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远

29、引燃地火

字体:16+-

马红柳根本没想到,在她刚刚参加工作,成为中学教师的第一天,竟然邂逅了高中时由崇敬发展到喜爱,直至倾慕、暗恋的老师赵逸飞。教职工大会结束后,赵逸飞有意在会场门外等着,当昔日女弟子来到面前时,他猛地喊了一声“马红柳”,弄得这位新教师一愣神。当马红柳停下脚步,看清喊她的是何许人之后,突然有一种晕眩的感觉。

当初离开母校西皋中学,回到G省距离父母工作地点最近的一所城市中学备战高考,马红柳之所以选择了不再与赵逸飞书信往来,是因为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有了清醒的思考。大概因为和老师有了时空的阻隔,再要四目相对,感受到那个成熟男子的气息、眼神、谈吐和风采已经不可能,这个即将年满十八岁的女孩一下子产生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感觉。脑海中那个曾让她日夜梦萦魂牵的赵逸飞忽然间变得模模糊糊,成了一种符号,一种过去时的绚丽梦境。同时,过去一段时间为了见到赵老师、接近赵老师而不管不顾的那股劲儿不仅散去了,而且隐约之间对刚刚过去的疯狂产生了一种羞耻感。干嘛呢,我一个高中女生,竟然对男老师发生朦朦胧胧的爱,这位老师哪怕很优秀,他毕竟是为人夫为人父的男子,和他之间产生感情纠葛岂不是天下最大的荒唐事?

有了这样的幡然猛醒,马红柳当机立断停止了与赵逸飞的书信往来。然后,她拼尽全力准备高考,以超常发挥的成绩考入了一家本科师范院校。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她故意放弃了自己的强项——汉语言文学,而选择了基础较弱的英语专业。做出这一选择,是否属有意无意要避开赵逸飞老师的专长,连马红柳自己也说不清。

上大学期间,马红柳是个用心攻读的好学生。她用艰苦卓绝的努力,弥补了中学阶段在妈妈的老家上高中时英语学科的薄弱——那时候她的英语老师都是临时选出、经过短时间培训就上岗的半瓶子醋,教给他们的口语带有浓厚的地方方言音——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了距离她父母工作地不是很遥远的祁北公司职工子弟学校,成为中学英语教师。

“您怎么会在这儿?”马红柳调整了半天,才对她上高中时的班主任说出一句还算正常的话。

“我也有点奇怪,你怎么也当老师了,而且到这儿来了?”赵逸飞反问道。

“我当老师不奇怪,因为我上大学学的师范。可您不是在老家教书吗,怎么会出现在我刚刚参加工作的祁北公司第一中学?”

赵逸飞噗嗤笑了:“马红柳呀马红柳,咱俩有必要在这里相互审问,而且必须马上问出结果来吗?我只能告诉你,我也是这所学校的老师,高中毕业班老师,教两个‘差班’的语文课,兼一个班的班主任。事实告诉我,你我的关系不仅是过去的师生,而且是当下的同事。”

“我简直不敢相信。”

“世界本来就是这么奇妙。”

“我是跟您有缘呢,还是命运中摆不脱的轮回?”

“这个我也搞不懂,但有一点我可以告诉你,马红柳,无论过去是你的老师也罢,今天是你的同事也罢,对你来说我绝不是一个威胁。”

“嗯,这一点我赞同。不过,在这儿见到您,我有点莫名其妙的丧气,本来应该有幸福感。”

“我相信,过段时间就好了。这所学校有我,对你绝不是一件坏事,就像我见到你,主要的感觉是惊喜。”

“我有点懵。等我清醒了再和您说话,好吗?”

