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父的黑白人生

第九章 天道联盟

字体:16+-

那些死掉的帮会老大没有死在警方的枪下,也没有死在和别的帮派发生的冲突中,却不明不白地死在自家兄弟的手里,想起来令人不寒而栗。

1986年1月18日,罗福助出狱后的第100天,台湾134位昔日黑帮老大和大哥级的人物在他的家中举行了结盟仪式。

为了争夺东区这块“肥地”,天道盟和松联帮大大小小发生过几十次械斗,有时一个赌场在一夜之间几易其手。

得到费希平的肯定答复之后,罗福助的心中有了底。两人分手时,他照例填了一张500万的支票给费希平,算是一点“资助费”。

1984年台湾当局实施了全面的扫黑行动,将台湾大大小小帮会的老大及头目收押。

1985年7月之后,当局考虑到某些实质性方面的问题,同意将那些“改造”好了黑帮分子保释。

在狱中时,那些黑帮老大及大哥们通过特殊的渠道知道了他们在帮会中的地位已经不保,昔日的手下兄弟不是跟了别人就是当上了大哥。一山不容二虎,日后出狱还想重回帮会的话,所面临的情况是极为不乐观的。狱中已经发生了好几起帮会老大离奇死亡的事件,尽管警方不当一回事,不了了之,但是狱中的那些老大和大哥们是知道内因的,无疑是外面的兄弟担心一旦帮会老大和大哥们出狱后重回帮会,影响到自己在帮中的位子花钱买通了监狱警方,暗中派人下的手。

那些死掉的帮会老大没有死在警方的枪下,也没有死在和别的帮派发生的冲突中,却不明不白地死在自家兄弟的手里,想起来令人不寒而栗。

在黑道上混的人,从一个最下等的小混混到帮会老大,哪一个不是满口仁义,但真正牵扯到个人利益时,又有几个人是将兄弟义气放在心上的?

纵观台湾黑道,就连以侠义著称的“蚊哥”许海青,“跛脚秉遑”郑秉遑,本可以凭借多年和白道的关系,躲过“一清专案”这场劫难,却也因手下兄弟的秘密告发而被当局“请”进了台北看守所“做客”中,至于“城哥”蔡金涂,虽有手下兄弟告发,当局奈于他的身体不适,且与“前总统”蒋公关系非同一般,算是破了一次例。至于另一位“讲义气”的“旱鸭子”陈启礼,出了“江南命案”后成为当局的替罪羊,情形就更不乐观了。

众多黑帮老大和大哥们都清楚黑道兄弟行起事来是绝不手软,保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了保住自家性命,不少人放出风出,声称出狱后不回帮会,甘愿退出江湖做个正道上的人。但是外面的兄弟并不相信这些昔日的老大和大哥们说的话,仍然绞尽脑汁想办法对狱中的人迫害。

终于,狱中的人发怒了,他们绝不会甘心就这么束手等着外面的兄弟派人进来杀。决定联合起来以求自保。他们借在狱中“放风”、“串门”、“借提”(指某治安单位到另一治安单位提审在押犯人)之机,秘密串联,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结盟,在结盟之时,这些昔日刀枪相向的黑帮老大和大哥们之间恩怨自然而然地化解了。现在他们有着共同的对手,就是外面道上的兄弟。

1985年7月以来,不少黑帮老大和大哥陆续保释出狱,他们出狱后,果然实现了自己在狱中说过的话,不回原先的帮会,而是以正道人的身份从事各种生意。

1986年1月9日,曾是青龙帮元老级人物的罗福助被保释出狱。罗福助15岁加入青龙帮,在帮会冲突中,像“大宝”陈永和一样,他以狠劲出名,只是青龙帮不象四海帮和竹联帮那样大肆发展势力。一番拼搏之后,他当上了青龙帮帮主,在他的经营之下,青龙帮在血腥纷争的台北黑道上始终占着一席之地,帮会势力虽小却也令那些大帮会不敢小觌。到后来,他意识到帮会势力太弱总有一天会被别的帮会吃掉,所以开始发展势力。至1978年以来,青龙帮的势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台湾20个势力最强的帮会之一。

