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班总是容易吸引眼球。高一(2)班班主任宋怡心管理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不断引起争议。
首先是宋老师每天早上带领本班学生长跑惹出事端。有一次升国旗仪式,高一(2)班发生了学生现场晕厥的情形。其中刘远航因为没吃早餐参加剧烈运动,导致类似低血糖的症状,另外一个学生因为重感冒,带病坚持长跑,体力透支,参加升旗仪式时精神高度集中,不知不觉倒了下去。两个学生相继晕倒,对升旗仪式的秩序造成影响,而且晕倒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又是引人瞩目的奥赛班。阮克刚校长亲自过问这件事。
“学生体质真这么差?是不是有别的原因?怎么晕倒的学生都是宋怡心班的?查一查,到底怎么回事儿。”升旗仪式结束后阮克刚给水立鸿和匡小峰交代说。
校办室和学生处两位主任立即执行校长指令,很快弄明白了事情真相。除了学生身体状况有特殊性,主要原因是宋怡心带领学生在升旗仪式前跑步两千米,两个孩子晕倒都和体能过度消耗有关。这种现象本可以避免,宋老师对可能出现的状况缺少预见性和防范措施。
“宋怡心干嘛要天天领学生跑步?是不是还要长期坚持?这样做究竟是体现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思想,还是别出心裁心血**?方老师,您抽时间过问一下,看看她这样做还会不会发生别的问题。奥赛班的孩子个个是宝贝疙瘩,真出了问题我们给家长没法交待。全校集会学生接二连三倒下去,也不好看哪。您说呢?”阮克刚听完汇报,对方知行说。
“哦,克刚你不知道啊?也难怪,宋怡心这两、三年身体不好,没有担任班主任,她过去带班,一直有每天领学生跑步的习惯。小宋说她这样做是跟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学的,她认为培养学生成才不仅仅要抓学习,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意志品质,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往往起决定性作用。每天坚持跑步,的确能锻炼学生的身体,更能磨练意志和毅力。长期坚持也不是容易的事。”方知行说。
“哦。宋老师这样做用意是好的,不过也要从实际出发。咱们现行的作息时间,学生本来早出晚归,晚上回去还有家庭作业,一般来讲奥赛班的学生家长期望值也高,还会给孩子增加负担。宋老师再让学生提前到校,组织长跑,睡眠时间能不能保证?再说,除了星期一升国旗,从周二到周末,全校学生都跑步,她再给本班学生加码有没有必要?这是我的看法,方老师您可以把我的意见向宋怡心转达,供她参考。”阮克刚说。
“校长的指示,她执行就是了。不用方校长出马,我去通知宋老师,让她不要再组织学生跑步。”匡小峰说。
“小匡,你想问题太简单了。”方知行反驳学生处主任,“宋怡心有思想,是学者型、教育家型的老师,她对学生采用的教育手段和措施,往往都有根据,而且很有计划性,是先进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对这种老师,你可以与之探讨,但却不能贸然从事,更不能简单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那样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她有可能让你下不来台。宋怡心很有个性呀。”
匡小峰点点头。
“这事情交给我吧,抽时间找她谈谈。对宋怡心的工作积极性当然不能泼冷水,对她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上的探索,应该理解和支持。我们不缺少教书匠,但缺少学者型、教育家型的老师。这方面我看好宋怡心。”方知行说。
“行啊,方老师。对老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当然应该支持,也应该宽容,但要把握一个度,研究和探索不能失之偏颇,更不能闹出乱子来。”阮克刚说。
方知行找了宋怡心,谈话却没有任何批评的意思:“小宋,你们班学生出状况,也算正常现象,好在没有出大的意外。让你带奥赛班,证明了学校领导班子对你的信任。你放手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吧,我对你寄予厚望。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三年以后高考的好成绩,我们还要出经验,出理论,出研究成果。有什么困难尽管给我说,凡是能做到的,我都会努力协调,积极支持。万一你的做法有人不理解,有压力,我也愿意替你分担。”
“谢谢您,方校长。有您这番话,我心里有底了。”方知行几句话竟然让宋怡心眼圈红了,“我肯定不会辜负您,也不会辜负学校,更不会辜负家长和孩子们,您放心。升国旗仪式学生晕倒我很内疚,毕竟影响了整个的气氛和秩序。都怪我考虑事情不够严谨,各方面准备不充分。我愿意向学校检讨,当面向阮校长认错。”
“不用啦。阮校长很理解你,是他让我来跟你谈谈,我的意见代表学校领导班子。”
“谢谢!”