“当然。”

暑假过后回到祁北公司,赵逸飞继续遭遇滕副校长的刁难。放假前,他因为铁路中断没能返回学校,直接参加函授学业的面授辅导去了,一中主管专任教师的滕副校长坚持要给他算几天事假。如果真按照滕副校长的意思执行,赵逸飞会被扣掉100多块钱,而100块钱对赵逸飞来说又显得那么重要,简直就是一笔巨款啊。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其余和他有类似情况的人,所在学校都考虑到铁路中断不是个人因素,故而对因此延宕返校的人都没有扣除工资或奖金,这就凸显出滕副校长对赵逸飞的做法基本属于挟私报复。

赵逸飞很恼火。扣钱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无辜受人欺侮,让他觉得胸中的愤懑难以抑制,但他也知道,找上门去拿这件事和滕副校长理论,肯定不会有结果,因为这个人和他之间似乎从来没有道理可讲。那么,自认倒霉装三孙子?这又不符合赵逸飞的性格。

恰好要到劳资科去汇报在北京参加作文教学研讨班的情况,问问李成杰科长通过什么方式能让他将学习所得向本系统的老师们交流汇报,借这个机会,赵逸飞也想给劳资科长说说他在第一中学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没等赵逸飞说,李成杰科长主动问他:“放暑假前你回老家办相关证明,没能按时回来,除了铁路因下雨中断,有没有别的原因?一中怎么给你算成事假了?”

赵逸飞回答说:“正是因为铁路遭灾中断,我没能及时赶回来,然后我就去参加本科学业的面授和考试了。再说,放假前赶回来也没啥意义,只不过多买两趟火车票,给铁道部做点贡献。”

“别的学校有类似的情况,都没有按事假算,况且参加函授学习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一中给你算事假明显不合理,你应该主动和滕副校长沟通沟通。老师的考勤由各学校具体管,我们劳资科也不好出面替你说话。”

“估计我和滕副校长沟通没用,我干脆自认倒霉吧,只不过想一想这件事,气儿有点不顺。”

后来,赵逸飞按照教育处劳资科和教务科的安排,给祁北公司各个中学的语文老师做了一次讲座,交流汇报他暑假在北京期间学习所得。这次讲座有赵逸飞在老家县城的交流做预演,再加上花了大气力充实讲稿,以及他个人在知识积累、演讲口才等方面的修养,结果搞得很精彩,为他赢得了一片赞扬声。

然后学校有人通知他:因为放暑假前那几天“事假”被扣的工资奖金,将在下个月予以补发。也就是说,滕副校长主张的“事假”被一风吹了。

这是怎么回事儿?

后来赵逸飞零零碎碎地听说,他的外出学习汇报赢得好口碑,不少人在文宏远处长面前对他赞美有加,也不乏有人奉承文处长同意派他去北京学习研讨是慧眼识珠,于是文处长顺便表扬了李成杰科长,说他们安排赵逸飞外出学习并组织交流讲座是成功的学术教研活动。李成杰无意中提起赵逸飞因暑假前的“事假”要被扣工资奖金,文处长听了觉得一中简直是制造笑话,亲自给贺校长打电话,让这位基层一把手过问一下应聘老师赵逸飞的“事假”,结果这件事最终被扭转了。

实际上,当贺校长力主将赵逸飞的“事假”忽略不计,并指出是上面的意思,滕副校长心中依然忿忿不平,说:“这个赵逸飞本事大呀,这点事竟然到教育处领导那里去告状!”滕副校长的不满情绪对赵逸飞来说,弄不好是定时炸弹,埋设在他前行的路上。

一点小小不言的挫折和不愉快,对赵逸飞来讲只不过是小插曲,他没有功夫沉溺于这些事情当中,他得沿着计划好的人生道路勇往直前。

进入新的学期,赵逸飞所带的学生进入高三,成为即将迎接高考的毕业班。

面对着名副其实的“差班”、“差生”,却不愿意接受高考必然一败涂地的现状,赵逸飞非要绝处逢生,非要在麻袋片上绣花,非要在贫瘠的土壤上取得理想的收成,这个绝对是挑战自我,难度简直太大了!

