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宋徽宗的脸有点疼
此时的宋徽宗只是感觉到脸上火辣辣的,毕竟契丹只是是一个使者团就把自己的侯爷等人打了个落花流水,要知道侯爷虽然不算武官把,手下的人自然也很少有悍将,但是对于宋朝来说,侯爷的身份就代表着侯爷的脸面。
况且这次的事情也是辽国的使者无理在先,结果自己的人去教训辽国的使者,反而被辽国的使者教训了,这可是奇耻大辱。
要知道自从通商的开始,不烧别国的人都在大宋呆着呢,这件事情自然也是闹得人尽皆知,如果此时不了了之了,那么以后的人怎么看待大宋呢,到时候会不会所有人都觉得大宋软弱可欺。
要知道这可是大宋的首都,在首都的人都不能受到大宋的庇护,那么其他人呢,要知道如果所有人都对大宋失去了信心,那么这个国家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宋徽宗强忍着怒火对着下人说道:
“这些契丹使者还在樊楼?”
那下人点了点头,对着宋徽宗说道:
“启禀圣上,樊楼目前已经被腾府尹带人控制住了,现在所有人都在樊楼里面!”
看到宋徽宗如此生气,武松自然也知道要显示点东西给宋徽宗点信心了,然后笑着对宋徽宗说道:
“圣上不如让虎魄军去瞧瞧!”
宋徽宗听到武松的话,也是对这个虎魄军有点好奇了,毕竟这只大宋神军自从交给武松训练开始,除了一开始和高俅对战的时候,宋徽宗见过其战斗力,其他时候还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此次听到武松主动提出要让虎魄军上,宋徽宗也是有点好奇。
对着武松说道:
“武爱卿可要多带些虎魄军让他们看看我们虎魄军的威力!”
武松笑着说道:
“圣上放心,这些人还不够虎魄热身呢!”
听到武松的话,宋徽宗松了口气,不知道什么时候,现在只要是武松说的话,宋徽宗都会感觉可信度高。
毕竟武松从来没有食言过,只要武松答应宋徽宗的事情,其实都做到了,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武松开口,在宋徽宗看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
此时武松也赶紧安排虎魄军前去,自然有着林冲和鲁智深带着,毕竟这俩人加起来感觉就能打一半的辽国使者,毕竟樊楼这样的战场,对于单兵来说,是真的容易发挥,毕竟不可能出现很多人来打你一个人。
况且按照林冲的技巧和鲁智深的力量来说,就俩人就足够了,不过只是他们俩确实无法让宋徽宗看到虎魄军的力量。
所以武松才让自己的大哥鲁智深和林冲一起压阵,当然并不是对虎魄军没有信心,而是林冲和鲁智深相当于虎魄军的将军一样的人物,自然出现的话能让虎魄军发挥得更好。
当然武松亲临自然会让虎魄军更加激动,但是武松毕竟还要保护宋徽宗的安全,这个皇帝目前还是不能出事的,一旦出事了大宋就乱了。
不敢保证到时候万一辽国使者狗极跳墙了,到时候万一伤到了宋徽宗怎么办,就如同上次带宋徽宗去阳谷县一样。
有时候宋徽宗就是个累赘,不过还是不敢不带他,毕竟不给他看看自己的训练结果,这次事情确实不好过。
毕竟何生怎么也算自己一派的人,更何况腾府尹已经围了上去,万一有个闪失,到时候怪罪下来虽然不会波及到自己,但是对自己一派的势气打击也会很大。
不过这次也是机会,只要虎魄军打出了优势,那么就意味着武松一派的力量又强了,其他人自然也要掂量一下了。
当然武松也明白这是一场硬战,毕竟辽国来着不善,一看就是知道了大宋再给女真输送武器,毕竟这种事情也瞒不住,武松也没有在瞒辽国。
毕竟在武松本来的认知中,能够左右逢源自然是好的,不过看到宋徽宗对于燕云十六州如此渴望,想到燕云十六州的战略地位,武松也将这件事情的优先级提高了。
此时对于武松来说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只要能把握住,日后宋徽宗的恐辽症也会慢慢的好转起来,说实话,宋徽宗的恐惧辽症太严重了,严重到武松都有些担心到时候,自己在前线大着呢,宋徽宗这边直接要投降了。
要知道岳飞可就是这样被拖累的。
要知道当年岳父可是快将金国打败了,金国甚至有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
完颜兀术以十万大军驻扎于开封西南四十五宋里的朱仙镇,希图再次负隅顽抗。
岳家军北上距离朱仙镇四十五宋里的尉氏县驻营,作为“制胜之地”。岳家军前哨的五百背嵬铁骑抵达朱仙镇,双方一次交锋,金军即全军奔溃。
完颜兀术最后只剩下一条路,放弃开封府,准备渡河北遁。
完颜兀术正准备渡过黄河的时候,有个北宋时的太学生却要求进见,对他说:“太子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且退矣!”
完颜兀术忙问:“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精兵十万,京师中外日夜望其来,何谓可守?”
太学生说:“不然,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以愚观之,岳少保祸且不免,况欲成功乎?” 完颜兀术经此人提醒后,决定暂不过河。
当然更重要的是高宗赵构在对待北伐抗金一事的态度上,表现得颇为反复无常。
在战场局势转向对宋军有利之后,即倾向于自保,又数次委婉地令岳飞停止进军。
七月上旬,秦桧乘机唆使其党羽殿中侍御史罗汝楫上奏说:“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飞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 使赵构下定决心,随后向岳飞发出了第一道班师诏。
当张宪从临颍杀向开封之时,第一道班师诏送达。
岳飞鉴于当时完胜的战局,上书争辩,大略为:“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隔了两三日,大军先锋已进抵朱仙镇,完颜兀术已逃出开封之时,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诏旨措辞严峻:命大军即刻班师,岳飞本人去临安朝见。
就这也岳飞的十年辛苦都变成泡影子,也因为子虚乌有的罪名,被杀死在大理寺当中,是何等的可悲。
北宋后面的皇帝不是软蛋就是废物,要是让赵匡胤知道肯定会从坟墓中跳出来的。
谁能想到自己的基业竟然被祖孙这样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