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看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济理论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一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理论研究最重要、最突出的成果,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大支柱。现阶段中国一切经济问题的研究,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都要以这两大理论为依据、为指导。"张卓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张卓元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发现和论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经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问题的认识也将更加深入,必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参考文献
1.骆耕漠:《关于我国过渡时期基本经济法则问题》,《经济研究》1955年第1期。
2.苏星:《目前争论的主要分歧在哪里》,《经济研究》1955年第1期。
3.许涤新:《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在我国过渡时期的作用》,《经济研究》1955年第4期。
4.王学文:《关于我国过渡时期经济规律问题的几点意见》,《经济研究》1955年第4期。
5.范文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光明日报》1957年2月28日。
6.严北溟:《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特点》,《新闻日报》1957年4月27日。
7.平心:《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推动和生产力的相对独立增长--七论生产力性质》,《学术月刊》1960年第7期。
8.张友仁:《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3年第2期。
9.董辅礽:《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问题》,《经济研究》1979年第1期。
10.苏绍智、冯兰瑞:《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经济研究》1979年第5期。
11.朱述先:《也谈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与苏绍智、冯兰瑞同志商榷》,《经济研究》1979年第8期。
12.杨献珍:《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过渡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问题》,载杨献珍等《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而战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3.孙冶方:《平心〈论生产力问题〉序》,《论生产力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
14.何伟:《社会主义公有制应当有多种形式》,《人民日报》1984年12月31日。
15.刘诗白:《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回顾与展望》,经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