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孩他爹,咱破镜重圆

第三十一章 讷嬷嬷的决定

字体:16+-

一万块钱?

讷嬷嬷、关惠英、讷宝都坐不住了。

三个人齐刷刷从炕上跳了起来,不可思议的看着宋谨言。

“你说啥?他们家给你一万块钱?”

讷嬷嬷短暂惊讶之后,恍然的点了点头。

关惠英被这个消息,震的脑瓜子嗡嗡响。

最失态的要数宋谨言这位小舅舅了。

讷宝瞠目结舌嘴巴张的老大。

因为张的太大,下巴骨脱臼了,闭不上嘴巴了。

讷嬷嬷跟关惠英手忙脚乱一通,帮着他将下巴骨归位。

讷宝小心的动了动自己的下巴后,凑到宋谨言身边,不可思议的追问。

“你吹牛呢吧?”

“他们家凭啥给你这么多钱啊?”

宋谨言将存着拿了出来,放在桌子上。

“这是存折,你看看是不是我的名字。”

讷宝半信半疑的拿过那张存折,仔细的数着上面的数字。

“真是一万块钱!”

“小崽子,不,不对!姐!以后就是我的亲姐,我跟着你混了。”

讷宝「哇」的一声,给宋谨言一个熊抱。

死死的将她搂在怀里,就像宋谨言小的时候那样。

用他那带着胡渣的下巴,使劲往宋谨言头上蹭。

蹭的宋谨言哇哇大叫,大喊「救命」。

见讷宝又在「欺负」宋谨言。

讷嬷嬷跟关惠英反应过来,齐齐上手合力将二人拽开。

讷嬷嬷没好气的扬起巴掌,狠狠的往儿子身上拍。

“又欺负她,又欺负她。”

“没轻没重,老拿你那大脸往她头上蹭什么。”

“她不是小孩了,男女有别,你不知道么。”

“还认姐?你是他舅舅!”

讷嬷嬷打了几下,累的气喘吁吁。

拿起那张存折还给宋谨言。

“这个钱,你收好了,没事儿别拿出来显摆。”

“你手里有一万块钱这事儿,就咱们四个人知道,谁都不许往外说。”

说完,讷嬷嬷盯着宋谨言,欲言又止。

宋谨言立马领会,连连摆手。

“放心,这事我爸不知道。”

听见宋庆国不知道,大家松了一口气。

讷宝绷着脸,装出一副长辈的模样,摸了摸宋谨言的头。

“小崽子,你算聪明一回……”

几人坐在炕上,又聊了些家常。

此刻天色昏暗,已到傍晚。

在外面干活的人,上学的孩子,陆续回了家……

除了山里狩猎的二舅讷顺、上大学的四表哥,当兵的五表哥讷康明、上大学的四表哥之外。

讷家全家人,整整齐齐坐了两桌。

讷嬷嬷生育了四子一女,光孙子就有十几个。

讷福跟关惠英二人,生了讷启明、讷康明、讷鸿明三个儿子。

讷顺跟敖舒青二人,生了讷雷明、讷金明、讷绍明、讷钟明四个儿子。

三子讷贵早熟,十六岁就与青梅竹马,索亚萍结了婚。

但他是入赘到索亚萍家里,无法孝敬母亲,就将第三个儿子改姓讷,送回到讷嬷嬷身边抚养。

平时吃饭,一般都是男女分桌。

讷嬷嬷领着家里的女眷,未成年的孙子,坐在上桌。

讷福带着成年的子侄们,围坐在靠近门口的下桌。

今天讷嬷嬷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便让讷福等人来自己桌上吃饭。

宋谨言端完饭菜,看见舅舅、表哥们坐上了姥姥的桌子。

知道家里这是有大事儿要说,连忙在下桌找了个位置。

讷嬷嬷等了半天,没见外孙女过来。往下桌扫了眼,发现她正躲在角落里呢。

“言丫头,你过来。”

宋谨言端坐着不好意思过去,腼腆的笑着应付。

“姥姥,我想挨着大舅妈……”

讷嬷嬷眼神犀利表情严肃,不容拒绝的冲着她招手。

“今天家里商量大事,各房主事儿的人都在。”

“你妈就留下你一个孩子,她没了,你就是当家人。”

“过来,坐我身边。”

此时的讷嬷嬷哪有半分慈眉善目的模样,但她眼带锋芒气势锐不可当。

隔着两三米远,宋谨言都能感受到她身上传来的压迫感。

屋里十几口人,此时安静的连呼吸声都听不见。

宋谨言用眼角四处瞟了瞟,发现今日座位果然跟平时不一样。

讷嬷嬷坐在炕上主位上,左手边坐的是大舅讷福,以及他的长子,自己的大表哥讷启明。

右手边坐着是二舅的长子,三表哥讷雷明。

二表哥讷俊明,就是入赘索亚萍家里的讷贵,送回来的儿子。

他挨着小舅舅讷宝,坐在姥姥的正对面。

宋谨言站起身来,磨磨蹭蹭的朝着讷宝走过去。

还没挨着讷宝,就被讷嬷嬷喊住。

“言丫头,过来挨着我坐。”

宋谨言身体一颤。去姥姥身边坐?

宋谨言多年不与讷家人来往,母亲死的又早。对于达族的规矩一知半解,生怕做错什么,给母亲丢脸。

看出宋谨言的犹豫,讷宝笑着起身,上前拉着她的手。

“咱家就你一个姑娘,那本来就是你的位置。”

“你妈从前也是坐在炕上吃饭的。”

听见家里人这么说,宋谨言松了一口气。

欢欢喜喜的挨着讷嬷嬷坐下来,等讷嬷嬷动筷子,全家人这才开始吃饭。

平时讷家吃饭,说说笑笑家里氛围极好。

但今天得知讷嬷嬷有重要的事情要说,都低头沉默,等着老太太开口说话。

讷嬷嬷看着众人吃的差不多了,这才放下了筷子。

众人见她放筷,也纷纷落筷,面向讷嬷嬷坐直了身体。

“言丫头这几天进城,把那电视机卖了。”

“卖的钱,给咱们家买台拖拉机。”

讷嬷嬷的,像一滴水落入了油锅,顷刻间炸起一片惊雷!

家里的男人们,上到四十多岁的讷福,下到十二岁的讷钟明,纷纷等着双眼,眼神发光,嘴中忍不住惊喜狂呼!

“太好了,咱家要买拖拉机了!”

“拖拉机好啊,拖拉机不但能挣钱,还能给家里干活!”

“咱们村大队就一台拖拉机,每年秋收都忙不过来,咱们小老百姓想借着用,还得排号看人情。”

“哪个公社都这样,除非自己家买一台。”

“这回咱家也要买了,嘿,咱们村,头一辆!”

家里的小辈们刚从讷嬷嬷嘴里知道这个消息,就兴奋的议论个不停。

讷宝虽然早就知道,可此时母亲宣布出来,他还是难掩兴奋。

不停的跟着大哥讷福说着拖拉机的好处。

“这拖拉机能干的活儿可多了,平时上了路,拉石头,运庄稼,交公粮。”

“卸下车厢,换上不同的农具,耕,旋,犁,耙,碾,开沟打梗无所不能。”

“水师营好几户人家都买了拖拉机,平时靠着拉活,都都挣老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