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师对孙权、魏国总是没好气。
寒假前动员留级没有成功,拖班级后腿的两个刺儿头赶不走,何玲心中十分恼火。接下来需要来硬的,采取高压政策,让他们自尊心受不了,在班级里无地自容,这样也许能达到把“差生”赶走的效果。
有一天上课,何老师评讲头天的数学作业,因为做错了三道题,魏国遭到老师讽刺挖苦:“让你留级还不留,硬拗着你能跟得上吗?看看,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对?错一道不行,连续错三道!你们家人不是卖菜的嘛,卖菜的都会算账,算账也是数学嘛,你咋就算不清呢?脑子进水了,还是里面装的浆糊?”
何老师的话惹得全班哄堂大笑,魏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隔了一天,何玲老师在课堂上拿一道很有难度的奥赛题当作例题。她并没有讲,甚至连一点提示也没有,直接把孙权叫到黑板上,让他尝试能不能做出来。因为题很难,孙权同学站在黑板跟前紧皱眉头,苦思冥想,结果还是找不出解题的思路。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该讲讲这道题,或者找比孙权数学更好的尖子生,在老师的提示下一步步来,给全班同学起到示例作用,但何老师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劈头盖脸讽刺挖苦孙权:“你不是会用简便方法解题吗?你不自以为是吗?说你学习跟不上,让你留级是为你好,结果还不领情。你爸你妈也是榆木脑袋,想问题不开窍,一根筋,硬要让你在初三(1)班混,这不是瞎胡闹嘛。人要有自知之明,明明一窍不通还不听人劝,非要一条道走到黑,我看你这么下去能有什么好下场……”
何老师说得很过分,本来脾气犟的孙权自尊心果真受不了,他梗着脖子与何老师杠上了:“我怎么自以为是了?这道题很难,我不会就是不会,没有不懂装懂。我爸我妈又怎么得罪您了,您凭什么侮辱他们?我家人是榆木脑袋,您的脑袋是什么特殊材料制成的,请老师也给大家公布一下,好让我们学习学习。我知道您不想让我在初三(1)班混下去,怕影响您的辉煌业绩,那您说,我该到哪儿去?甭说您看见我烦,我看见您也挺烦的!”
孙权对老师的反驳不可谓没有力度,招惹得全班同学又一阵儿哄堂大笑,甚至有人在下面跺脚、拍桌子。这样以来,自尊心受不了的不光是学生,老师的面子和师道尊严更需要维护,何玲老师勃然大怒:“孙权你是什么玩意儿,在课堂上顶撞、辱骂老师?你给我站好!”
何老师一边大声斥责,一边拽住孙权衣服的前襟一拉一推,让他在讲台上站好,还用食指点了点他的脑门儿。孙权也不客气,趁势抓住老师的手,用劲儿甩开,算是采取维护尊严的实际行动,结果把何老师弄疼了。老师恼羞成怒,扑上去左右开弓扇了孙权两个耳光。
孙权的脸憋成了紫茄子颜色,并非何老师的耳光所致。他的两只手攥成拳头,牙关紧咬,看上去有随时冲上去拳打何老师的可能。看到这种情景,平时和孙权要好的魏国、韩冬以及女生张旭等人都主动离开座位,跑到讲台上把他围起来,既是一种保护,也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孙权,你冷静些,别再顶撞老师了。”韩冬说。
“她凭什么打我?老师就可以侵犯人权?”孙权委屈得眼泪流出来了。
“何老师,您让孙权做的那道题太难了,我在下面也看不出名堂。您要是让我到黑板上来做,可能还不如他呢。”后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的张旭为孙权辩解。
“何老师,我们是学生,难题做不出来很正常。要是所有的题都会做,还要老师干什么?您打人不对。”魏国憋了半天,还是忍不住直接站到好友孙权一边,向何老师提出抗议。
“谁让你们上来的?干嘛,要围攻老师?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几个平常狗扯连环,臭味相投,结成小团体想干什么?都给我滚下去!”何玲老师彻底地失态,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这样以来,讲台上几个学生都对何老师侧目而视,包括坐在下面的全班同学,同情心都在孙权一边。魏国、韩冬和张旭扯着孙权回到座位上去了。
“我教不了你们!我找校长去,让他派更高明的老师来教你们。”何玲老师气得嘴唇哆嗦手发颤,胡乱收拾了教案与教科书,扬长而去。
何玲老师体罚孙权,而且乱发脾气耽误了一节课。学生们议论纷纷,对班主任的做法表示不认同。有的孩子回到家把这节课发生的事情给家长说了,马上有家长打电话给许生祥,说你们何玲老师体罚学生,随便不上课,职业道德有问题。家长希望学校对这样的老师进行批评教育,再发生类似的情况,我们有权向教育局反映。许校长给家长解释说:何玲是责任心极强的优秀教师,发生这种状况事出有因,学校一定会调查了解,做出适当处理。
