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校长

(32)

字体:16+-

快要放寒假了,按照惯例,初中毕业班也要安排假期补课,学校要向教育局打个报告,申请向学生家长收取一定的费用。这项收费虽说是额外的,但也有其合理性,老师假期牺牲休息时间上课,总不能让人家白干吧?教育局一般情况下都会予以批准,而且和物价局等相关部门沟通过了,不至于惹出事端。学校许多收费都是这种很难判定是不是属于乱收费、说不合法却也合乎情理的项目,说打擦边球也好,说钻空子也好,学校觉得不收不行,家长感觉却不是很好。这也正是学校总被指责乱收费的原因之所在。

教育局对各学校的年终检查搞过了,评选先进学校的结果还没有出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许生祥总要以学校的名义给教育局领导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送礼,有时候是实物,有时候是现金,算是年终下级对上级礼貌性的“表示”。他始终认为,三中连续多年当选先进学校,他作为校长也拿到不少个人的荣誉,除了工作干得有成绩之外,和教育局领导搞好关系也是重要原因。三中是名校,比别的学校有钱,让领导体验到支持三中对他们个人有好处是必须的,而且也是极为聪明的做法。可是,今年许生祥手里竟然没有活钱来做这件事,原因是上次郑凯萍率领调查组来过之后,他们的小金库被冻结了。教育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三中所收的赞助费、择校费只能用来改善办学条件,购买一批电教设施和课桌椅,一次性报销结账,使小金库得以取缔。

哪怕没有钱,给上级领导送礼是不能随便“取缔”的。假如将已经形成惯例的好处“取缔”了,领导一旦感到不舒服,作为下级单位被“取缔”的东西恐怕会更多,这样做很蠢。许生祥是聪明人,绝不会干蠢事。

好在每年收的假期补课费,除了发给补课教师以及管理人员的劳务费,总还能结余一部分。往常这部分钱打入学校经费收入,以补偿补课期间发生的水电费和其它损耗。今年许生祥要将这笔钱拿来“表示”给上级领导,学校班子会上过了一下,大家都没有意见。在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下,这点小事校长说了算。

不光经费来源校长说了算,“好处”给那些人,不同的人各执行什么样的标准,也是许生祥说了算。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局机关部门负责人分成两档,给领导的“好处”价值是科室负责人的5倍。“好处”的表现形式是距离教育局较近的一家大商场的购物券,送起来方便,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用起来也随心所欲。除了执行统一标准,许生祥还给肖奎元局长来了个例外,打听到肖奎元家里有人,他让校办室主任冯韬坐学校的车给局长送去了两条软中华烟,两个小包装共4瓶茅台酒。

为什么对肖奎元要特殊对待,许生祥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尽管局长、书记、副局长乃至调研员都算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但是要论权力大小,肖奎元和别人不是同一个重量级。一般情况下,教育局的大事最终由他一锤定音。书记兼副局长郑凯萍的权力仅次于肖局长,但这个女人毛病多,单独给她送东西,她有可能不仅不领情,而且找你的麻烦,还不如不理她呢。至于肖奎元得到的特殊待遇,需要找机会提醒他一下,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相信给肖奎元多送的东西能白扔了?

让许生祥没有想到的是,今年给教育局领导送礼,劲儿真的用错地方了。

首先传来一条不好的消息,第三中学连续拿了多年的先进学校终于旁落,市区初级中学唯一的先进学校给了中考成绩仅次于三中的第五中学。相应的五中校长也被评上先进教育工作者,而许生祥没有得到任何个人荣誉。评优结果等于扇了许生祥一耳光,对他来说是一个警讯,甚至背后还潜藏着更大的威胁也未可知。

