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远

28、意外邂逅

字体:16+-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赵逸飞遇到了一个大大的意外。

学校召开教职工大会,领导向全体教职工介绍本学期新招聘来和新分配来的教师,念到了一个名字,让赵逸飞猛地打了个激灵。他听到的这个名字叫“马红柳”!

学校领导念到姓名,名叫马红柳的新同事站起来向大家示意,赵逸飞定睛一看,可不就是马红柳嘛。然而,他不好意思在会场向她打招呼示意,而她大概也不知道这个学校有一位刚来不久的老师曾经是她高中时期的班主任。

那时候,赵逸飞在老家的西皋中学,第一次把一届学生从高一带到高中毕业。他在每个学生身上都花费了大量心血,故而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马红柳是一个很有个性、很有特点的学生。就赵逸飞所带班级而言,马红柳的家庭背景和别的同学比具有特殊性。她的父母在相邻的G省工作,母亲是汉族,父亲是回族。马红柳父母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科研项目,其特点是工作地点常年远离城镇,所以孩子上学极不方便。于是,自从马红柳上了中学,父母就让她寄居在外祖母家。马红柳的母亲娘家在赵逸飞工作所在地西皋镇,这孩子寄居在这里上学,有缘成为赵逸飞的学生。

马红柳的长相极像后来中央电视台一位播新闻的回族女主持人,大眼睛,挺鼻梁,脸部各个部分线条分明,组合得特别合理、精致。这个长相集合了父母二人的优点,并且显现出父亲的民族特征。如果忽略了眉宇到鼻梁一带有淡淡的雀斑,这简直是一个美人坯子。而能给她的班主任老师留下更深印象的,是马红柳的眼神。

不知因为长期寄居在外祖母外祖父身边,缺乏父爱母爱,还是因为性格方面有点孤僻,总之马红柳那一双眼珠略带茶色的大眼睛总是显现出忧郁,再加上面部表情相对单调一些,马红柳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忧郁的女孩。赵逸飞上课的时候,往往会遇见马红柳忧郁的眼神,不知为什么,他觉得这孩子的眼神含义复杂,而且特别动人,这正是他愿意较多关注马红柳的原因之所在。女学生的眼神清澈,加上那份淡淡的忧郁,以及和这孩子对视过程中产生莫名的心的悸动,让年轻的高中老师赵逸飞领略到了一种超常的、另类的美。当赵逸飞通过看学籍档案和家访了解清楚马红柳的家庭背景之后,他觉得应该给这个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关照。

然而,马红柳是一个不让老师费心的学生。

首先,她的学习勤奋刻苦,认真自觉。马红柳的舅表兄是一位踏实可靠的乡村青年,在西皋中学当校工,在门卫值班并司铃(铃,即铁铃,用手工敲击,其声音为全校师生上课下课及一切活动的信号。),是每天学校起得最早的人。这位校工告诉他表妹的班主任说:“我妹妹马红柳是每天到校最早的学生。她在我家住,从来不用我大我妈喊起床,床头放个小闹钟,每天早早起来,吃早饭也自行解决。我姑家的这个女娃很争气。”“争气”是一种品格,这种品格决定了马红柳特别有上进心。除了从不迟到早退,她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完成作业一丝不苟,从而保证了每次的考试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

其次,马红柳的品德表现同样无可挑剔。乡村中学的女生,一般容易犯的毛病,除了学习不够刻苦之外,还有散漫,纪律上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爱吵嘴爱说闲话,同学之间小小不言的是是非非十分常见。这些毛病在马红柳身上都不存在,也许因为她的出身、生活经历和同班其余女生有差异。与其他孩子比,马红柳平日显得寡言,但偶尔说一句却具有爆炸性效果,但也不会太出格。比方她猛乍说某一位关系不错的女生:“你是个吃匠!”将小小不言贪吃的毛病上升到“匠”(工匠、巨匠)的高度,除了让人忍俊不禁,还有点惊世赅俗的效果。再比如乡村中学的男生女生相互交往一般都比较保守,也有个别男生在女生面前表现得有一定攻击性,这样的男生往往让女同学们不待见。有一次,一个男生在马红柳面前说了一句稍带挑逗性的话,马红柳立即回击他说:“你将来有可能是一个流氓,万一被逮起来判了,没人给你送饭。”恰恰这个男生父母早亡,跟着爷爷奶奶过活,等他长大成人之后,爷爷奶奶年迈,弄不好真存在没人送饭的问题,故而马红柳一语成箴,打击得这位男生从此不敢造次。除了说话偶尔犯楞,其他方面真还挑不出她有什么毛病。