赵逸飞仔细研究分析了班级的现状,如果给学生分分类,大致上有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种,属于有上进心,并且安分守己的学生。这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或智商不算太高,或学习上努力不够,或一时疏忽一时松懈,或因为某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总而言之一不小心被弄到“差班”来了。这部分学生虽说与更多不爱学习的同窗为伍,但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和高考前景仍然怀有一丝希望,愿意通过艰苦努力来争取较好的结果。他们从心底里希望班级风气能够有所进步,学习环境能够不断改善,他们是班主任老师整治班风、培养良好风气的积极拥护者。这部分学生大约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假如能给这些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班级环境、学习环境,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考上高一级学校不仅有可能,而且有把握。重点院校、名牌大学就不想了,但很多人起码能考上大专、中专,个别突出的考个本科也不是没有可能。给这部分孩子创设学习环境,不仅对他们有利,而且也是改善整个班级风气的重要抓手和努力方向。

第二种情况,做一天和尚却懒得撞一天钟,浑浑噩噩混日子的学生。这些孩子由于长时间被耽误,学业完全荒芜了,别说数理化和外语课堂上他们完全听不懂,即使稍稍能听得进去的文史科目他们也懒得再花气力,大不了混到高中毕业,想必学校照顾情绪也得给张毕业证,然后拿上中学毕业证去上家长所在祁北公司的技工学校,混出来就能上班当工人,就业基本上不存在问题。这部分学生在班级人数最多,几乎占到一小半,他们的优点是安于现状,一般不主动参与破坏纪律。要保持班级稳定就必须维持这些人的稳定,经过努力争取,他们也有可能成为积极因素,弄得不好也有可能转化为消极因素。

第三种情况,自觉不自觉被定位成“差生”,学校、老师和家长对其不抱希望,而学生自身也难免自暴自弃。这部分学生为数并不多,他们根本无心向学,被逼无奈每天来到学校,不得不在教室和课堂上出现,其感觉犹如坐监牢关禁闭一般,心中憋屈,浑身难受,于是难免要找一些发泄的渠道。比方课堂、自习,他们最好的表现就是打盹睡觉,能不干扰别人就算烧高香了。实在忍耐不住,相互之间或使坏,搞点恶作剧,或肆意放纵人的生物性,谈个恋爱啥的。这部分学生人数虽少,但却是班级管理、思想教育的老大难,没有强势的手段,没有过人的硬功夫,班主任要在这部分学生身上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简直是痴心妄想!

有了这个基本的分析和认识,赵逸飞理清思路,觉得对这几部分学生要区别对待,各自对症下药,但有一个统一的前提,那就是必须对他们充满关爱——一种老师对学生的、人民教师对待教育对象的人间大爱、至爱。

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中间那部分学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整个力量的对比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积极因素就能挟裹着消极力量,一道把全班学生带到积极上进的正轨。

赵逸飞主持召开了“升入高三,冲击高考,高三(4)班怎么办”主题班会。事先精心组织准备了几个重点发言的学生,既有相对好的学生代表,更有中间力量的典型,还有在班里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女生白婷。

好学生的代表强烈表达了“差班学生也是人,我们也有自尊心;考入大中专院校是我们的目标,良好的班风是冲击高考的前提和条件”,强烈呼吁全班同学团结一心,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考一个好成绩,争一口气,做一个扬眉吐气的人”。发言的代表是全班语文最好、口才最好的学生,他的话颇有煽动性,弄得大家热血沸腾。

