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校长

(24)

字体:16+-

沉下心来思索学校工作,邵玮觉得不仅部分老师简单急躁、揠苗助长的心态和做法需要调整,整个学校的办学思想、工作思路更需要调整,起码不能在拼中考成绩这一棵树上吊死。

尽管教育局和组织招生考试的部门从来不公开各学校的中考成绩及排名,但每年中考阅卷一结束,马上就会有民间版本的排名和成绩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开来,和真实的考试成绩高度一致。取得好成绩的学校马上会通过新闻和广告媒体极力宣扬本校的成绩,校门口张挂“热烈祝贺我校今年中考取得优异成绩”、“我校中考合格率达到×%,优秀率达到×%,在全市各初级中学名列前茅”的大红横幅,很有王婆卖瓜的意思。而中考成绩差的学校仿佛深秋的植物遭霜杀一般,完全蔫了,头都抬不起来。尤其校长,不用别人施加压力,自己就觉得工作没干好,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要命的是不同的学校所面临的客观条件——主要是生源差异——对中考成绩的优劣起决定性作用。生源状况好的学校,即使工作稍有懈怠,成绩也不至于差到哪儿去,而生源状况差的学校,即使校长、老师都用尽全力,最终成绩也只能在最末的位置徘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前年中考,是对邵玮担任四中校长第一个学年度工作成绩的检验,结果让他吃了当头一棒,造成的后果是邵玮把戒了两年的香烟又捡起来了。尽管喷云吐雾并不能减轻心中的郁闷,但也是一种转移和排遣,面前烟雾缭绕,大约还有遮羞的作用呢。去年中考四中照样吃败仗,尽管邵玮和管理人员、毕业班老师挣得要吐血,事先估计的要比上年度乐观,但最终成绩排名在市区各初中仍然没有逃脱倒数第一的悲惨结局。这样的结果让大家觉得一切辛勤劳动都是白费,就像农民辛辛苦苦作务庄稼,临收获果实被冰雹砸得稀巴烂,弄得人透心儿凉!一向不嗜酒的邵玮在那段时间喝醉过好几回,周围人发现他酒量见长,且喜欢烈性白酒。到了今年,邵校长的挫折耐受力应该说在前两年的基础上有了大幅度提高,对于中考成绩不理想基本上能够坦然面对,但是,毕竟又一次辛勤耕耘之后颗粒无收,窘迫和难受在所难免。暑假前那段时间,有几个经商的朋友拉着邵玮到夜总会、洗脚屋或者洗浴中心去消费过几回,让他感受到奢靡能换来暂时的忘忧。有几次,邵玮禁不住想,假若去色情场所糜烂一番,不知能减轻心中的烦恼不?可惜,为人师表的观念和信条以及中学校长的身份让他坚守了某种界限……

新的学年度工作一如既往,但谁又能保证明年中考四中不会折戟沉沙呢?

邵玮必须另辟蹊径,四中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

放寒假之前,市教育局有关部门组织了“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参赛选手的选拔,入选的学生三中占了60%以上,而四中只考进去两名替补队员,很没面子。每每遇到这种事情,家长和社会并不认为和生源有关,而是简单判断三中就是好,四中就是不行。过段时间竞赛成绩揭晓,三中的学生假如能拿几个像样的名次,他们又有骄傲的资本了,四中将再次面临巨大的压力。虽说学科竞赛成绩不及中考结果影响力那么大,但对一所学校的声誉而言,也有加分或减分的效果,同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四中这么多学生,哪怕筷子里头拔旗杆,总能选出几个尖子生来,如果辅导老师能比兄弟学校的同行花更多的气力和汗水,突破也并非没有可能。这项工作一定要让汪淑悦副校长进一步重视,认真抓一抓,务求抓出实效,抓出成绩。邵玮想。

生源方面的差异性不可改变,要在学科竞赛上胜过兄弟学校非常难,那么,四中还有没有别的突破口呢?

邵玮校长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建设体育强校”的工作思路,并且和学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达成共识。四中历来有重视体育的传统——参加历届本市中学生运动会成绩优异,学校是省级体育传统项目(篮球和田径)学校,生源状况决定了四中学生有较强的吃苦精神,“建设体育强校”的含义是通过艰苦努力把体育搞成第四中学的办学特色,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而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次想到的“诵读经典”也是一个好点子,但语文教研组长罗萍的状态目前仍然不好,只能先放一放再说。

“建设体育强校”的工作思路一出笼,本校教职工议论纷纷。虽说有一部分人理解邵玮校长和领导班子的意图,表示愿意通过辛勤劳动和探索实验为四中找到一条出路,但怀疑和忧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有的说,“现在家长都盯着文化课成绩,别的学校恨不得把体育课取消,挤出时间用来上文化课,四中还要强化体育,会不会是剑走偏锋?”有的说,“中考成绩上不去,学科竞赛不能显山露水,体育即使搞上去又能怎么样啊?”有的说,“现在的家长,学生当个班干部都嫌花费精力影响学习成绩,体育代表队加强训练很难取得家长支持。”还有的说,“学校领导胆子真大,真有冒险精神,要是彻底栽倒了爬起来谈何容易!”