最让赵逸飞老师满意的一点,是马红柳的语文学科成绩很出众,尤其作文写得特别好。根据赵逸飞教语文课多年积累的经验,但凡语文学科突出的孩子,大半都以爱读书为基本特征。马红柳就是一个最爱读课外书的典型,相比较而言她的文体活动是弱项。只要有空闲时间,你总能看到她手里拿着一本书,埋着头读得认真。马红柳的读书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培养这种习惯的是她的爹妈。自从来到西皋中学,遇到赵逸飞这个语文老师,总在不断提倡学生课外阅读,并且想方设法给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条件,也让马红柳如鱼得水,从这方面来讲,马红柳够得上赵老师的得意门生。更让赵逸飞得意的是马红柳的写作。这个孩子寡言,但善于观察生活,同样的命题作文,她总能比别的同学写出更多、更传神的细节来。细节是文章的生命,有了精彩的细节,文章才能真正反映独特的生活以及作者独特的感悟,有了活生生的细节,文章才能有嚼头,有韵味。颇有味道的内容,再加上马红柳女性化的、隽秀的字体,以及流畅而又素雅的文字,以及行文当中所表露出来的如同作者眼神一般的淡淡的忧郁,谁能说这样的文章不是学生习作当中的绝品呢?综合起来看,马红柳的小文章让她的语文老师觉得特别美,美得让赵逸飞心颤。于是,马红柳的作文常常受表扬,常常被当做范文读给全班学生听。

本来,作为老师,对于喜爱自己所教学科、成绩超乎一般的学生青眼有加很正常,受到老师喜爱和关照的学生对老师产生一份感激和依赖也毫不奇怪。可是,十六、七岁的高中女生,正处于情窦初开、对男女感情似懂非懂的年龄段,她们对有才华的、关爱自己的男老师,一不小心也会产生一种超乎师生情谊、倾慕加喜爱、但又绝不等同于一般的男女之情,从而显得似是而非的所谓师生情。这一类感情是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不经意间形成和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高中女生中并不罕见。

逐渐地,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过程中,赵逸飞感觉到了得意门生马红柳对他的那份依恋。

只要走进教室上课或者辅导,不管他有心无心,总能接收到来自马红柳同学炽热的眼神,熠熠闪放的光芒掩盖了她一以贯之的忧郁,**裸地表达着对这位男老师的热爱、期待与渴求。要知道,高中学生依体貌特征来衡量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起码应该算半大人。尽管乡村学生营养状况不是很好,尽管马红柳同学和别的女生比,生理发育属于相对滞后——比方她的第二性征发育比起相同年龄的女生来并不是很明显——但赵逸飞同样能感受到,她对于老师的那份关注和期待,已经不能用崇敬和感激来概括了。对于马红柳同学过多投向他的眼风,赵老师只好采取尽可能回避的政策,否则,会对他的正常工作形成一定的干扰。

课外,马红柳与老师的接触也显现出超乎寻常的主动。地方上的中学老师,学校给各自安排一间房,既是办公室,也是宿舍,学生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以及与班主任交谈思想,寻求帮助,都可以主动到老师房间里去,老师只要有空闲,一般也乐于接待学生登门。但是,每个老师的房间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老师和学生接触,假如当事人自身不能严以律己,发生一点正常交往之外的小插曲也不是没有可能,类似的例证赵逸飞和他的同事也不是没有听到、看到过,所以,大多数高中老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尤其男老师和女生的交往,一般都避讳女生过多的到自己房间来,尤其晚上或者星期天。但这个马红柳特别喜欢到赵老师房间来,有时候请教语文学科的相关问题,有时候借书还书,也有的时候看不出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性,似乎多在老师身边逗留些时间,对她来说显得十分重要。

