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远

30、碰碰运气

字体:16+-

忽然有一天,应聘者当中的领袖人物程雨涵让人带话给赵逸飞,说星期天找个饭馆聚一聚,有事情商量。那时候没有AA制的说法,但声明吃饭的费用均摊。从老家来的这批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似乎天然形成了一个小圈子,既有共同命运、共同经历的粘合,更有当下和未来一些共同利益需要相互帮衬着实现,故而这一类的相聚赵逸飞难以拒绝,哪怕他为了学校工作忙得焦头烂额。

程雨涵之所以召集大家相聚,是因为最近他们中间一部分人,通过种种渠道得来消息,牵涉到大家切身利益,但却不是什么好消息,所以程雨涵认为应该找几个人一起合计合计,看能不能采取点应对之策。

祁北公司将从邻省招聘来的这批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教师,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相关程序正在进行中。紧接着,就该给这部分人解决家属农转非的问题了,毕竟他们都是拖家带口的人,而国家的知识分子政策有一条,要给两地分居的人解决家属随迁问题。可是,具体到赵逸飞他们这批人,相关部门讨论的时候意见却有分歧。

有的人认为,从邻省招来的这批民办教师,能在较短时间内转为正式教师,已经算便宜他们了,毕竟在更多的地方,民办教师转正依然是分配指标,择优解决,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持这种意见的人,主要理由是说基层学校反映这批人总体上素质不太好,祁北公司招聘他们来任教,比起挖墙脚弄来一批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成本要高得多,于是建议给这批人转家属户口的事情暂时放一放。持这种主张的人认为,给员工增加待遇,主要应该看对本企业的贡献,等这批人累积了一定量的本企业工龄之后再给解决家属问题,这样也并非不合乎情理。

另外一种意见认为,眼下因为祁北公司、祁北市地方都有人才缺乏的问题,故而政府给了优惠政策,祁北公司职工家属正在大规模、大批量迁户口进城,就连那些生产一线老工人的家属都农转非了。这样的政策不见得能一直持续下去,而从邻省招来的这批老师尽管原有身份是民办教师,但他们都有学历,也有或长或短的工作经历——民办教师的教龄按国家政策是必须承认的——这样以来,给他们解决家属农转非是迟早的事情,不可能永久拖着不办,既然这样,还不如借目前的好政策好形势给一次性解决得啦,既符合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还不给以后的工作留后遗症。

这两种意见相互顶牛,意味着赵逸飞他们这批人能否解决家属户口,正处在两可之间,处在十字路口,具体的走向如何,最终要看决策者怎样拍板。

程雨涵将这批人召集到一起,相互交流各自掌握的信息,使大家对关乎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有了基本的了解。毕竟这件事牵涉到每个人的重大利益,对多数人来讲,解决家属户口似乎比解决个人的公职问题更重要、更具分量,所以说,每个人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切。

经过一番议论,大家基本上形成共识,认为应该想办法给相关部门、相关领导施加点影响力,以促进家属农转非这件事朝大家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特别高明的办法,无非是再去找找祁北公司最高领导层的那位老乡,给他诉诉苦衷,博取同情和支持,要么再给主管部门——祁北公司劳资处的领导送点礼行点贿,让人家为我们这批人说说话,用点力,事情差不多就成了。想要达成目标,无非需要大家集点资、凑点钱,然后选两个代表,为乡党们跑跑腿,找找人。

等到事情商量得有眉目了,程雨涵发表了一通感慨:“为大家的事操心受累,跑腿求人,这都没说的,谁让咱们是老乡,还是一搭里来的,况且我还是最早给大家牵线的人。不过有些话我想当着大伙儿的面说清楚,不说出来,我觉得憋在心里难受。同样是家属农转非,祁北公司的职工成千上万,那么多的老工人,大半还多子女,公司都给积极地办理家属户口,为啥到了咱们这里困难重重,有人故意想设置障碍?这里头有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咱们这批人总体上的工作表现、在学校里造成的影响不大好。我这样说绝对不是空口无凭。咱先不说朱本松那样的被辞退了,即使被录用的这些人,有没有个别人素质不行、难以胜任工作?有没有自身素质不过硬还不愿付出艰苦劳动、工作态度不积极不上进的?我必须把话说明白,劳资科的李科长,还有我接触到的一些学校领导,人家把话说到当面了。咱们中间有的人,自身知识能力方面有缺陷,好不容易留到了祁北公司各个学校教书,个别人各方面表现依然不好,不努力不上进。这正是领导当中有人不主张给我们解决家属户口的重要原因。人家觉得你工作不好,凭啥要给你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当然也有截然相反的例子,比方咱们中间的赵逸飞老师,在一中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干好,让领导和周围的同志没话可说。赵老师本身素质高,干工作又全身心投入。反正咱这些人家属都没搬来,时间和精力有的是,为啥不把工作给干得好上加好呢?赵老师不光工作好,他假期被派到北京学习研讨,回来搞了个汇报学习所得的报告会,在座的教语文的都去听了,那个报告做得好啊,把大家都震了,获得广泛的好评,领导十分满意。如果说我们这批人工作表现都像赵老师那样,我们给人的整体印象就会完全不一样,咱们解决家属户口也可能会顺利得多。所以我认为,诸位在各自的学校,工作表现要尽可能好,哪怕短时间内不能有大的成绩,起码也得夹着尾巴做人,表现出积极努力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换取同情分。我觉得,大家在工作方面积极努力,也是解决待遇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不是我爱说这些多余的话,不是我故意让大家难堪,毕竟跑路求人找领导不是啥好事。要不然你们选几个人出头露面,我更愿意落得啥心都不操,那样的话,我再也不会说这些屁话。”