青龙帮不像四海帮和竹联帮,在发展帮会势力时,尽量不和别的帮会发生冲突,一旦冲突发生,他会单枪匹马到人家帮会的堂口,在说明来意之后,最终以讲道理的方式解决问题。他的这种“真英雄”的做法为黑道上的人所敬服。加上他出身金融世家,有雄厚的财势作后盾,没必要像别的帮会老大一样疯狂地利用帮会势力敛财。有时一些帮会在经济上遇到困难,他也会毫不吝惜地伸出救援之手。如果说陈启礼是在竹联帮强大的势力做后盾,玩弄手段而得到黑道同仁认可的话,那么罗福助的做法和陈启礼的恰恰相反,他的所做所为完全不带任何私欲和利益。虽然在黑道上罗福助的名气没有陈启礼的大,但他在黑道上的“侠义”,却不亚于陈启礼。

正因为这一点,那些黑道老大和大哥们在串联结盟时,一致推举罗福助成为他们的盟主。

和那些人一样,罗福助被当局以破坏治安罪抓起来后,他的帮主位子立刻被一个叫“流氓”的手下兄弟代替。虽然“流氓”没有像别的帮会兄弟一样派人进来暗算他,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他明知出狱后再回青龙帮已没有了任何意义,所以在众多黑帮老大和大哥一致通过,推举他做盟主时,推辞了一番之后,一口应承了下来。

罗福助深知这盟主并不好做,那些昔日做惯了老大和大哥的人,绝不会甘心屈居别人之下做小弟,所以在狱中时他就开始策划一切事宜,只待他出狱,正式结盟之后实施。

1986年1月18日,罗福助出狱后的第100天,台湾134位昔日黑帮老大和大哥级的人物在他的家中举行了结盟仪式。

上香拜天地,拜关公,喝鸡血酒。

做完结盟的仪式之后,已是盟主的罗福助开口说话了:“我本人无德无才,却得到了各位的器重,担任盟主之职,深感谢意,可是你们一个个都是老大,都是大哥,所以,我也不好叫你们屈居别人之下,从今往后,我们是兄弟不分高低卑微,也不论以前所在帮会的势力有多大,大家都是平等的,你们每个人仍是老大,仍是大哥,所以我建议成立像日本山口组那样的堂口会,每个会推选出会长和副会长,主持该会的大小事务。

说完,罗福助一招手,立刻有两个人抬着一块大黑板上前,黑板上按从右到左(注:台湾的国文写字方式是从右至左的)依次写着:青天会、大海会、九州会、太阳会、五行会。

罗福助又说:“我们以替天行道的名义结盟,所以今后我们对外统称天道盟,盟下暂时分这五个会,你们每个人把自己的名字写到喜欢的会下。”

当即,134个人分成了五个会,紧接着,每个会推选出了自己的会长和副会长。

青天会会长陆如林,副会长汪士根

大海会会长彭强,副会长张和东

九州会会长倪新洪,副会长武田基

太阳会会长吴桐潭,副会长赵国泰

五行会会长周敬恒,副会长冯利

会长和副会长推选出来后,又推选出杨登魁、陈水根和潘大海三个人为该盟顾问,协助罗福助共同处理帮务。

最后,罗福助一再重申,每个人都是兄弟,不分职务高低,从今往后,每个人都可以收弟子,一旦羽翼丰满,就可以分离出会另外成立一个会,同属天道盟。

每个帮会都要发展,天道盟也不例外。罗福助和众位兄弟商议之后,决定把台北市东区作为根据地,大力经营,因为东区刚发展成台北市的都市中心,暂时还没有强大的黑社会帮派在此建立基地,适合大力发展。由他独自出资开了不少大中型商场和夜总会,并且成立了几家规模不小的公司。但是天道盟内的大小兄弟均善于从事黑道生意,所以天道盟在做正当生意的同时,也从事赌场、妓院的生意勾当,并且为了争夺地盘,不可避免地和别的帮派发生冲突。

