的装垃圾),就蹲在那里,拿出一梭子子弹就往空枪里压。

压好子弹又开始细听周边的声音。

西边大路上的日本人和汉奸们已经猜出来袭击者就躲在这一带,开始分配人手堵住各个街口,但东边的人还在往这边跑,并且还是从胡同里面跑。

王南就等那些人从身前身后的胡同里跑过去的时候,开始往东面跑。

跑了几十步,身后就有人在喊叫,王南回身用左手开了两枪,因为有点看不清,只能打在胸口宽大处。

接着转身继续跑。

跑到胡同口稍大点的街道上,王南开始靠着胡同口南边往北打,这用他聪明的用外面的手开枪,射击角度甚至大过视野。

枪口对准北面后,没有看到人。应该是都钻胡同跑过去了。

马上身体转到北面墙边,端起左手的枪,看到两个人影站在不远处,没有犹豫就开了枪。

开完枪身子就往街道对面的胡同钻去。一边跑一边想:这两个是不是汉奸哪?只是回头就想到,街面上都是枪声,不是汉奸日本人,谁还往这里傻站着?

这也计是日本人和汉奸在哈尔滨遇到的第一次夜间在街道上反复开枪的人,一时间没有什么应对的章法,街道上总是有不少跑来跑去的日本人和汉奸们,这就给了王南非常多的打黑枪机会。

王南的胆气越来越大,不光是枪法带来的自信,也是日本人与汉奸们的混乱造成的。人无序跑动和见到人先喊是谁,不敢先开枪,这种混乱给他带来太多下黑手的机会。

他穿胡同的时候,听到哪边有人跑动,他就往那里跑,跑近了就躲在胡同口开枪,然后继续穿胡同。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街道都有小胡同,也有很多他不知道的死胡同让他来回掉头,不得不时常冒险穿过正街。

过正街前,他可以在巷子口用子弹两边或正面压制一下,快速跑过去,也可以直接冲过去,也可以扭头往别的路线跑,王南慢慢的明白了这种街头巷战的特点,更加注意利用地形出其不意的开火。

又压过两次子弹后,王南就以最快的速度向住的地方移动。

日本人在枪声响了十几次后,终于想明白了对策,拼命的喊着,让他们的人都在原地躲起来不要乱跑动。

只是为时已晚,王南已经快跑回到住处了。

这一夜王南很解气的睡了个好觉。

迷迷糊糊中感觉李秀忱着自己的胳膊上睡觉,搂在她的脖子上,手往下一垂正好是渣渣,抓着抓着就有了感觉,可想乱动的时候就被被子隔住了,胳膊又被抱的紧紧的,王南无处用力,困劲上来就又睡了过去。

早上起来就感觉胳膊有些沉重,坐起来看到李秀和二丫把仓库门开个小缝在那里给他缝肚兜子弹袋。

吃过点零食早饭,王南穿着旧衣服带着大眼撸子又上了街,街上的气氛非常紧张,当王南看到胡同里也有日本人和汉奸的时候,果断的调头回到了住处。

日本人制定了一系列的戒严与搜查方案,并且派出了间谍向周边的义勇军和东北军渗透,想查清是什么人在城中开枪。

同时又把监狱里一些犯了违禁的中国人拉到大街上枪毙做为报复。

中午的时候,王南听到了四处都有枪声响起,三个人都感觉不太对劲。

王南很想带上匣子枪出去看看,李秀拦住了他,让他晚上再出去看看。

王南忍住了。只是下午还是出去了一趟,三个人开不了伙,不得不出门在旁边找可租或者是没人的房子。

王南在先在小胡同里张望了一下,不见人影。走到小胡同连到大胡同的口那里,也不见人影,蹑手蹑脚走到大胡同口,左边看到一群人围在大街道的路口那里,好象在看着什么,周围还有些日本士兵和汉奸。扭头看下右边,几个汉奸站在远处街口处。

没办法,王南只好往回退。

王南一边往回退一边看两边的房子,他准备找一家没人的空房子进去做饭。这倒是有,很快就找到一户,还是独门独院的,很合适他们三个。

这段时间哈尔滨空房子并不多,一个是战争原因,能走的全都走了,可周边更多的人又集中在了哈尔滨这座东方数一数二的大都市里躲避战乱,大城市再乱也比乡下安全(上海到这时才接手成为真正的中国第一大都市)。官方的统计人口数字是1931年有32万,1932年底有38万,当然,这数字只是参考,统计口径已经无法查询。

那家人应该是出门有一段时间了,门前的灰落了一地,人的脚印没看到,倒是有几条猫鼠之类的动物留下的脚印清晰可见。王南站在门口没有看到锁,木门中的中间有个活门,锁挂在里面。

王南看了下这家的墙。墙是用木头板皮夹出来的板障子,有一人加一手高,王南跳起一点就用手抓住了墙顶,把身体向上拔了下,感觉还可以,就引体向上,把脖子探进墙上,看到小院里子也是浮灰一地,里面的门也挂着明锁,就猛的一翻右手腕,右手撑住木板顶,再翻下左手腕,腿一跨,骑到了墙上,随后就跳进了院子,开始找东西把两个锁都砸开。

在后世的军队里,单杠是很重要的军事体育。一练习是引体向上,就是王南挂在墙上把脖子探到墙头的动作;二练习是卷身上杠;三练习就是王南两个手依次翻腕按在墙头上的动作;四练习就是在三练习上再跨脚过杠,与王南跨腿过墙很接近。就这几个军体动作,稍加变化就是军人过墙上楼的动作。

第五十五章 报复与反报复

这家人的柴火堆里还放着斧子,王南没有犹豫,把屋门上挂的锁调到了一个角度,用斧子撬开锁环,进到屋里。

这是个老少屋的间隔,就是进门就是灶台,左边墙角有个弯把子压水井和一口不大的水缸,叫外屋。右手是大屋,半边土炕半边地,地上炕上都是空的,连炕边的两个大木箱子也是空的。灶台后面是小屋,灶台的墙也就接近一人高,原先应该挂着布帘子已经不见了。

小屋一般住着的是老人,土炕里面有个木架子,上面也有两个箱子,有一个还用锁锁上了。地面只够一个人转身。

王南对这个空房子非常满意,独门独院,还有水有柴,不用跑出去挑水,这可是哈尔滨市区里很少见的精致小院。

出了屋,又撬开了外面的锁,从正门走出去跟李秀和二丫把东西都转移到了这里。

两个女孩子进了屋子就开始点火做饭吃,王南开始研究怎么把锁装回去。

等三个人吃了饭,开始打扫卫生,把院里和门前的灰都打扫干净,这才开始铺炕。

李秀看了二丫好几次,有心把她赶到小屋里自己去住,只是又怕和王南两个人住时,在孝期就做出些什么出格的事儿,不尽孝。

犹豫半天,还是让二丫也跟着睡大屋的炕,只是趁王南没在屋里的时候,她好好警告了二丫一番。

到晚上九点钟,王南觉得可以出去转转了,这回只带着两把匣子枪和子弹出了门,又开始慢慢往远处移动。

因为昨天的枪声,也因为白天日本人的街头杀人,今天晚上大街小巷里一个老百姓都没有。很快王南就发现了街头上的尸体,被杀害的中国人就示威着丢在那里。王南看到两处后就明白了日本人的做法,怒不可遏,开始四处寻找日本人和汉奸。

可很快,王南发现日本人放在街头的日本人和汉奸都躲在角落里,不再象昨天那样傻站在路边。

王南蹲在一个旮旯角落边观望边琢磨怎么动手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