程雨涵的一番话虽然尖刻,但大家基本上没有异议。反倒是赵逸飞,让老程表扬得有点不好意思,说:“我哪儿有程老师说的那么好?尽点本分,做应该做的事。”

被大家推举出来跑腿办事的程雨涵、糜老师和雷明几人又去找了祁北公司高层的老乡金副经理。比起上次对待老乡十分和善的态度,这次见了面,金副经理竟然冷若冰霜。没等程雨涵等人说明来意,老金先板着面孔将他们几个教训了一顿:“我听说了,你们一起来的这批人,有的不合格被辞退了,有的难以胜任工作。所以说,把你们转为正式教师,已经引起很多议论。你们几个来找我,是不是又要谈待遇问题?是对工资收入水平不满意呢,还是对转正的进度不满意?如果真是这些事,干脆免谈,说了我也没法替你们说话。按理说,等你们转正手续办完了,下一步就该考虑要不要把家属都转为城镇户口,甚至要不要给家属乃至子女安排工作,可是,这一系列事情能不能办,全看你们的工作表现。我劝大家几句话,干活儿要靠自己,待遇问题要相信组织。祁北公司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为企业——包括为企业职工子女教育做出贡献的人,但是,祁北公司也反对一味要待遇,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

程雨涵他们一看,领导是这个态度,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只好唯唯诺诺表示一定要向大家转达金领导的意思,一定要让每个人努力工作,绝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也不给领导添麻烦。本来还给金副经理准备了一个小信封,里面装着500元现金,也吓得不敢拿出来了。

从金副经理办公室出来,程雨涵说:“本来还想金副经理是老乡,也是我们的靠山,看来一定有人在他面前败坏咱们。也怪我们当中有的人不争气,弄得靠山山倒,靠水水流,谁知道家属农转非的事情还能不能解决呢?”

说到底,求人办事不容易,人家不给面子,不给好脸,上门求情的人能有什么办法?

后来,几个人又硬着头皮去找劳资处的杨处长。

这一次,杨处长倒很热情。给大家拿烟抽,倒茶喝,并且十分客气地问来访者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帮忙,能帮上忙的一定给帮。

程雨涵等人先连声向杨处长道谢,说祁北公司的领导和劳资处对他们这批人很关照,正给解决转为正式教师的问题,让他们很感动,很激动,很受鼓舞,都想用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公司和相关领导的关怀。他们这样说,明显有奉承、巴结的意味,但好话谁都爱听,反正杨处长听完了没有表示出反感或者厌恶,而是乐呵呵的脸上笑出一朵花。这样以来,程雨涵等几人很受鼓舞,一鼓作气把来意说明白了,意思说他们这些人都是从外省过来的,如果长期在这里工作,家属户口不给解决,会面临难以克服的种种困难,所以希望公司和劳资处的领导,能早日把这批人家属迁转户口的事提上议事日程。等这个问题解决了,大家都安心了,会把对公司的感激之情转化为工作的原动力,一定能为祁北公司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杨处长听明白了程雨涵等人的来意,没有说不行,也没有说行,只是说这件事并非他一个人能决定,劳资处不过是职能部门,只要上头的领导同意了,给指示让办,劳资处肯定会积极去办。

这话听上去有点推辞的意思,但也说的是实情。程雨涵说:“哪怕决策权在公司领导,但劳资处是具体办事的部门。只有劳资处有了办成这件事的意向,将初步意见提供给领导参考,领导才能最终拍板拿主意。说到底我们这些人的生杀大权就在杨处长您手里。您要是愿意帮忙,我们的事就有了七分把握。所以说,我们只能依靠杨处长您。您要是用了劲儿,帮了忙,我们这些人一定会感激不尽。”

杨处长笑了笑,未置可否。

临走,程雨涵他们把给劳资处长准备的一份“意思”意思出去了。因为手段较为隐蔽,杨处长装糊涂,其实算笑纳了。

程雨涵等几人为一起来应聘的老乡争取待遇,促进在解决转正问题之后尽快解决家属户口农转非的努力告一段落。事后他们向大家通报了相关情况,以及在“做工作”的过程中所花费用的人民币数额,按照均摊的原则让大家一起分担。至于做过这番努力之后会取得怎样的效果,用程雨涵的话说,叫做“布袋里买猫哩,黑的白的摸不清,碰运气吧。”

对于程雨涵等人操作送礼行贿,以促进解决家属农转非的做法,赵逸飞觉得他们太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有时候欲速则不达,另外操作的手法也失之庸俗,但无论如何出发点是为了大家,自己作为这个群体当中的一员,不好泼冷水,只能随大流。至于最终的效果,只能像程雨涵自己所说的:碰碰运气吧。

赵逸飞很忙,赵逸飞要做的事情很多,赵逸飞还会遇到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