天道盟一成立立刻显示出它非凡的实力来,那些昔日当老大当大哥的人,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帮会,但仍有一帮崇拜他们的兄弟,只要他们招呼一声,昔日的手下兄弟纷纷叛帮来投靠他们。

在天道盟实力大振的同时,也和不少帮会结下恩怨,作为盟主的罗福助,这种时候却表现出他与往日截然不同的作风来。表面上,他不愿和哪个帮会结怨,暗地里,却鼓动天道盟的每个兄弟大肆扩充地盘,广招弟子。

在“一清专案”之后,台北市东区的赌场和色情行业已由竹联帮之手转入松联帮门下。黑道出身的罗福助自然知道黑道生意的利润之大,尽管他的公开身份是罗氏财团的老总,罗氏财团属下二十几家公司和工厂,每年产生的利润也只是和一个势力较强的帮会不相上下,更何况黑道生意做的全是无本买卖,靠的是实力和手段。为争夺东区的霸权,天道盟不断向松联帮控制的赌场和妓院发动攻势。

为了争夺东区这块“肥地”,天道盟和松联帮大大小小发生过几十次械斗,有时一个赌场在一夜之间几易其手。

松联帮老大覃世维击败过那么多强硬的对手,面对天道盟,也几乎束手无策。尽管在势力上,松联帮已是台湾第一大黑帮,但是天道盟的势力已非同小可,建帮才一个多月,就由当初的134个人迅猛发展到一个帮中弟子达万余人的大帮会。为了增强进攻能力,天道盟大肆搜罗十七八岁的亡命之徒充当“冲锋陷阵”的打手,盟主罗福助财大气粗,为每个打手都买了巨额保险,一旦不幸身亡,其家属在得到一笔丰厚的保险公司赔偿金的同时,还能拿到帮会的一笔数目不小的抚恤金,有这样的好事,傻瓜才不会去干。所以那些打手一上阵,便似疯子一般的玩命。松联帮尽管人多势众,一旦交起锋来,仍不是天道盟的对手。另外,天道盟还像竹联帮一样,精选出一批身强力壮的弟子,成立带有恐怖色彩的“天道盟特攻队”,专门从事暗杀,劫击等任务,“天道盟特攻队”队长凌志成原是黑道上一位靠暗杀赚饭吃的黑道杀手,心狠手辣并不亚于陈启礼的贴身护卫刘焕荣,凌志成为人精明,每次做事都干净利索,从不留下后遗症。警方在抓获凌志成后,缺少罪证,对他也无可奈何。后被罗福助花一百二十万保释出狱。面对天道盟的“疯狂玩命”,覃世维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忍痛将东区的地盘让了出来。

天道盟得势不饶人,乘胜追击,迅速在大安区和中山区占领了有利的地盘。罗福助将天道盟的总堂口设立在了大安区,和台北市刑警大队毗邻,总堂口挂了一个牌子,上写着:昌盛贸易有限公司。这个做法完全和陈启礼的一模一样,竹联帮总堂也是挂着“名商俱乐部”的牌子的。

在昌盛贸易有限公司开业的当天,罗福助摆了一个不亚于当年陈启礼庆祝“美华报道”开业典礼的排场,请到了台北半数以上的商界、文化界、政界的名人贤士,其中包括警察局长廖兆祥、刑事警察局长张亨岱、调查处处长邹纾予、升任总统府秘书的吴伯雄、国民党秘书长李焕、“国防部长”郑为之和国民党“政治委员”、海基会董事长辜振埔等政界要人。罗福助的心理也和当年的陈启礼一样,在努力拉拢和白道之间的关系的同时,也在向黑道同仁们炫耀着自己的实力。