中间力量的代表发言的主旨是一篇觉醒宣言,由一位感情丰富的女生来完成。这个女生痛哭流涕,表达了对以前不懂事荒废了学业的悔恨之情和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期待,表示要尽最大努力改变现状,把浪费了的青春追回来。她说,作为有自尊心的高三学生,她和她的同学们要以努力学习为荣,荒废学业为耻,绝对不做高考成绩上拖全班后腿的可怜虫,而要用奋斗所得的新成绩、新面貌,向老师、向家长、向学校、向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漂亮女生白婷的发言是自我剖析,现身说法,感情丰富,感染力强。她痛心疾首回顾了以前只顾盲目交友,陷入莫名其妙的感情,将学习和品德修养搁在脑后,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成为班级当中最落后、最差的学生,表达了十分后悔的心情。展望未来,如果还不能幡然猛醒,凤凰涅槃,恐怕只能沦为时代的弃儿,乃至社会上的渣滓。“不管以前耽误了多少青春,不管现在奋起直追有多大的难度,我们都不甘沉沦,我们都要接受命运的挑战。敬爱的赵老师,亲爱的全班同学,请你们看我白婷今后的行动吧!”白婷在教室讲台上来了一个造型,泪珠子挂在脸上。

当然了,这些重点发言都是在赵逸飞老师主导下精心准备的,既有催泪的效果,更有触动心灵的内在力量。

仅有一次主题班会是远远不够的。

好在一个教学班总共不过40多个学生,借着主题班会扇乎起来的热度,班主任赵逸飞趁热打铁,逐个找学生做深入的谈话。谈话的内容也是精心准备的,依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具有不同的针对性和着力点。

相对较好的学生比较好办,主要是帮他们鼓鼓劲儿,确定好高三这一年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然后用班级工作的最佳效果给他们提供相对优良的学习环境,剩下的事情就看他们自身的努力了。中间状态的学生也得给鼓鼓劲儿,让他们正确认识各自的实力和现状,不要对高考前景丧失信心,然后引导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努力追求新的进步。班级人数比例最大的中间力量每个人都进步了,班级整体肯定也会取得进步,这一点不用怀疑。

个别谈话,工作的着重点仍在于那些“差班”里的“差生”。

这些孩子整个学业早已荒废掉了,仅凭高三这一年,你想让他把前面的损失补回来,基本上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如果说他们中间有人想从现在起发奋学习,从基础开始补起,要想考上大学乃至中专,恐怕也要在毕业之后通过复读来达成目标。对于他们中间的大多数来说,高三这一年真的只有陪太子读书的份儿。面对着这样一个群体,你要让他们怎么办?

赵逸飞经过思考认为,作为班主任,对于这些孩子,你能做到让他们安分守己,在正常的教学和班级活动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矩,不对正常秩序形成干扰和破坏,给通过努力有可能考上高一级学校的其他同学创设相对较好的学习环境,你的工作就算相当成功了。

具体执行起来,赵逸飞对这部分学生大多采取了怀柔政策,安抚政策。他给他们分析了各自的发展前景,指出即使考不上本科、大专和中专,高中毕业以后,祁北公司的技工学校在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同时,尤其欢迎高中毕业生,而进入祁北公司技工学校就读,意味着将来能有一份工作,能成为祁北公司各个工厂、矿山的技术工人,然后通过劳动获取一份薪酬,成为自食其力的工人阶级一员。有了这样的客观条件做保障,各位同学只要保证遵守纪律,不犯大的错误,就能顺利走到高中毕业,前景依然很光明。当然了,不管将来干什么,多学些文化知识总没有坏处。所以说,希望你们各位安分守己,在班级内部起码不当捣乱分子。你们遵守纪律,不捣乱,就是对其余想学有所得考上高一级学校的同学的最大支持,也是对班主任老师工作最大的支持。

对于班级内部少数所谓老大难人物,赵逸飞老师不止一次和他们进行个别谈话,态度之亲切,言辞之诚恳,设身处地为学生思虑之严密,都让这些学生难以拒绝,也无以逃遁。于是,类似李煜、朱波那样最顽劣的学生,都对老师表态说:“赵老师,不管咋样,我都不会再捣乱,要不然,心里会觉得对不起您啊。”“您不光是老师,还是我们的朋友、哥们儿,你对我们够意思,我们也不能不识抬举啊。”

被称之为“差班”、“慢班”的高三(4)班正在悄没声儿地发生着变化,犹如地火在隐匿状态下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