许生祥赶紧找教育局内部比较体己的人打探消息,看看三中没评上先进学校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后来辗转传出消息,三中之所以没被评上先进,主要的阻力在教育局书记郑凯萍。据说肖奎元局长依然主张初级中学的先进集体应该选定三中,毕竟三中社会信任度高,家长有很好的口碑,而且本年度中考成绩继续处于领先地位。郑凯萍否定三中主要的理由是:第一,管理工作有漏洞,小金库被人告状,经调查确有其事,造成了不良影响;第二,中考成绩虽然保持了领先位置但比去年有所退步,在生源状况优越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没什么了不起,相反有的生源状况差的学校取得进步很不容易,更值得肯定和表扬,比如第四中学。先进学校被否决,肖局长还想给许生祥保住个人荣誉,算是一种安慰,但郑凯萍说许生祥同志私生活方面有不检点的地方,这方面群众有反映,最近还有匿名信说他新买的住宅价格超便宜,其中有假公济私的成分,不过还没来得及调查。于是许校长的先进个人也泡汤了。

打探到这些内部消息,许生祥把郑凯萍恨的呀,心里骂这位女上司:“当初我追求过你又没强奸过你,干嘛这些年了还要故意和我过不去?”骂归骂,但评选先进的结果既成事实难以更改。

更让许生祥没有想到的是,岁末年初龙川市的县处级干部大规模调整,教育局领导班子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来年龄还没有“到站”的肖奎元由局长改任调研员,虽说行政级别仍为正处,但手中的实权没了。郑凯萍由书记改任局长,新提拔不久的副局长丰盈成了书记,不过“副”字还在,需要向正处级过渡一段时间。

教育局领导班子调整的结果也让许生祥极不舒服。多年来,他和肖奎元个人关系一直不错,总觉得有此人在上级主管部门主政,大事小事自己不会吃亏。事实上,这些年肖奎元在不断得到许生祥所给种种“好处”的同时,的确时时处处关心照顾这位直接下属,让许生祥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老肖距离正处级干部离职的年龄界限还有若干年,身体也挺棒,而且做教育局长得心应手,为什么被弄成调研员了呢?官场上大家把调研员简称“屌”(调),从今以后肖奎元就成“屌”了,或者说屌也不是。看来前不久给他送好烟好酒白送了,今后再靠他提携、帮助基本上没戏了。郑凯萍这个女人马力大呀,肖奎元被挤到一边,最大的可能性是给这个女人让路。还有那个智商不行、能力不强、威信不高、提职时间不长的丰盈,屁股把副局长的位子还没有暖热,一下子又改成书记了——虽说是副的,但前面没有正的,副的就相当于正的——前程不可限量!奶奶的这小子在哪儿烧高香了,运气竟然这么好?说不定要不了多长时间郑凯萍就会继续高升,丰盈当教育局的一把手也未可知。我许生祥不和别人比,我比丰盈差啥了?这叫做人比人活不成,驴比骡子驮不成,气也把人气死了!至于丰盈前进一步空出来的副局长位置,市委组织部从别的部门调进一个教书出身的副县级干部,算是“空降”,没有给教育系统其他干部心痒眼馋的机会,许生祥当然也无可奈何。

说到底,一个人在官场上的起起伏伏不能看表面现象,背后的竞争和角力才更激烈,也更起作用。成者王侯败者寇,出水才看两腿泥,不服气屁作用没有,关键是今后自己要朝什么地方用力,怎样才能达到目的……

邵玮倒没有许生祥那么多的烦恼。当个四中的校长,学校的生源不行,校长的工作业绩肯定也不行,每每到了年终总结评比,只要不挨板子就是好事,什么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邵玮统统不想。人要是没有太多的期望,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失望。教育局领导班子如走马灯似的换人换位置,看得大家眼花缭乱,邵玮不可能完全没有想法,但却没有失落感。肖奎元圆融而平庸,让他再当几年教育局长,龙川市的教育事业不见得能有大的发展,所以此人迟一天早一天离开有实权的领导岗位,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来说真无所谓。郑凯萍风头正劲,让她当教育局一把手,说不定真能创造出新的业绩,问题是她究竟是要在这个岗位上好好干事业呢,还是把教育局长作为跳板过渡一下?至于那个丰盈,上上下下对付人际关系还行,工作上让他独当一面,谁知道能不能担此重任?不过官场上的事情说不清,就像丰盈不被大家看好,但人家偏偏仕途顺利,将来能有多大的造化真是难以预料。

