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生万万没有想到,朱清清的家里人居然反对他们的交往。
朱清清在回家过年的期间,将她和李秋生的事情对家里人说了,当她父母得知李秋生的家庭情况时,极力反对他们的进一步交往。
做父母的都希望儿女能够有个好的归宿,李秋生家在农村,家境比较贫寒,单靠打工的那点工资,哪年哪月才能做得起房子呢?
再着两人的户口都不在广州,也不可能在广州买房子生活,总不能在外面打一辈子工吧?年纪大了之后回到农村,单靠那几亩薄田,连个做小生意的地方都没有,今后的生活怎么办?
总之,她父母亲不想她嫁给一个穷人,广东这边大把的有钱人,什么人不好找,怎么偏偏去找个农村小伙子?
本来父母不想她出来,还不如在当地找个好一点的男人嫁了。天性孝顺的她只得答应父母不跟李秋生交往,尽量找个人有钱的男人,父母亲这才安心送她上了火车。
也许是碍于家庭的压力,朱清清不敢和李秋生有过多的交往,有时候李秋生来找她,她也是尽量回避。春节回来后没多久,家里又来电话,问她和李秋生交往的情况。还说给她物色了一个对象,对方是服装批发的,有好几个档口,一年下来也能够赚好上百万。
朱清清的心里很矛盾,一方面,她不想舍弃对李秋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她不想让年迈的父母伤心绝望。左右为难之际,她将积压在肚子里的心里话,对同宿舍的周秀娟说了。
周秀娟经过这一年多的锻炼,业务熟练了许多,成为护士队伍里的骨干力量,23岁的她成了医院的护士长。
听了朱清清的话之后,周秀娟笑着说:“李秋生比耿二贵不知道到强到哪里去了,人也帅气得多,徐丽华整天跟我叨念着耿二贵追她的事情,说两人在一起根本没有共同语言,那个胖子动不动就说到炒菜上去了。徐丽华本来不想理他的,可看在他对她好的份上,两人慢慢处着呗!”
朱清清问:“他们两人会有结果吗?”
“有没有结果那是以后的事情,”周秀娟说:“耿二贵每天都给徐丽华准备一道开胃小菜,你没见徐丽华现在胖了很多吗?前些天还闹着要减肥呢。就冲耿二贵对她的好,我看呀,肯定会有好结果的。”
朱清清说:“李秋生也对我好,可是他家里穷,所以我家里不同意我们交往。”
周秀娟说:“你信不信我会看相,李秋生家里穷那是家里的事,他自己将来可不穷,你没见他整天都在看书吗?说是要考什么管理……”
朱清清说:“是现代企业管理!”
周秀娟说:“一个那么上进的人,是绝对有前途的,你就放心吧。他现在是院长助理了,说不定以后就是院长呢。话又说回来,如果你不想和他交往的话,就把他让给我,行么?”
朱清清轻轻捶了周秀娟一下,“你怎么看得上他?”
周秀娟说:“我就看上他了,比那唐医生强多了,那个书呆子,整天只会看病搞研究,三十出头的人了,什么情趣都不懂,比我大十岁呢。我爸还想我和他……唉,不说了,不说了!”
朱清清笑道:“怎么了,一说到你,也成了这样,呵呵!”
周秀娟说:“要是唐医生有李秋生一半好的话,就算我家里反对,我也不在乎。你要是不想放弃他,又不想家里反对的话,不妨拖一拖。”
朱清清问:“怎么拖?”
周秀娟说:“你不才23岁吗?人家肖会计26岁了还不急呢!”
朱清清低声说:“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我和她能比吗?”
周秀娟说:“情况不能比,年龄怎不能比呢?你到25岁的时候,如果李秋生仍让你看不到希望,再选别的呗!”
朱清清说:“那个时候我已经老了,嫁不出去怎么办?”
周秀娟说:“你那么漂亮还怕嫁不出去,大把的男人排队要呢!好了,不和你胡扯了,我要上夜班去了,说不定现在李秋生就在门外等你呢!”
周秀娟开门出去,见楼梯口那边上来一个人,不是李秋生还是谁呢?她扭头往后说:“清清,我说得没错,人家可就在门口呢!”她倚在门边望着李秋生,“唉,我说李秋生,你可不要那么快把清清娶走,否则我一个人很寂寞的!”