其实,在接到家长的电话之前,许生祥已经听了何玲的一面之词,他对何老师表态说:“学生顶撞老师无论如何不对。我们要对这样的学生严肃批评教育,甚至给予纪律处分。”然后,他把德育处主任柯宁找来,指派她出面调查处理这件事。“叫那个顶撞老师的孙权在全班同学面前检讨,要是态度不端正,或者检讨得不深刻,也可以考虑给个处分。”许生祥交代说。
柯宁认真领会许校长的态度,形成先入为主的心证,在思想上把孙权定位成一个坏学生、刺儿头。于是她把孙权单独找来,猛训斥一顿:“《中学生守则》规定学生要尊敬师长,《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对照一下你的所作所为,应该感到羞耻!课堂上怎么能顶撞老师呢?我听说你攥着拳头咬牙切齿,是不是想打老师呀?把何老师气得课都不上了,耽误全班同学的课,这个责任你负得起吗?你必须认真反省,不,必须在全班同学面前做出深刻检查,向何老师道歉。然后,学校再看你检讨得深刻不深刻,认识错误态度端正不端正,考虑要不要给你纪律处分。”
孙权被柯宁不问青红皂白、疾风暴雨般收拾一顿,当然很不服气。他说:“我本来没想顶撞老师。何老师对我讽刺挖苦,还侮辱我爸我妈是‘榆木脑袋’、‘一根筋’,动手扇了我两耳光。我没有错,凭什么检讨?全班同学都在场,柯主任您去问问他们,看看是我故意和老师作对,还是何老师非要跟我过不去。”
“看看看,还说你没有顶撞老师。我这会儿受校长委托、代表学校找你谈话,你都不服管教,和我犟嘴,可见你不尊敬老师是一贯的。就冲你这态度,我认为你必须作深刻检讨,否则就等着受处分吧。孙权同学,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作检讨,别到时侯后悔来不及。”德育处主任柯宁也想用高压手段把学生制服。
“柯主任,您怎么也不讲理呀,跟何老师一样!何老师侮辱学生,捎带侮辱家长,还对我进行体罚,难道她就没有错误?您说您代表学校,这样处理问题我不服,我要找校长!”孙权又一次被激怒,冲着柯宁直嚷嚷。
“校长哪有功夫听你的?我告诉你孙权,摆在你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老老实实检讨错误,向何老师道歉,争取老师的谅解,要么你就坚持错误,等着挨处分吧!回去好好想想,我没有时间和你纠缠不清。去吧,今天晚上把检讨书写好,明天一大早交给我。”
“柯主任,柯老师……”
“不许讨价还价。明天早上到校拿不来深刻的书面检讨,你就等着受处分吧。”柯宁很严厉,表情夸张把一张漂亮脸蛋都扭曲了。
谁也没有想到,何玲老师和三中德育处对孙权采用高压政策竟然酿成事端。
就在柯宁找孙权谈话的当天晚上,何玲家的窗户玻璃被砸烂十多块。当时夜已深,噼里啪啦玻璃破碎的声音把何老师一家三口吓得够呛。
当然,这点小案子很快被破获。砸玻璃的是何玲老师的学生孙权和魏国,孙权一时想不通泄愤报复,魏国自愿给他的好朋友帮忙。
调查案件的警察裁定,何老师家玻璃破碎的损失由孙权、魏国的家长承担,学生本人交由学校处理。后来,三中领导班子根据初三(1)班和德育处上报的材料,决定给予孙权勒令退学、魏国留校察看的处分。
决定对肇事学生加重处分,校长许生祥也在心里做过反复权衡。魏国没什么,学籍保留下来了,家长也没什么背景,估计不会有太大的后遗症,但处分孙权说不定会招惹事端。这个孩子当初之所以能进三中,不仅有彭国仁老校长给说情,最终是黑社会头目瘸三儿打招呼起了作用,勒令退学意味着孙权将不能继续在校读书,他背后这些人会不会再来找麻烦?问题是眼下不处分孙权,就无法安抚何玲老师,班主任要是闹情绪撂挑子,初三(1)班就要乱套,弄不好会给本届毕业班的中考成绩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说,处分孙权是必须的,孩子本身错误严重,处分他有根有据,别说彭国仁找上门来,哪怕老头子搬上郑凯萍一起来兴师问罪,也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至于孙权的家长与动用黑社会的力量,那也只好走着瞧了,说不定这件事还是我许生祥和瘸三儿他们打交道的一个筹码呢。
本来,孙权与何玲老师在课堂上发生冲突,主因是何老师故意找茬修理她心目中的刺儿头,除了使用语言暴力,她还出手扇了孙权耳光。如果要分出是非,有错的一方是老师而不是学生,受批评乃至给处分的也应该是老师而不是学生。就因为何老师是三中的骨干教师和先进模范,校长领导偏袒她,有意压制学生,代表学校出面处理事端的德育处主任柯宁也采用了简单粗暴、施压威胁的方式。幼稚的初中生面对这样的情势以为天要塌了,看不到出路,情急之下采用极端的方式报复老师,导致矛盾的性质转化,孙权、魏国成了有过错的一方。尽管这样,初三(1)班的多数同学仍然很义愤,或公开对孙权和魏国表示同情、支持,或组成一股力量暗中抵制何老师,其中张旭、韩冬是骨干力量。
实验班班主任何玲老师再次坐到了火山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