自己呢?明明知道四中校长的角色相当于“维持会长”,还得维持下去,要不然干什么去?不过,在这块贫瘠的土壤上要取得好收成太难了,哪怕你是一块真金深埋到灰堆里也很难闪放光芒。要说完全没有失落感也不可能,人生短暂,有事业心的人谁也不愿意白白耗费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邵玮有时候也想,四中要是能加快走向衰亡也不见得是坏事,起码自己能早点有重打锣鼓另开张的可能性。

郑凯萍就任教育局长,抓紧放寒假前很短暂的时间到市区各学校走了一圈,既是打招呼,也有新官上任显示地位和权威的意思。

郑局长来到四中,先与领导班子和中层管理干部礼貌性地见面,说了几句希望大家支持教育局新班子工作、勉励四中继续努力不断进步取得更好办学效益的客气话,然后和邵玮单独深谈。

“祝贺凯萍书记成了凯萍局长,从心底里为你高兴。”邵玮特意握住美女上司的双手起劲儿摇,脸上的表情的确很高兴,至于是不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其实并不重要。

“呵呵,谢谢邵校长。我倒顾不上高兴,感觉压力挺大,教育工作按部就班守摊子容易,真正要搞出响动来很难。今后的工作还要仰仗基层学校,老邵是我的老同事、老朋友,还要多多支持啊。”郑凯萍这几句话客气的成分大。

“基层学校更需要领导的关心支持。四中这样的薄弱学校,更需要凯萍局长关照。”

“我自认为对四中的情况还是了解的,对邵校长的品德、能力和事业心也心知肚明。你在这儿很辛苦,干出成绩也不容易。”

“我也知道凯萍局长一直理解我们的难处,对四中的评价也很客观公正。在这里当校长,工作难度是客观环境造成的,没什么可抱怨的。咱不都是党和人民的螺丝钉嘛,拧到哪儿就要在哪儿顶住,还要闪闪发光呢。”

“少在我跟前唱高调。说说吧,四中目前都有哪些困难,需要我怎么帮你。”郑凯萍很恳切。

“我还是要谢谢领导关怀。四中最大的问题是生源萎缩,本学区的好学生留不住。目前看发展趋势生源还要进一步萎缩,这个趋势不可遏止。面对这样的生源状况,老师们辛辛苦苦干不出成绩,队伍不好带。我有时候想,这样的学校还不如早点儿关门大吉。凯萍局长原谅我实话实说。”

“关门大吉不可能,哪怕当维持会长,你还得努力维持。生源衰减也有一个过程,到了该关门大吉的时候也许你我都难以阻挡,但目前仍然有必要尽可能把这所学校办好。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没有任何权利不给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教育,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认为,目前的问题是教育局对基层学校的评价机制相对滞后,没有客观反映出不同类型学校所面临的客观实际,尤其对四中这样的学校不公正。换句话说,不是你和你的教职工队伍不努力,而是你们所有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公正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教育局对不起你,对不起四中的同志们——当然,也包括和你们情况类似的其它学校。我一直认为评价机制需要革新、进步,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会尽快着手这项工作。”

“我这么说吧,你的这番话让我增强了信心。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搞好工作,请凯萍局长放心。”

郑凯萍“噗嗤”笑了:“用得着这么表决心吗?我倒是觉得,面对四中的现实,你完全可以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之路。你前面搞的建设体育强校、中华经典诵读都很好,有声有色,提高了办学效益和社会信誉。还可以考虑从抓住教育最本真的东西,进一步转变老师们的教育观念入手,真正着眼于人的发展,真正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你作为局长思想倒是一点儿不保守。我得好好想想,然后再决定怎么干。”邵玮并没有因为郑凯萍对四中工作的肯定而感到轻松,前面的路怎么走的确还需要认真思索。

“对于你个人的发展,也不要过分计较一时一事一城一池的得失进退,往前看,心胸要开阔,眼光要远大。你属于那种聪明而不精明、机智却没有手腕的人,这样的人在官场上容易吃亏。”

郑凯萍最后这几句话弄得邵玮一愣。他心中暗自佩服这位漂亮的昔日同事绝非等闲之辈,看来她深谙官场之道,要么能步步高升,升便有升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