李秋生笑了笑,没有说话。他每次来找朱清清,几乎都被周秀娟取笑,久而久之也习惯了。
周秀娟下了楼径直来到医院,她今天晚上值晚班,本来可以晚一点再过来的,看见李秋生后,也不好留在宿舍当他们的电灯泡,便提前下来了。
医院的三楼有十几间病房,都住满了人。早班的时候已经交代下来了,有两个刚动玩手术的病人,要及时换药和监护,容不得半点马虎的。
医院里新来的那几个护士,也都是刚出校门没有多久,各方面的经验还不够,她这个当护士长的,自然要多照应一些。
到了护理部,见两三个护士正在那里说着话,说些各方面的新闻,有一个湖北的女孩子说,这些天湖北那边下的雨都很大,估计今年要闹水灾。
她问了一下工作的情况,一个护士说是刚上午换过药,几个病人的情况都还稳定。
她也就没有上去看,坐在旁边听她们几个说话。这两天电视里也报道了,说是长江流域将有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有关部门已经充分做好了防洪准备。
坐了一会儿,大家都在聊天,没有什么事情,周秀娟起身想去病房转一转,刚走到楼梯口,见上面冲下来一个女人,那女人见到她之后,着急地说道:“医生,快,快,我男人他不知道怎么,说是很难受……”
是305病房的患者,今天下午刚做完微创肾结石的手术,正躺着休息。由于病人的体质问题,在动手术的时候,出血量比较多。鉴于病人的情况较为特殊,主治的唐学庆担心病人在术后引发感染,所以用了一些效果比较好的消炎药,并开了不少5%和10%的葡萄糖注射液,还有生理盐水,不间断地给病人进行输液。那样的话,就能有效地使病人肾脏的淤血排出体外,降低术后并发症感染的概率。
周秀娟进了病房,见那个病人一副很痛苦的样子,说浑身难受,感觉很热。她摸了一下病人的额头,觉得有些烫,心中不禁大惊。
肾结石病人术后发热,一般是消炎药过多造成的药物热,也可能是药物过敏。医院对每一个病人在用一些药物的时候,都必须经过皮试的。
有两个护士听到动静后来到了病房,周秀娟一边拔掉输液的针头,一边对她们说:“快,快去叫唐医生。”
二楼值班的外科医生也闻讯赶来了,帮忙着做了一些紧急处理和抢救,病人的情况渐渐稳定下来。没有多久,唐学庆也来了,看了病房内的情况,自言自语地说:“不可能呀!”他问周秀娟,“你们有没有加大剂量?”
周秀娟说:“我们怎么敢做那样的事情?”
药品的品种和用量都是医生规定的,护士不可能擅自更改。
唐学庆问了病人的一些情况之后,说:“过半个小时继续输液!”
术后如果不用消炎药的话,轻者引发相关炎症,重者会导致肾积水及泌尿系统感染。药是绝对不能停的。
过了半个小时,在唐学庆的注视下,周秀娟重新给病人恢复输液,可是过了十几分钟,病人又开始发热,浑身出虚汗,并且胸口闷得难受。
唐学庆也吓坏了,忙叫周秀娟停止输液。紧急抢救之后,病人逐渐恢复了正常,这一次,病人说什么都不输液了,并打算当天晚上就转院。
如果让病人转院的话,对于以治疗泌尿性疾病和结石擅长的长安医院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一旦传出去的话,今后还怎么在同行中立足呢?
唐学庆在长安医院前后做过好几十例手术,从来没有出过这样的事情。他一边极力稳住病人和家属的情绪,一方面寻找原因。
周文华与吴晓春他们泌尿和结石科的几个医生都来了,大家看了唐学庆开的处方,认为很正常,商量了好一会儿,也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最后,周文华提出只有两个原因:一是病人的体质有问题,二是那些药物有问题。因为刘文辉通过非法途径进药的事情,除了胡长新外,就只有他和肖雨琳知道了。
胡长新是不愿多事的,肖雨琳已经离开。周文华本想提醒江国庆的,可见那么长时间来,刘文辉进药的渠道虽然不正规,可药品的质量还是有保证的,便不再多说了。
听周文华那么说,唐学庆立即怀疑起所用的药来,他将用到一半的药收起来,去药房那边领了同样的药,仔细一对比后,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还是周文华老道,经过仔细对比,终于发现其中有几盒药的批号和标签文字,在颜色上有一点差别。
几个人的头立即大了,这是假药呀!