宋怡心坚持带学生跑步。她对同学们讲:“贵在坚持。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同学可以量力而行,可以少跑一圈两圈,甚至可以离开队列慢跑,我还是希望每个同学都坚持。长期坚持成为习惯,既锻炼身体,又磨练意志,对你的一生都有好处。”她的观点得到学生拥护,全班都坚持下来了。家长尽管有人心存疑虑,但一般情况下他们都尊重老师,没有人轻易对孩子的班主任说三道四。
眼看小半个学期过去了,距离期中考试不远,利用一个星期天,宋怡心联系好祁北市著名的矿业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矿山,要带领高一(2)班学生去井下参观。她预先向学校报告这件事,不料又引起争议。
学生处主任首先持反对意见。匡小峰不否认让学生去现代化工业生产一线参观的教育意义,他主要担心安全。匡主任拿着宋怡心送审的《关于高一(2)班学生参观矿山井下的申请报告》直接找到阮克刚:“校长,宋老师又给我们出难题了。奥赛班最重要的是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她总要干些别出心裁的事。您看看,这报告能批吗?最终要您签字呢。”
阮克刚把宋怡心的报告瞥了一眼,问匡小峰:“你的意思呢?学生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处管,你总得有个初步意见嘛。”
“让我说,这报告不能批。倒不是说活动本身有啥不好,关键是安全问题太重要了,万一出点儿事,麻烦就大了。”
“宋怡心的安全措施准备到位了没有?她想让学校做些什么?”
“她口头给我说了,学生到矿山,那边对整个活动有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比方说让孩子们都穿防护服、雨靴,戴安全帽,要对他们进行安全注意事项的教育,矿山选派专业人员和负责安全的同志全程陪同。高一(2)班有个学生家长是这家矿山的一把手,人家倒是全力支持宋怡心。她报告里对安全措施也有比较详尽的说明。宋老师还约了她班几个任课老师一起去,帮着管理学生,她希望学校管理部门能派人带队。”匡小峰说。
“看来宋怡心准备得很充分,我们想要否定这项活动反倒没有多少理由啊。”
“校长,我认为安全是最大的理由。尽管有安全措施,但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学生能受到多大教育不好说,但只要安全上出一丁点儿问题,不光宋怡心很麻烦,学校的麻烦更大。学生只要是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受伤,哪怕擦破点儿皮,家长都会不依不饶。谁家的孩子不是宝贝呀?这方面教训多了,我看许多学校对组织校外活动的态度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的意思您不要签字,我给她说校长不同意,做做工作,让宋怡心把这项活动取消算了。”
“哈哈,你这种想法是因噎废食。”
“还有个问题,我怕宋怡心这样做了,别的班都来效仿,这种事情多了,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就高。咱还可以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做理由,说服宋怡心放弃。”
“我看,简单否定总是不好,况且宋老师出发点是好的。她让学生参观的矿山井下我去过,简直是一个地下城,巷道四通八达,看上去十分壮观,现代化的采矿设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管理水平特别高。学生去了不但能感受到现代化采矿业的神奇,还能亲眼看到一线工人劳动的场面,教育意义非凡。要是不考虑安全因素,我会第一个支持她。”阮克刚说。
“校长,您的意思是批准了?”
“我没这样说啊。你把方校长、沈校长都叫来,让水立鸿也来,用校长办公会的方式定一下。即使将来有问题,学校领导班子负责,我负责。我觉得既然宋老师出发点是正确的,准备工作也充分,我们没有理由反对。安全很重要,但也不能因为顾忌安全,该干的事情都不敢干。”
学校领导班子研究的结果是给宋怡心开绿灯,同意她带领学生去矿山井下参观,并且指派学生处匡小峰主任带队,让活动提高规格,增加了合法性。领导班子对宋怡心报告中的安全措施仔仔细细研究了一遍,进一步落实了安全责任,完善了处理意外情况的预案,保证做到万无一失。开完会,阮克刚以市一中校长的名义给矿长打了电话,对他们支持学校开展活动表示感谢,强调让对方协助做好安全工作,确保万无一失。最后阮克刚用调侃的口气说:“矿长同志,你是我们的学生家长,不能光给你孩子的班主任开绿灯,再有机会,我组织全校学生到你那儿参观呢,同样要支持啊。”矿长赶忙说:“没问题没问题。”
宋怡心组织学生参观矿山井下的活动一切顺利。回来以后,同去的语文老师安排学生写观感,结果全班学生几乎每个人都写出了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有的写“灯火辉煌十里地下城”,有的写“采矿工人钢铁汉”,有的写“井下的女人最美丽”,还有写“七百米地下饭菜飘香”、“现代化的凿岩机”,甚至连很专业的、该矿山独创的“六角形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在学生的作文中都有反映。学生的作文不仅有纪实,很多人还抒发了对现代工业的感悟,对地下矿藏丰富的家乡的热爱,对产业工人的崇拜等等,反映出学生通过这次活动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语文老师说:“很少看到这帮‘家伙’能写出如此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宋怡心组织班会让学生交流了参观心得,巩固了活动成果。方知行副校长事后感慨说:“以后类似的活动应该多搞几次。”阮克刚说:“活动好是好,不过也让人提心吊胆。要是安全出一点点问题,效果就不是这样了。”
参观活动过后不久,宋怡心的班级又有个学生在长跑中晕倒,弄到医院大夫不让走了,说这个学生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