每每到了周末,赵逸飞周六下午总要回家,周日下午一回到学校,马红柳一般都会出现在他面前,看看能不能帮他干点什么,或者啥也不干,在他房间多逗留一会儿。还好,马红柳一般不是单独来,总会有另外一个或两个女同学陪伴着。这是她聪明的地方,也给赵老师免除了让别人引起误会的口实。

尽管这样,赵逸飞仍然对这位女生和他频繁接触感到有压力,哪怕这孩子总能给他带来愉悦的心情。他也曾善意地提醒马红柳:“你没事少到我这儿来。来得太频繁恐怕会影响你学习,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再说,总让别的同学和老师看到你在我这儿,影响不好,他们会不会有不好的看法呢?”

马红柳的五官往一堆儿蹙了蹙,然后又散开,说:“别的同学都有和父母家人在一起的时候,除了走读生天天回家吃饭睡觉,其他人星期天也可以回家,我的父母却远在天边。一个人不能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学习,我又不是机器。我是你的学生,我来找你很正常。别人有啥不好的看法,那是因为他自己思想不纯洁,我有什么错?”

想想也是。赵逸飞说:“你的意思,你和我在一起,就跟别的同学和父母家人在一起是一样的?”

“一样,又不一样。这个我说不清。”方才熠熠闪光的眼神,又变得忧郁。

马红柳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一直保持着领先位置,这一点让班主任赵逸飞很欣慰。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时间长了,很难说赵逸飞对他的女弟子没有喜爱之情,但是,他得遵守教师应有的道德规范,他得接受纪律和内心某种守则的约束。他始终保持了正人君子的形象,尽管心中也颇受煎熬。

对赵逸飞最大的考验,发生在他所带的马红柳这一届学生高中毕业前那段时间。

高考之前,马红柳必须要回到她户口所在地G省报名参加高考。原因是G省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都比赵逸飞老家所在的省份低一大截,同样的成绩,录取的结果会大不同,另外按规定参加高考必须在户口所在地。就在不得不离开母校的那几天,马红柳只要一有机会,就呆在赵老师那里不走,而且不像往常那样带别的女生一起来,而是喜欢与老师单独相处。眼见得这位有性格,自己心中又十分不舍的女孩马上要离去,况且分手之后也可能永无再见的机缘,赵逸飞心中也有难以遏制的离别之痛。

有一个晚上,马红柳延宕在赵老师的办公室,迟迟不愿离去。晚上10点,学校大门要上锁,禁止随便出入,赵逸飞不止一次提醒他的女弟子:“红柳,你该回家去了。”马红柳说:“我给住校的同学说好了,一会儿我到女生宿舍去住。”赵逸飞说:“那你也该回宿舍去了,太晚别的同学会有想法。”马红柳就用她那忧郁的眼睛盯视着赵逸飞,不说话,然后眼圈红了,眼泪无声地滑落,弄得赵逸飞心中的滋味难以言表,也不好意思、不忍心一再催促女弟子离去。

这一夜,马红柳最终没有离去。

孩子提出最出格的要求是:“我想抱抱你。”

老师最出格的举动是果真让他的女弟子抱了抱,他也轻轻抚摸了学生的头发。

交谈至凌晨4点多,两人各自和衣小睡。学生在**,老师在办公椅上。

做一回柳下惠着实不容易,但赵逸飞做到了。还好,这件事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实属万幸。

马红柳回到G省之后,给老师写过绝不超过3封的书信。最后一次写道:“您忘了我吧。我心中留下了美好,也留下了愧疚。现在有点后悔,也有点后怕。”

从此以后,赵逸飞再无马红柳任何消息。

就是这样一位昔日弟子,忽然间自天而降,竟成了赵逸飞的新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