为了在学校内部形成统一意志,邵玮专门在教职工大会上就“建设体育强校”做了专题论述,指出强化学校体育工作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这样做只是选择基础好的体育作为突破口,先行一步创造出优异成绩,进而带动其他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强化体育并不意味着放松其它工作,而是要促进学校工作的全面进步。他的专题论述某种程度上强化了领导班子的声音,盖过了某些杂音,从而使这项管理举措一时间起到了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对于第四中学“建设体育强校”的办学思路,市教育局也有不同反响。

邵玮专门就这件事向教育局领导做过汇报。郑凯萍书记态度很积极,表示她很赞赏邵校长永不言败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四中也应该努力寻求新的工作着力点,搞出亮点,振奋精神,鼓舞士气,以利前行。郑书记还说:“四中连续几年中考成绩不佳,绝非你邵玮同志工作不努力,也不是四中的教师队伍不优秀,主要原因在客观,生源问题是关键。教育局不能眼看着四中成为薄弱校,我正在考虑对基层学校的评价机制是不是有问题,一定要想办法让生源状况差的学校得到应有的肯定和鼓励。”郑凯萍这几句话又让邵玮感动得差点儿掉眼泪,他对郑书记说:“只要领导能理解我们,只要教育局承认四中全体老师的辛勤工作,再苦再累我们也不怕。”郑凯萍甚至还给邵玮出了一些点子,让他在实施“建设体育强校”方略的过程中争取市体育局乃至省上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宣传的力度,争取全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教育局长肖奎元对四中提出“建设体育强校”态度有几分保留。他听完邵玮的汇报之后说:“我和郑书记一样,对你这种不甘落后、积极寻求突破的精神表示赞赏。基层学校校长有办学自主权,你完全可以有独特的工作目标和思路,可以大胆探索,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达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目标。”然后他话头一转,“不过,邵校长,我提几个问题供你参考。第一,四中体育工作在全市中小学本来就有优势,你提出‘建设体育强校’,还能有多大的提高空间?第二,即使四中体育工作还能开创一片新天地,创造出新的业绩,假如中考成绩和学科竞赛等仍然居落后地位,这两者之间的反差究竟能证明你的工作成绩呢,还是能证明你出现了更大的失误?第三,正像郑书记说的,教育局应该思考改进对基层学校的评价机制,支持各种尝试素质教育的努力,让各学校得到真正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机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不光是评价机制问题,家长和社会能不能承认你们‘建设体育强校’的努力方向?假如得不到正面评价反而引起许多非议,你邵玮的日子是不是更难过?这几个问题只是我头脑中自然而然冒出来的疑点,深层次的思考还没来得及。所以,我建议邵玮同志要冷静,再好好想想,三思而后行。你说呢,邵校长?”

教育局长一席话,无异于向邵玮兜头泼了一盆冷水,让他发懵。邵玮低头沉思半天,然后对教育局两位主要领导说:“局领导的意见我们会认真研究,认真思考。不过四中‘建设体育强校’的工作思路已经形成,而且在学校内部有共识,所以无论如何我们会着手去做,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及时调整。”

从教育局回来,晚上邵玮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到了下半夜,他好不容易朦朦胧胧有了一丝睡意,抬起手关掉台灯准备入睡,忽然卧室里响起“扑拉拉拉”的声音。邵玮赶忙把灯打开,看见一只近乎巴掌大的蛾子在空中起舞,上下窜飞,有时候差不多要碰到人脸上。看看身边的妻子已酣然入睡,邵玮想着一定要把这只巨蛾解决掉,要不然窜到裴芝兰脸上,还不得把她吓坏了?他爬起来,手里拿了一本杂志,眼睛盯着蛾子,等待着它的降落,以便伺机将这个不速之客解决掉。后来蛾子大概飞累了,短暂停留在落地式布幅窗帘上。飞蛾立足的地方很柔软,想要打死它不易,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邵玮赶紧扬起手中的一本刊物击打一下。

邵校长拍打飞蛾把裴芝兰惊醒了。她眼睛没有睁,嘟囔说:“你大半夜不睡觉,搞出这么大响动干嘛?吓我一跳。”邵玮说:“有个巨型飞蛾。我不把它打死,扑棱到你脸上,会吓着你。”裴芝兰说:“你骗谁呢,这季节哪儿来的蛾子?再说,门窗都关着,蛾子从哪儿进来呢?”

老婆的话说得邵玮一愣。就是呀,这一类追逐光亮的飞蛾一般出现在夏秋季,这个季节应该没有,门窗紧闭也是事实,难道这东西是在家里某个角落繁衍出来的?

拍打了一下,飞蛾再无响动。邵玮把天花板上的吊灯打开,把卧室弄得很亮堂,然后寻找飞蛾的踪迹或者遗骸。但是,他睁大眼睛把能看的地方都看了,刚才的巨蛾竟然消失得杳无踪迹!

明明是个昆虫,怎么会踪影全无呢?难道是天外来客?难道是魔影幻象?抑或干脆是睁着眼睛做梦?

听见枕畔妻子又发出香鼾,邵玮却睡意全无。假如那只飞蛾不是真实存在,而只是某种征兆,那么,是好是坏,是吉是凶呢?邵校长心中平添几分惶惑。联想到“建设体育强校”的工作思路,邵玮甚至想,这并不伟大的构想是不是也能成为幻象,海市蜃楼一般?

邵玮觉得,他空前地丧失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