没有多久,得到消息的江国庆也来了,看了两个批次的药品之后,他的脸色铁青。刘文辉通过另外的途径进药的事,他是知道的,管理药品仓库的郑和力也在他面前提到过。他两年前就对刘文辉说过,从哪里进药无所谓,但必须保证药是真的。
如今医院的病人较多,药用量很大,很多处方用药要想通过正规渠道进的话,会很误事的,毕竟有关部门对一些药品的控制,还是相当严格。
医院所有的药品都是刘文辉进的,别人根本没有办法插手。刘文辉此时在外地出差,江国庆打电话的时候显示关机。
药房的人说,这是今天早上祝院长从仓库那边顺便带过来的。药品仓库离宿舍不远,药房这边缺药后,都会打电话给仓库那边,由那边开出库单,并由经营院长或者总务科长签字后生效,再派人送过来。刘文辉不在,当然由祝跃进签字。今天的药不多,他就顺手带过来了。
从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不正常。
“这件事我会处理的,你们马上给病人另外用药!”江国庆说:“仔细看清楚,不能再用假药了,那样会出人命的!”
唐学庆和周文华来到病房,再三劝说了病人和家属之后,才稳住了病人和家属的情绪,换上另外批次的药之后,他们两人守在病人的病床前。几个小时后见没有异样的情况出现,才放心去睡。临走的时候,周文华要女儿专门派护士在这间病房守夜,一旦有什么异样的状况,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江国庆暗自庆幸几个医生对病人的及时处理,也庆幸唐学庆用药慎重,药量都不大。如果换一般的医生,为了追求医院的利润而加大用药量的话,只怕那个病人绝无抢救回来的机会。
而长安医院的损失,也将永远无法挽回。
虽然没有铸成大错,却也为他敲响了警钟。
经过唐学庆的检查,药房内只有几盒那种假药,而其他的都是真的。周文华暗示江国庆说,有可能是祝跃进动了手脚。
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谁都不能下结论。
令江国庆不解的是,如果真是祝跃进干的话,他那么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件事是否与高天福有关?祝跃进与高天福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
假药事件在江国庆心里留下阴影,他并没有对此事深究,而是叮嘱药房,出药后还需医生再看一遍,那样就能确保每一种药的质量。
刘文辉进药都是同一个批次的,要假的话全部都会是假的,绝对不可能出现几盒假药的情况。所以肯定那几盒药是别人故意放进去的。
药房和仓库那边的人,都是江国庆的亲戚,绝对不可能做那样的事。在所有人的眼里,除了祝跃进之外没有别人。但江国庆却不这么认为,若祝跃进真的想干,也绝对不会白痴到让所有人都怀疑的地步。所以,一定是有人暗中动了手脚,想借此事赶走祝跃进。
想赶走祝跃进的人,除了刘文辉之外没有别人。他虽然不在广州,可并不能说明不是他叫人暗中动的手脚。
也许祝跃进在签字后拿药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袋子里面的药已经被人动了手脚。
江国庆不想深究此事,担心被某些人利用,到时候弄得医院一团糟,谁都无法安心工作。
事情发生后,祝跃进也觉得很奇怪,他从医药代表那里拿来的几盒假药,还放在抽屉里,动都没有动过。
摆明了是有人要害他,那个想害他的人,除了刘文辉外,没有别人。管理药品仓库的郑和力平常最听刘文辉的话。说不定是按刘文辉的吩咐,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把假药混在里面给他带走。
他没有去找郑和力对质,也没有向胡长新和江国庆去辩解。他只等江国庆来找他,看医院怎么样处理这件事。
可是几天过去了,胡长新和江国庆都并没有找他谈话,偶尔见个面,也知道微微笑一下。医院在工作会议的时候,都没有人提到那件事。
他就像一个等待判决的囚徒,度日如年地等待判决。那种身心备受煎熬的感觉,并不是一般人岁能够体会的。
他很想主动提出辞职,可是他不甘心,就这样灰溜溜的离开,临走还背个大黑锅,绝对不是他祝跃进的为人。
偷偷把那几盒药丢了之后,他找个机会主动去找江国庆,想探探对方对他的看法。
令祝跃进意外的是,当他说清来意后,江国庆淡淡地说:“我知道不是你做的!我不想知道是谁做的,那件事就算过去了。你也不要放在心上,以后多注意点就是!”