罗福助的这一招果然效果不凡,不仅令黑道同仁刮目相看,而且更进一步得到手下众多兄弟的敬服,这些昔日的老大和大哥们都为能拥有这么一个神通广大的盟主而自豪。

觥筹交错之间,罗福助和那些政界要人的关系进一步得到深厚的培养。为了表达谢意,罗福助派人给前来祝贺的政界人物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根据每个人的官阶大小,礼物的轻重不同。

宴会结束后,罗福助留下了党外进步人士费希平(费希平,台湾民进党发起人之一,民进党成立后推举主席时,以一票之差输给江鹏坚),两人商讨了一番。

“美丽岛事件”之后,“持政”的国民党虽然抓捕不少党外人士,但是反国民党的“党外”力量越来越强,这些所谓的进步人士在与国民党针锋相对之时,得到过帮会的大力支持,从1984年,这股反国民党力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以费希平、林正杰、朱高正、江坚鹏等人为首的这帮势力,试图把反国民党的所有“党外”力量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在野反对派,与国民党一争高低。如陈启礼一样,许多黑帮都看好这股力量,在伸出经济援助之手的同时,不少帮会的大哥级人物也加入了这股力量,如后来的立法委员朱高正、施台生、林明义、都是帮会出身的。

得到费希平的肯定答复之后,罗福助的心中有了底。两人分手时,他照例填了一张500万的支票给费希平,算是一点“资助费”。

近几年来,已有不少黑帮分子通过各种关系“脱离”了黑社会成为“正经”生意人之后,开始参加民意选举,更有一些县议员和黑帮勾勾搭搭,利用帮会势力为其拉选票。

利用帮会势力拉选票,这个主意倒也不错。早在十几年前,一些党外人士就高呼要民主,要自由的口号,虽然当局做了不少遏制工作,但呼声反而越来越高了。蒋经国曾经亲口对他说过,如今是竞选县议员,省议员,过不了几年,恐怕连“总统”也要选出来了。形势逼人!

早有情报部门上呈的情报报告中提到说有不少党外人士正秘密结盟,妄图成立一个什么党,想和国民党争上雌雄,在台湾政界取得一席之地。当报告呈到蒋经国手上时,李登辉以为蒋经国会像几年前一样大发雷霆,下令搜捕这些“异化”分子,谁知蒋经国却显示出出人意料的宽容来,随便说了一句:由他们去好了。蒋经国没有发话,下面的当然不能贸然行事,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那些所谓的民主党派人士发展壮大。

发起“一清专案”之后,当局虽然一时之间受益良多,治安也平定不少,但是事隔不久,黑帮势力死灰复燃,且冲突械斗不断,令警察局和刑警大队疲于奔命,也令当局着实头疼。为此,李登辉也仔细想过,如果一味和黑帮作对下去,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在松联帮大肆主动和政界某些人扯上关系时,台湾上层“领导人”也默许了,且陆续关押的黑帮人分子释放,当局这么做,无非是想缓和一下当局与黑帮之间的矛盾冲突。

自1980年的“美丽岛事件”后,要求民主的呼声越来越大,作为持政党的国民党也不能不对其加以重视。所谓的党外民主派系能有如此迅猛的发展,是和帮会势力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的。“美丽岛事件”时,竹联帮老大陈启礼就暗中资助不少民主人士离开台湾。

如今李登辉竞能揣测得到当年蒋经国的心思,有时候为了大局着想,不得有做出一些让步。就好像现在默许黑帮和当局重新合作一样。

李登辉的眼中掠过一丝遗憾。和陈启礼相比,罗福助虽然逊色了一些,但好歹也算是一个黑道上的大人物,这种人,一定会有用得着的地方。他的目光重又望着那份由地方法院呈上来的文件。

凝视了良久,良久。他也知道,此时的台湾,已经有一股暗流在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