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校长

(35)

字体:16+-

王金子的养母王大妈找到学校,要见她儿子的班主任罗萍。罗老师正好在邵玮那里,王大妈就追到校长办公室来了。

王大妈说:“我家的娃娃变了,都好几个月了,放学回家啥活儿也不干。以前王金子可勤快了,进了家门帮我做这做那,如今成了机器,学习机器。除了看书写作业,别的啥也不干,有时候饭做好了,半天还叫不到跟前。”

“你得说他呀,小孩子不能惯,有毛病要及时纠正。”罗老师说。

“我也说了,他不听。王金子对我说,‘妈,我是为了早早上大学,早早挣钱,好让您早点儿享福。我想提前一年上高中,提前两年上大学,不加班加点看书怎么能成呢?’邵校长,罗老师,我不知道他说得对不对。我估摸着,学习跟干体力活儿一样,本来你的肩膀头能挑八十斤,非要挑一百八,那不把人挣坏了?脑子用坏了,该咋办呢?我不放心,说他他又不听,只好到学校来求老师、校长帮忙。你俩管一管这娃娃,上大学迟点早点怕啥,我身体还硬朗,也不靠他养活,甭把他累坏了。”王大妈说。

“哈,没事儿,脑子越用越发达,用不坏的。”罗萍说,“你儿子是个很争气的孩子,上进心强,很努力,将来一定有出息。不过,回到家啥也不干真不对,你那么忙那么累,他应该体贴你才是。回头我说说他。”

邵玮也对王大妈说:“你养的这个儿子错不了。你不是说,孩子刻苦学习,是为了早点儿上大学,早点儿挣钱,让你早点儿享福嘛,说明王金子有孝心,有责任感,是个好孩子。任何人想要创造奇迹,都得狠下功夫,否则怎么能成功呢?我倒很赞赏你儿子这种恒心和毅力。要是孩子没有想别的歪门邪道,一门心思都在学习上,我看,你辛苦就辛苦一点吧。多支持孩子,王金子说不上真是个奇才,提前上大学也不是没有可能。”

“那我就放心了。校长、老师都说没事,就叫他好好努力吧。我累点儿没啥,只要孩子能走正路,能有出息,比啥都好。”王大妈听了邵玮和罗萍一番话,放心了,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本年度中考一天天临近,王金子通过罗萍和其他科任老师把初三年级的中考模拟题找来,尝试答卷,然后恳求老师给评判评判。老师们通过批阅王金子的答卷,得出的结论是:他的成绩和初三学生比较,已经达到中上水平。王金子从老师口中知道自己文化课已经达到初三年级中等偏上的水平,找到罗萍说:“罗老师,我想提前一年考高中。”罗萍想了想说:“你这个想法很大胆,我也知道你很努力,不过你现在的水平能不能考上高中没有十成的把握,因为你毕竟没有系统地学完初三课程。你先继续努力,我问问校长和教务处,看看提前参加中考有没有可能性。”

罗萍找到邵玮,问王金子有没有可能提前一年参加中考。

邵玮校长说:“王金子真想试试?不过,初中生提前一年考高中,不仅咱们学校史无前例,多年来整个龙川市好象也没有过。所以说,哪怕王金子真有能考上高中的实力,这事情能不能做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你先给鼓鼓劲儿,让他不要放松努力——鼓励学生永远是最好的教育手段——然后我去问问教育局、招生办,看看人家能不能给他提前参加中考开绿灯。”

邵玮先去找教育局招生办的牛主任,把王金子智力超常的状况以及这孩子想提前一年参加中考的想法说了说,牛主任听完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哈哈,老邵呀,平常看四中不咋样,年年中考老弄个倒数,怎么,今年想创造奇迹呢?你说的这个学生是天才、是神童呀?咱先不说你这种想法能不能办到,根据我的经验,一般情况下,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总没有好效果。前几年我的一个哥们儿,你也应该熟识,在铜镍集团公司子弟中学当校长的老侯,非要找我走后门,说他的女儿是天才,学习成绩特优秀,要跳级——小学没毕业提前一年上初中——结果怎么样?孩子到了初中,心理年龄比同班的孩子差一截子,许多方面格格不入,最终导致学习成绩急速下滑,把孩子害苦了。这样的教训我们应该记取。所以,我劝你老邵,别异想天开,让这孩子老老实实在初中再读一年,明年考得好一些,对他一生的发展都有好处。”

“牛主任,打住打住。说事归说事,你不能对我、对四中‘讽刺挖坑’。还好,你说的是‘一般情况下’,也就是说,你讲的是普遍性。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除了普遍性,还有特殊性,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这也符合辩证法观点。我给你讲,我说的这个孩子真的很特殊,很不一般。你要知道,我不是找你走后门,我只是想让招生办给他提供一次参加中考的机会,就当演练,让他当个陪桩的,要是他的考试成绩达不到高中录取标准,或者说在录取线上下,就当我什么也没说。万一他的成绩高出录取线许多,实力证明他已经具备成为高中生的资格,你凭什么不让人家参加录取?咱试一试行不行,就当我求你。”

“看看看,还说不是走后门!初二学生哪儿有参加中考的资格呀?没有考试资格,何来成绩,何来录取与否的问题?邵校长,这么跟你说吧,这事情因为没有文件和政策依据,也没有可以效仿的先例,所以我做不了主。你非要办成这件事,那就只能去找局领导。要是郑局长、丰书记说这事能办,我贯彻领导指示就是。你跟我说得再多也是白费唾沫。”