祝跃进明白江国庆为什么不追查,因为已经知道是谁在陷害他。
就在他转身想要走的时候,江国庆说:“祝院长,我相信你不会害我!”
祝跃进感激地望着江国庆,说:“江总,谢谢你的信任!”
祝跃进离开后没多久,王大军进了江国庆的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个袋子。他进门后把门关上,说:“江总,这是祝院长丢掉的!”
江国庆问:“怎么回事?”
王大军说:“出了那件事后,我就觉得祝院长不对劲,平时他喜欢到处走动的,可连续那几天都坐在办公室里不出去。刘总也叫我多注意着他一点。今天我看到他出去,就一直跟着他,终于被我发现他丢的这袋东西。江总,人证物证俱在,看他还有什么话好说?”
江国庆打开王大军带来的袋子,里面有几盒药,和发现的那些假药不是同一种药物。他问:“你真的是看着他丢的?”
王大军说:“这还有假吗?”
江国庆问:“你捡到这个袋子的事还有谁知道?”
王大军说:“还没来得及跟别人说呢!”
江国庆说:“这件事不要再对任何人说起!”
王大军问:“为什么?”
江国庆说:“这你就不要多问了,总之不要对任何人说你捡到袋子的事,就是刘总问你,你也不能说,明白吗?”
王大军点了点头:“知道了!”
王大军走后,江国庆望着袋子里的那几盒药,渐渐沉思起来。
如果这几盒药真是祝跃进丢的,说明他存心有过那样的念头,只是由于出了那件事,或者是别的什么人,令他打消了想法。
要开除祝跃进,那是一句话的事,随时都可以,可是江国庆不想那么做。要想真正做一个好老板,不应该轻而易举地开除高级员工,而应该想办法将所有人的心都拢络起来,将每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祝跃进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在经营上很有一套,能够根据市场情况的不同,及时调节经营的手法,令长安医院在民营医疗行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令江国庆头疼的事,是如何处理祝跃进与刘文辉的矛盾。
※※※※※※※※※※※※※※※※※※※※※※※※※※※※※※※※※※※※※
98年对于中国而言,是个大灾之年。
长江流域从六月中旬开始就普降大到暴雨,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电视里天天报道抗洪的新闻,人们讨论的,大多也是这个方面的话题。
由于长江流域的洪灾,使南北交通变得紧张起来,很多线路的公路和铁路处于半瘫痪状态,对广东各方面的经济冲击力也不小,连医院用的常规外地药品,也开始紧张起来。打电话去医药公司询问的时候,回答总是货还没有到。
谁也没有想到今年的洪灾,持续时间居然这么长。熬到八月中旬,医院的很多药品都已经断货,医生也考虑用别的药替代。可是这样终究不是办法,药效不对的话,会严重影响疗效的。
江国庆也在考虑用什么办法去搞药,其他民营医院的状况也和他这边一样,借药这条路暂时是行不通的。
最后还是卫生局的邓主任帮了忙,从其他地方调配了一些药品过来,解了长安医院的燃眉之急。
※※※※※※※※※※※※※※※※※※※※※※※※※※※※※※※※※※※※※
李秋生被提拔为院长助理,协助胡长新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他的这个院长助理当得实在窝囊,无论他提出什么建议,不是被胡长新否决,就是被刘文辉否决。他找江国庆谈过,说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必须尊重市场规律来经营,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存在很多弊端。
在长安医院,除了胡长新和祝跃进外,总务、财务、人事等职位的人,都是江国庆亲戚或朋友,医院里的什么事情,全是这些人说了算,根本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医院里的很多护士和医生,对那些人的一些做法很反感,可又不能不忍受,有不少医生和护士都选择了离开。
来了,走了,留下的仍就是那几个老的。这种潜在的危机,并没有引起江国庆的重视,他的身心全放在如何扩展医院规模上。
※※※※※※※※※※※※※※※※※※※※※※※※※※※※※※※※※※※※※
