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开局截胡潘金莲

第二百七十一章 事件始末

字体:16+-

第二百七十一章 事件始末

听了好半天,武松和宋徽宗才明白了事情的起因,这何温居去樊楼看望自己的红颜知己,谁知到正巧遇到辽国使者了。

辽国使者这几日无聊,也在这樊楼里面流连忘返,自然是沉溺于温柔乡之中,此时却看到一个女子自己从未见过。

自然也对这女子提起了兴趣,所以就前去交谈,但是这女子也算是钟情于何温居,况且何温居的父亲何生也算是一个有名的人,可是出了名的护犊子,所以平常也没有人回去冒着得罪何生的风险去挑逗此女子。

但是外面来的辽国使者自然不以为然,就这样搭讪上去了,自然遭到女子的拒绝,辽国使者可没受过这样的待遇,要知道其他人见到他都是毕恭毕敬的,谁知道刚来大宋就被刷了一波,蔡京安排他来到樊楼却再也没有管过他。

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的辽国使者看到这女子竟然不顺从自己,怒从心中来,一巴掌就打了上去,将女子拍倒在地,谁知道今日正好遇到了何温居前来看望这名女子,于是二者就发生了冲突。

何温居虽然性格不算太刚硬,但是看到自己心爱的女人被打了,自然也咽不下这口气,就和辽国使者打了起来。

但是毕竟何温居还是一个文人,又怎么可能打过辽国使者呢,要知道再怎么养尊处优,这些辽国人也是马背上走下来的,自然身强体壮,将何温居一顿胖揍。

但是樊楼附近可是有不少人都知道这是何生家的公子,早在起冲突的时候就已经跑去何府汇报情况了。

毕竟按照何生的性子,知道自己儿子吃亏肯定咽不下这口气,而作为通风报信的人自然也会得到不错的赏赐。

何生带着人来到了樊楼,自然看到自己儿子被打的口吐白沫了,也是怒火中烧,此时也管不得对方是什么人物了,冲上去就是一顿胖揍。

这辽国使者就算再有力气,也是双拳难敌四手,不一会就被打的有些支撑不住了,但是辽国使者又怎么会一个人来呢,其他人等了半天不见自己的同伴上来,下面又是如此嘈杂,自然也下去看了看。

这一看就看到自己的人被一堆人围着打,辽国的使者自然忍不住这些,直接就带着人上来了,当人数相互持平的时候,那就是何生的噩梦了,毕竟那些辽国人一个至少能打俩个,不一会就把何生已经他带来的人揍爬下来了。

不过辽国使者也知道这里是大宋,自然不会将人杀死,只是冲着一些地方使劲的殴打,这可让何生痛不欲生。

这事情一闹大,自然就引来了开封府尹,腾府尹到来之后看到这样的事情也是头大,毕竟这俩边身份都不小,他只是一个开封府尹,自然不可能在这个上面做决定,只能先将场面控制住,然后派人来统治了宋徽宗。

宋徽宗此时捋顺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是有些不悦。

宋徽宗不悦一方面是因为辽国人太不懂规矩了,在别人的地盘还敢做这些事情,简直就是没将他宋徽宗放在眼里。

另一方面就是何生带了那么多人,竟然都被人打败了,这可是出乎宋徽宗预料的,毕竟一个侯爷的手下可是不少的。

此时武松还不知道这一系列事情都是蔡京策划的,至于如何让何温居去樊楼,自然很简单,随便编个和那个女子相关的理由就能将何温居骗过去。

至于那名女子也是一样,这就是恋爱中的男女,头脑都会变得很简单,眼里都只有彼此了。

只要何温居入了套,那么他的父亲自然跑不掉,一旦时间闹大了开封府尹怎么会不来呢,这就是蔡京的想法,还真让他实现了,毕竟辽国使者可是太嚣张了,如此嚣张的态度自然也在蔡京预料之中。

毕竟辽国和宋国的战绩上来看,确实是辽国比较强!

就这样蔡京一招就将武松派系的俩人拉入了这摊子浑水中!

不过辽国那么嚣张自然有原因,要知道自从澶渊之盟之后,宋国和辽国还签订了一个耻辱的条约。

那就是所谓的重熙增币。

宋夏战争后北宋内外交困之际,使得辽朝趁机侵宋。在征求张俭的意见后,一面派其弟耶律宗元和萧惠在边境制造欲攻宋的声势,一面派萧特末(汉名萧英)和刘六符于重熙十一年(1042年,北宋庆历二年)正月去宋朝索要瓦桥关南十县地。

宋朝派富弼与辽方使节谈判,此即重熙增币。双方于九月达成协议,在澶渊之盟规定赠辽岁币基础中,再增加增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以了结这次索地之争。

辽兴宗还再次使宋争得一个“纳”字,即岁币是宋方纳给辽方的,不是赠送的。

宋仁宗也委曲求全予以应允,而条件是辽朝须约束西夏与宋和谈。因此,在辽宋和好之后,辽夏关系恶化并发生战争。

辽兴宗两次亲征西夏,均遭失败,而西夏最后愿意向辽朝称臣进贡。

这之后辽国就在三个国家中占尽了优势,这些优势自然也就成为辽国如此嚣张的资本了,因为在辽国看来不论是宋朝,还是夏朝都是自己的手下败将。

不过此事倒也是不假,毕竟宋朝和女真联和的情况下,女真连克辽国数军,但是反观宋朝却是毫无建树,要不怎么会被女真发现所谓的大宋早已经是破绽百出了。

这也为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这也是就是辽国如此嚣张,开封府尹也不敢随便处理的原因,毕竟宋朝的所有官员都会担心一件事情,那就是万一辽国想不开了,不管女真了举兵打宋了,他们该如何办。

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毕竟相比起女真来说,宋朝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是更容易被击败的。

现在辽国被女真逼迫的都快发疯了,如果此时给了辽国机会,拿不准辽国以此为借口,对宋朝提出更过分的要求。

现在朝廷上主和派的臣子可是不少。自然也就有不少人,愿意当一个和事佬,毕竟在她们看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他们来说还能继续享受几年。

一旦发生了战争,到时候谁死还不一定呢,这些长期养尊处优的官老爷又怎么会愿意呢,当然他们也会用天下苍生的帽子来维护自己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