“我要是直接找教育局领导,何必与你白费唇舌?我觉得你这个牛同志以往敢作敢为,尤其在招生问题上很牛×,一点小事肯定能给办了,省得再麻烦局领导。得得得,我算把你看透了,在官场上混得时间长了,树叶掉下来怕砸烂脑袋,找你算白找了。以后再见面我不喊你牛主任,喊牛滑头更恰切。”

“邵大校长,你们在基层当中学校长,怎么说也算一路诸侯。你不知道我们这种人呆在机关有多难,听上去也是主任、科长什么的,其实什么事都做不了主,只能唯领导的马头是瞻。不是我滑头,更不是不给邵校长面子,实在是我做不了这个主。老邵请你原谅。”牛主任的一番话听上去像是真的。

既然已经找到教育局,邵玮不愿意轻言放弃。为了王金子参加中考,他又去找教育局长领导,先在走廊碰见了副书记丰盈。丰盈听邵玮说明来意,表示这种事他也做不了主。丰盈说:“不光因为我当书记不好直接插手招生事宜,关键是这种事在龙川市教育系统没有先例。假如说教育局领导同意让四中初二年级的尖子生提前一年报考高中,有没有政策依据先不说,其他学校再有类似情况怎么办?总不能给你开绿灯,对其他学校却亮红灯吧?所以说,你要办的事情并不简单,我估计即使找到郑局长她也不会轻易表态,这种事需要认真研究评估,即使要办,最终恐怕得发红头文件,对各个学校都有效。总不能让其他学校说教育局处事不公,对四中特殊关照吧?”

听丰盈这么一说,邵玮心想这家伙更是个大滑头。事情看来不简单,还得去找一把手郑凯萍。

邵玮没想到郑凯萍倒挺痛快。她的思维很开放、很灵活,听邵玮说明了来意,思索了短短的几秒钟,立即表态说:“这种事情只能个案处理。我估计别的学校不会再有类似的情况,提前一年参加中考,这种孩子是超常儿童,极个别的。我给招生办说一下,中考时给你那个学生——叫王金子是不是——安排个座号,让他直接考试就是了。和你们学校初三学生一起报名,备注栏里说明一下即可。他考试的成绩要是达不到高中录取标准,就算没有这回事;如果说成绩达到了录取线,到时候再说,视需要向其他学校通报一下也没什么不可以。”

“还是一把手厉害呀,说拍板就拍板。”邵玮不知不觉又奉承了一下美女上司

回到学校,邵玮立即把好消息告诉罗萍,让她通知王金子,临时到初三年级去参加复习备考,争取用优异成绩给全校师生制造一个惊喜。

这一年的中考,四中整体成绩仍然没有太大的起色,但王金子成绩不错,给学校制造了一个亮点。他的成绩在全市考生中居于中等偏上水平,够得上省级示范性高中市一中的录取线。邵玮专门就王金子能不能提前一年上高中又找了教育局领导,郑凯萍当即表示,只要这孩子有提前上高中的愿望,就可以录取。后来,王金子果真被市一中录取了。

一个初二学生提前一年参加中考并且被全市最好的高中录取,这件事本身具有新闻价值,王金子一时间又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邵玮也没有忘记抓住这个机会为四中造势。电视台给王金子做专题节目,标题叫做《勤奋造就“神童”》。在这个小短片中,记者对罗萍老师、邵玮校长做了采访。罗萍没有过多渲染老师们为培养王金子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而是兴高采烈夸奖她的学生如何勤奋,如何有毅力,将一位女教师对学生充满母性的那种宠爱展现得淋漓尽致。邵玮头脑很清醒,虽然也肯定了王金子的执着、勤奋、记忆力超常等等优点,但他谈话的重点是表扬培养教育王金子的老师们,同时也巧妙地宣扬了四中因材施教,不仅能让差学生不断进步,而且能让特别优秀的孩子享受到最适合的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超常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舞台。

王金子在节目中的表现却让邵玮皱眉头。做准备的时候,记者的采访提纲中有他对老师、对学校表示感恩的内容,邵玮也提示他:“除了你自身的努力,老师为你付出的劳动和学校为你成长进步创造条件,都应该说一说。”但事实上,记性特别好的王金子仿佛把这些安排、提醒全忘了,只是夸夸其谈他自己如何如何努力,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以及怎样总结规律、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进记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基本上没有涉及到老师、校长和学校。不过,王金子的记忆力的确很好,口才也不错,他在节目中的表现让记者很满意。

也许受节目时长所限,王金子来不及过多地谈老师、谈学校,况且要求一个孩子思维缜密、面面俱到似乎也不近人情。邵玮这样一想,也便释然。

高中录取通知书发放后,王金子的养母王大妈到学校来,专门向校长、老师表达谢意。王大妈见了邵玮,连连说:“咱学校真好,老师真好,两年就把我的娃娃培养成高中生了。王金子少上一年学,省了很多钱,太感谢你们了。邵校长您和四中的老师对我们家恩情太深,没法报答啊。”邵玮像背台词一样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王大妈拉着罗萍的手,女人见了女人,感情的闸门更容易放开,两人都眼泪汪汪的:“罗老师,您为我家的娃娃太操心了。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你把难受装到心里,对学生像对自家娃娃一样。王金子将来长大了,我叫他好好报恩呢。”罗萍激动之余问王大妈:“王金子咋不到学校来看看给他教课的老师?大家都为他付出了心血。还有邵校长,要不是他跑前跑后,你儿子提前上高中也不可能啊。”王大妈有些窘迫:“王金子说,他现在就要预习高一课程呢,怕上了高中跟不上。”罗萍心想,这也算是个理由,但她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