时玉珍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喜欢上了吴晓春,两人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她听吴晓春说过,过年回去的时候想接老婆一起出来,可是他老婆不愿意出来,两人为这事还大吵了一架。
年后,吴晓春回去得比较勤,可每次回来脸色都不好看。时玉珍偶尔也问问,可吴晓春不愿意多说,只一个劲的叹气。
时玉珍的情况也和吴晓春差不多,她也想她男人来广州这边,就算在长安医院附近的工厂里打工,也比在家乡当那个没有正式编制的乡干部强。关于她男人的风流韵事,早在她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了,只是她碍于家里的那两个孩子,不愿意和她男人离婚,日子就那么过着。她这么一出来,她男人就更加肆无忌惮,居然公开把女人带到家里来胡搞。
她男人虽然在外面乱来,但对她还是挺不错的,当她提出来离婚的时候,男人死活不答应,说允许她在广州这边找相好的。既然男人那么说了,她也没有必要当贞节烈妇。三十来岁的女人,也有生理方面的需要。只是她当妇科医生,每天接触的都是女人,很少与男人交往,也就没有办法出去找。
在长安医院,与她关系比较好的,就只有吴晓春了。他们两人经常针对一些病因进行探讨,偶尔也出去逛街,接触得多了,那一丝微妙的情感渐渐在他们的心里滋生。
她知道吴晓春很爱他老婆,不愿意做对不起他老婆的事情,可是一个大男人常年在外面,下班之后回到住处,那种心理和生理上的空虚,是外人所无法体验到的。虽然医院经常组织一些文体活动,缓解医生和护士在下班后的空虚和无聊。对某些人而言,并没有实际性的效果。
她不相信吴晓春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有一次两人逛街的时候,她委婉地提出想和他好,可他听了之后,愣了半天才说:“这样不好吧,我们都是有家室的人!”
她的意思是暂时寻找心理和生理上的寄托,只要不影响对方的家庭就行。
那晚之后,吴晓春一看见她就躲,好像她是什么洪水猛兽一般。还有他们的事情没有让同事知道,不然的话又不知道有谁会在背后嚼舌根了。
在一个新来的护士的帮助下,她很快学会了上网,去附近的一家网吧上QQ找人聊天,有时候和同事一块去,有时候她一个人去。
通常情况下,和网友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回到宿舍已经是半夜。
医院对员工下班之后的私生活,是没有人愿意多事的,只要不出事就行。
一天晚上,时玉珍刚走到宿舍的楼下,见黑暗中冲出一个人来,抓着她的手就往边上扯,她吓得大惊失色,刚要大叫,嘴巴却被那人捂住。那人在她耳边说:“是我!”
她定睛一看,认出是吴晓春,摆脱了对方的手之后,她生气地问:“你这是干什么?”
吴晓春尴尬地说:“我发觉你这段时间总是很晚才回来,做什么事去了?”
时玉珍冷笑着,“你以为你是谁呀?我出去做什么事情你管得着吗?”
吴晓春低着头呐呐地说:“我……我是没有资格管你,可是你也不应该……”
时玉珍问:“我不应该怎么了?”
吴晓春迟疑了片刻,说道:“总之,你不该这么晚回来,我们是医生,要注意影响,懂吗?”
时玉珍有些火了:“你凭什么来教训我?”
“我不是来教训你,是想劝你!”吴晓春说:“我没有别的意思!”
“没有别的意思就好,这样拉拉扯扯的,被别人看到的话,又有人说闲话了,”时玉珍说:“吴医生,你要是真关心我呢,就没有必要在这种地方扯来扯去的。”
吴晓春问:“那要在哪里说才好呢?”
“宾馆里!”时玉珍说:“有本事的话,现在就跟我去开房!”
吴晓春吓了一跳,嘟哝着急忙走开了。时玉珍望着他的背影,狠狠地啐了一口:“我就知道你没种!”
※※※※※※※※※※※※※※※※※※※※※※※※※※※※※※※※※※※※※
护士徐丽华在领工资的时候,发觉少了200块,找出纳阿桃一问,才知道一天晚上当班的时候,被刘文辉看见她靠在桌子上睡觉。
按照医院的规定,上班时间不得偷懒,可规定上没有说发现一次要被扣掉200块。护士的工资本来就不高,200块钱够她们工作好几天的。
李秋生为这事找到刘文辉,问是不是可以少罚点,毕竟大家都是出来打工的,挣点钱不容易。医院的处罚条例也是为了工作,并不是国家法律,触犯了就要接受制裁。
人性化管理才是民营企业的最终管理模式。再说,徐丽华靠在桌子上的那晚,另一个护士刚刚去病房换药。晚班两个护士,只要没有什么大事,在工作上是可以轮流的,不存在偷懒。
刘文辉斜着眼睛看着李秋生,“你以为你是谁呀,想替他们出头,要是不想干的话可以滚蛋,有大把的来应聘!”
