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昆仑

以兵寄情以论立世

字体:16+-

——读南远景军事人物评传《云卜论兵》

成都军区原战旗报社社长南远景撰写的《云卜论兵》一书,近几年在军事历史和军事思想领域引发持续关注。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数十家图书馆收藏了该书。国内外一些军事研究机构将本书作为研究中国军事史和军事思想史的重要参考,一些高校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也引用该书的观点和语句。该书内容以及插入的国画及书法作品先后在西安亮宝楼美术馆和四川美术馆展出,观众达10余万人次。许多读者评论该书为“兵家大观”,认为该书“阅尽五千年兵事”,是近些年国内军事学术领域一本不可多得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历史教科书。

云卜为南远景的笔名。《云卜论兵》记述了中国历史上从轩辕黄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共108位改变历史进程的著名军事家的生平业绩。作者认为:“战争之胜负,不仅取决于将帅于阵前之计谋韬略、勇气精神,亦与将帅之人格品行、素质教化紧密相关。将帅之命运,不仅取决于其驾驭战争之能力,亦取决于其志向性格、处世为人,甚至沉淀于其潜意识中的动意本能。”由此认知出发,作者从军事思想、计谋韬略、战略战术、性情禀赋等方面对将帅成败得失进行了独到而中肯的。

该书忠于历史,实事求是。在两年多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广猎史籍,遍涉百家”,“大胆设想,孜孜查证”,严肃考据,独立思考,“秉公直抒,弗存私见”,不以得失论成败,不以成败论英雄。所得出的结论,不仅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将帅的成败得失,而且在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后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作者对录入本书的历史人物有严格的筛选标准:必须是改变历史进程的军事家,而不仅仅是战功卓著者;同样战功条件下选入个性特点突出、其成败得失对后人有更多教育启示意义者。如隋朝大将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等在隋统一全国战争中都建立了不朽功勋,但只选录贺若弼进入该书。因为贺若弼父子两代人个性中都有“口不择言”的弱点,且都因此而影响了其军事作为,并因此丢了性命,故对后人教育警示意义更大。作者论述贺若弼说:“倜傥英略,武毅沉雄。灭陈名将,功垂千秋。然争功于朝,矜伐无度,妄议时政,遍树敌手,因言建功,因言获罪。故无言不足以彰其志,少言不足以达其意,适言不至于招其祸,妄言必定于亡其身。为将之道,言而有智,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而无非。如此,成其功而远其祸矣。”

作为一部军事人物评传,“传”在《云卜论兵》中占有较大的篇幅,而“评”和“论”更是该书的核心和精髓。作者参阅了“二十四史”、《清史稿》《资治通鉴》《剑桥中华民国史》等历史经典,对收录的每一位军事家进行了独到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抓住每一位军事家最显著的特点进行评论,凝练几十个字概括其一生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以及留给后人的启示,创造出许多名言警句,提出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如评论项羽抓住其“杀人如麻”“用人多虑”的特点,只用了58个字:“秦之暴政非羽之暴力不可除,项羽者,亘古英雄也。然仅以暴力经营天下,岂不谬哉?杀人如麻,该杀的不杀;用人多虑,该用的不用。天下焉能归项氏?”评论朱德总司令,抓住其伟大人格中的一个“德”字,用了61个字:“德为其名,德乃其性。军中慈父,爱兵何其深、抚将何其厚也!以其大德重望辅之毛公,犹山川江河之与大地,克成互补整合之奇功,致朱毛雄师无敌于天下。”评论楚庄王抓住其“一鸣惊人”的特点,用了55个字:“三年不飞,飞则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不问则已,问则九鼎;不伐则已,伐则县之;不干则已,干则必成;不战则已,战则必胜。大丈夫当如庄王。”这些半文半白的评论,语言非常凝练,充满了智慧和哲理。

《云卜论兵》1998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后互联网上的讨论不曾中断。著名的“孔夫子旧书网”将其列为“古籍”“经典”出售。原价只有6.5元的书籍,网上最高卖到262元。2016年,应读者要求再版时,作者对部分内容作了修改。十几年来,国内学者对书中人物及论断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形成一些学术成果。由于该书影响不断扩大,再版的《云卜论兵》,由著名国画艺术家李凤杉先生为108位将帅每人画了一幅写意人物画插入书中;全国近百名书法名家以各体书法书写了《云卜论兵》评论将帅的文字,从而使新版的《云卜论兵》图文并茂,好评如潮。

南远景《云卜论兵》面对历史,独立思考、探索本质、揭示规律,终成一家之言。诚如《云卜论兵再版序言》所言:“立万仞之巔可一览苍茫大地,具敏锐慧眼方洞穿历史烟云。远离世事浮云,拒绝急功近利,于嘈杂中静心思考,潜心研究,青史终留记忆,文字亦可长存。”

著述,其生命在于思想。滚滚红尘,思想之树常青。《云卜论兵》以兵寄情,以论立世,向智慧海洋寻探,往思想深处开掘,其存在价值业已彰显。可以预料,这部思考之作、心血之作、非媚俗之作,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们遗忘,其恒久的生命力将在岁月的江河里历久弥新。

2019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