李秋生耐着性子说:“刘总,你说的话是不错,可是一个新手上来,最起码要有一个月的适应期!”
刘文辉可不管李秋生说什么,“就罚了,又怎么样?叫她记着点,要是下次再让我看见的话,我罚她们四百,看她们上班还敢不敢偷懒!”
李秋生觉得没有必要再跟刘文辉说下去,找到了江国庆,把这件事说了。江国庆听完之后,也没有多说话,从自己身上拿出200块钱,要李秋生转交给徐丽华。
李秋生拿着那200块钱,从江国庆的眼神中看出了那份无奈,他也无话可说,转身出了江国庆的办公室,下楼梯的时候,看到刘文辉正从下面走上来,故意堵住他的去路,漫不经心地说:“就算你告诉我姐夫也没有用,医院里的事情,我说了算!你要想干的话就好好干,不想干可以走,我绝不强留!”
江国庆听到声音从办公室里追出来,对刘文辉叫道:“阿辉,你胡说些什么?”
刘文辉瞪了李秋生一眼,对江国庆说:“姐夫,没事,没事,我问他工作上的事呢!你昨天说门诊部要装修的事情,我已经联系了装修公司,30万应该差不多了!”
李秋生下了楼,来到后面徐丽华的宿舍里,见里面已经有了好几个人,包括耿二贵。几个人都在劝徐丽华。
耿二贵见李秋生进来,上前问道:“他怎么说?”
他知道李秋生去找刘文辉理论了,想急于知道结果怎么样。200块虽然不是大数目,可就是太欺负人。有一个叫阿媛的护士,是刘文辉的一个远房表妹,有时候上晚班整晚都不来,护士长周秀娟找她谈话,还被奚落一顿。反映到胡长新那里去了之后,听说江国庆找阿媛谈了话。阿媛回到护理部后,指桑骂槐地乱骂了一通。从那之后,谁都怕和阿媛值晚班,轮到谁谁倒霉。
徐丽华被刘文辉抓到靠在桌子上休息的前一晚,就是和阿媛一同值的班。那晚阿媛和男朋友出去了,是临时找了另一个护士顶着上的。而此前徐丽华也多次与阿媛同班,阿媛怀疑捅到江国庆那里去的事情,是徐丽华告的状,所以把气都撒到徐丽华的身上。
就这样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完全没有必要小题大做。此前江国庆看到上晚班的护士在休息时,也没有说什么。刘文辉那么做,其实也是杀鸡给猴看,看护理部的人谁还敢对阿媛有意见。
李秋生拿出那200块钱,说:“是江总给的!”
耿二贵问:“这是什么意思?”
李秋生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反正我告诉你,江总是好人!现在找工作也不容易,要不等干到年底再说!”他接着低声在耿二贵的耳边说,“如果她一走,你岂不是没有机会了吗?大半年的功夫就白花了!”
他正是听说徐丽华打算要走,才去找刘文辉论理的。
耿二贵觉得很有道理,也在旁边劝徐丽华:“先忍一忍,还是等过年的时候再说吧?大不了我和你一起走,也不在这里做了!”
见大家都在挽留,徐丽华也不好意思提离开这里的事情,毕竟为了200块钱,也不是什么大数目,只是以后上班留心点就是少惹阿媛就是。再说江总待人还是不错的,上次徐丽华生日的时候,还亲自送来蛋糕。
这件事就那么过去了,李秋生也没有放在心上,他没有想到的是,两个月后出的那件事,刘文辉将责任推到他一个人身上,最终使他愤而辞职。
※※※※※※※※※※※※※※※※※※※※※※※※※※※※※※※※※※※※※
江国庆一直在考虑如何提升长安医院的档次问题,就靠着那几块牌子,是无法真正取得社会认可的。必须想办法树立品牌观念,让更多的人认识长安医院,知道长安医院。而在各大报纸杂志上的广告,更是无法提升长安医院的品位,带来长久效益。
当初他创办医院的宗旨,就是想解决患者在公立医院中所遇到的难题,让患者享受到“快捷、方便、周到”的服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回报社会。
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关注长江流域的洪灾问题。一般洪水过后一般都会引发疫情,他相信政府部门已经做好了洪水过后医疗卫生的相应措施。
作为民营医院,他认为必须要做点什么了。最理想的就是派出专业医疗队,深入到灾区第一线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就在昨天,他打电话给邓主任,说了想派医疗队去灾区救援的事情,邓主任听了之后很高兴,说市里也正考虑各大医院组织医疗队奔赴灾区,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并没有考虑向民营医院要人。
在江国庆的要求下,邓主任答应给长安医院三个医生两个护士的名额,并说8月底之前将名单报给他,以便市里统一安排。
现在离8月底也没几天了,今天上午,医院里就已经下了通知,如果有谁愿意参加抗洪医疗救助队的,可自行到李秋生那里报名。
傍晚的时候,李秋生拿着名单来到江国庆办公室,四五十个人的长安医院,报名参加抗洪医疗救助队的就有近二十个。
江国庆看着名单上的名字,周文华年纪大了,是医院的元老,很多事情还要帮忙处理,是不能去的,唐学庆也不能去,有两个泌尿感染的病人要跟踪治疗。他想了一下,选了妇科的方连娣,外科的谢含和一个肝病科的王鲁运,护士就随便选了两个。
他刚要打电话给邓主任,把名单报过去,不料邓主任那边来电话了,说是市里经过研究决定,暂不考虑安排民营医院的医生参加此次的医疗救援活动,如果民营医院想组织医疗救援队,可自行组织,自行联系受灾的地区。
邓主任的这番话,无疑给江国庆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挂上电话后,他拿着那份名单,手都有点发抖,也许政府部门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才不让民营医院参与。难道没有政府的组织,民营医院就不能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吗?
李秋生站在旁边问:“江总,我们怎么办?要不明天通知他们说不去了!”
“不行,一定要去!”江国庆坚定地说:“再多派两个人去,直接用我们长安医院的名号,组成抗洪义诊医疗队,我们自己联系灾区政府。你明天就去做准备工作,衣服、旗子、帐篷什么的,全都打上我们长安医院,我就不相信灾区人民会拒绝我们!”
李秋生转身出去了,江国庆望着手中的名单,陷入了深思之中,也许在某些领导的眼里,民营医院的医生和技术同公立医院相比,是有很大差别的。万一有什么问题发生的话,可没有人愿意承担那个责任。与其存在风险,还不如拒绝参与。
长安医院一定要争这口气,用事实证明民营医院的医疗技术并不比公立医院差,民营医院中所有的人,也同样拥有一片赤诚的爱心,尽自己所能去帮助灾区的人民。
在这场特大洪灾中,武汉市黄陂区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几天后,江国庆联系了黄陂区政府部门的领导,提出了组织医疗队前去灾区义诊的想法。黄陂区政府部门的领导听了之后,表示非常欢迎。
长安医院抗洪义诊医疗队一行8人,带着价值5万多块钱的医疗药品,前赴武汉市黄陂区,在洪水刚刚退去的泥泞上搭起了帐篷,开始了抗洪义诊之旅。
前后长达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长安医院抗洪义诊医疗队分批先后深入黄陂、孝感的26个街道和村庄,共接诊病人500多人次,平均每天接诊80多人。接诊期间从未出现一例误诊,更令人欣慰的是,妇科的方连娣医生还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成功为一个孕妇接生。为了感谢长安医院,孩子的家人将孩子取名为长生,意思是长安医院接生的。
在迎接抗洪义诊医疗队一行8人凯旋归来之际,长安医院用事实证明了自身的实力,赢得了患者和社会的信赖。
半个月后,黄陂卫生局局长给长安医院送来了感谢信和荣誉证书。
江国庆握着黄陂卫生局局长的手,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话才好,那薄薄的两页纸,代表着灾区人民的感恩之情,也充分证明了民营医院在这场举国同心的抗洪救灾中取得的作用。
同年底,长安医院CIS系统正式启用,“爱心、热心、真心、细心”这具有长安特色的“四心”服务正式诞生。
长安医院开始向现代化医疗企业迈进,步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